领导者的品质
第341天
这几天一直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对成功的概念、领导者的方法都有一些心得。概括一个词就是耐心,成功要耐耐心等待,对待他人要耐心相处。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并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这类人似乎更适合技术型岗位,有想法就能付诸于行动。
但作为领导者更应该镇定平和,不紧不慢,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决策之前,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毕竟是引领大家前进的,如果想起就干,错的将不是一个人。因为领导者的责任比较大,所以注定不能太果断,思考也是一个领导者的标配。
在我心中曾经以为的领导者是那种什么都精通,上阵杀敌又能以一顶百,下属做不到的领导摆摆手亲自上阵搞定,这也是电视画面向我们传输的领导者形象。直到现在的工作中,我仍然极度依赖领导,也由于国企特殊的性质下面职工不能灵活的发挥,这也是大企业的通病。所以这也导致了下属过度依赖领导,没有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这样的情况就是领导做着基层的事,员工谈论着天下大事。
就在这里似乎偏离了,今天谈论的是领导者要保持耐心,多思考,少做事。其实也和上面相呼应,领导做的多,下属就没得做,领导做错了还会被耻笑,而且基层工作领导也很难做完美,不如让最了解的职工去做。
成功并不是哪里都去做,看似很有活力却没有成绩,认真思考,在动中积累,让成果在安静中来。在这里我想到了冥想,以及我们常常在睡前躺床上的时候灵感最易来袭,这就是在安静中思考。白天一天都在忙碌,都是不停的做事,没有时间思考,而到了晚上安静下来又想着去尽情的放松,所以常常忙碌一天没有什么收获。就因为没有思考,去总结白天的收获,领导者是可以有时间多思考,多制定战略。可常常也是难以思考,因为每天下属的问题很多,但很多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很容易分散领导的精力。比如一些小事报销打车费、签字等等。
所以说权力下放是有必要的,让下属有能力去做,有权力去做,只要设立好权力空间即可。越全能的领导越忙碌,不如主动示弱该不会的不会,员工能做的我就不做给下属充分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培养下属。
看似什么都不管,但公司运行却很好的领导才是好领导,而那些一直抱怨下属不行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领导的责任并不是事事都要做对。要平静下来,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做,而不是拿起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