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浪屿的生活片段——印尼归侨周宝琴女士口述(六)
时间:2021年3月1日 3月4日 3月9号
地点:鼓浪屿
口述者:周宝琴
记录:任中亚
周宝琴,祖籍安溪,1941年出生在东爪哇岛岩望港,1958年归国,在鼓浪屿生活近半个世纪。退休前为厦门一中英语老师。
口述记录12千字,拟分为《早年在印尼的生活片段》、《一家人分三批回中国》、《从长沙一中到鼓浪屿二中》、《我的先生,我的婆婆,我朴素的婚礼》、《成了鼓浪屿媳妇》、《在鼓浪屿的生活片段》六期推出。
衷心感谢周女士提供的珍贵记忆和照片。
鼓浪屿的过往需要更多的讲述和记录,欢迎大家提供真实故事、线索及资料,支持参与!
我们在鼓浪屿,住在安海路42号,房子两层,底下有一个隔潮层,院子里有一口水井。这水井建房子的时候挖的,一直在用。
志强考上厦门大学住宿,每个礼拜天回家,都把井水挑到楼上,把水缸装满,星期三也争取回家,挑井水,给她妈妈用。1965年他不是要去北京吗?就申请自来水。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鼓浪屿的自来水都很紧张,要定时供应,比如下午两点有水,过了时间,水就停了。有时候大家都用水,我们在楼上,水压上不去,就得去楼下装水提上去。一直到九十年代才比较正常。
院子里的井水,我们后来就用来洗东西。
(安海路42号)
电是正常的。
安海路这一带的房子,都是一栋一栋,有围墙,有院子,以前都是一个大家庭住着,解放后有的把部分房间租给别人。
像对面红砖楼,曾经住着一个妈妈和两个女儿,那是孪生姐妹,但是一点也不像,一个很喜欢唱京剧,很会打扮,经常在露天唱京剧,也有伴奏;另外一个,不修边幅。她们比我大几岁吧,现在应该八十多岁了。两个孪生姐妹,脸不一样,打扮不一样,兴趣不一样。不好看的那个,听说数学很行。后来她们就搬走了。
我们左边隔壁是周家,周家有个媳妇,是卓家的女儿卓敏秀,她是厦门三大眼科医生之一,真的是医德双全。她年轻的时候衣着高雅但不显富。
我们右边隔壁是陈家,陈家后人开的宾悦旅舍是全鼓浪屿第一家家庭旅舍。业主陈老先生已经过世好几十年了。文革期间红卫兵把房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抄了一个月,院子也开挖,后来在三一堂把物件示众。
我婆婆在世的时候,跟邻居们有来往,尤其是笔山路4号两个穿旗袍的老太婆,基本上天天见面,要不她去,要不就是她们来。她们那时候打招呼,陈先生娘,林先生娘,卓先生娘,都是这么叫。
大家彼此走动,也会八卦。
当时居委会很行啊,有一个人,大家叫她阿秀姐,很负责任,经常上门通知,灭四害了,家里垃圾要倒掉,什么什么,隔一段时间就有人上门消毒,也经常叫我婆婆那一代人去开会。
我们的防疫站也非常好,比如我婆婆和我,一个人分到一个保健盒子,盒子是两层的,里面有剪刀,有体温计,还分一个健康档案袋,他们会定时通知我们到防疫站量血压,我婆婆后来不爱出门,她们就上门来量。又打电话叫我去,我血压偏低,他们给我量,“哇,你血压低到快要休克。”
我婆婆在鼓浪屿住了一辈子,除了有时回她晋江娘家住一个礼拜。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林九禧孙子回鼓浪屿,与周老师婆婆、周老师合影)
她娘家人也会过来。林九禧的后人偶尔也会回来看看,比如原配的亲生儿子、亲生女儿;第二房太太也带女儿回来过;第三房太太带很多孩子回来。
第三房太太很早就带孩子回来过,我记得她一见到我婆婆就抱住她,说有幸还有见面的机会。她说闽南话。那大概是1972年,因为我记得志强还没有调回厦门。
那以后他们就陆陆续续回来。他们每次回来,不住这儿,住在厦门,然后过来看看。
我婆婆是2006年过世,实岁92岁。那时候她已经不出门了,腿不行。今天是她过世的15周年纪念日。她是正月十八凌晨快5点过世的。正月十七傍晚她意识还很清楚,但是已经只会出气,不会吸气十来天,点滴打不进去。我看她很辛苦,就打电话给医生。我说:“医生,我不敢奢望她好起来,但是你能不能减少她一点痛苦。”
医生就说,那明天给她打一针。我吃了晚饭,就去她床边,跟她说:妈,明天医生会来给你打一针。她摇头。我很难过,我感到我要失去她,就哭了,说:“怎么能让你这么辛苦。我没有把你照顾好。”她就睁开眼睛看我。她很久没有睁开眼睛了。
我婆婆过世前两个星期,我儿子和女儿都回来鼓浪屿,他们自己安排好时间,轮流照顾她,为她换洗。所以我婆婆说自己是满意的。她有说过这句话。
我儿子叫林韶洲,鹭江大学外语系毕业。他大学毕业进了厦门旅游总公司,经常带团去四川,后来就在四川定居。
我的女儿林芸1995年考上厦大英语系,1999年到外国语学校当英语老师,2004年她结婚后就住在厦门,周末回鼓浪屿。所以2004年之后到2006年我婆婆去世那两年,鼓浪屿的家里基本上就我和我婆婆。
1996年我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不过当时我教的那届学生正念高三上学期,所以直到1997年等他们高考结束才真正办理退休。1998年,我也帮忙辅导98届的学生,进行最后100天的冲刺。
我喜欢教书,我很爱教书。
我婆婆过世之后,我就一个人住在鼓浪屿,有时一栋楼就我一个人。有时我也会去厦门跟女儿住。
2010年女儿生下小孩,一家子经常回鼓浪屿,小孩后来上了鼓浪屿日光幼儿园,直到2016年她到了上小学年龄,一家子才搬回厦门。
——很可惜现在鼓浪屿的小学不如以前了。以前鼓浪屿有人民小学、鹿礁小学、康泰小学、笔山小学,现在不行啦。
(安海路42号)
女儿一家搬到厦门后,不放心我一个人住鼓浪屿,所以我也搬到厦门跟他们一起住。每个星期我会回来两趟,一来,我对这儿有感情,再来,也要看看房子,有没有哪里漏水啊,怎么样。还有那些花需要人照顾。我把花都放在露台,请鼓浪屿一个阿姨定时来浇浇水,打扫一下卫生。
我父亲爱种花,我爱种花,我婆婆也喜欢。奇怪,我这个婆婆,她手气很好,只要她种的花,或者她剪枝插的花,都开得很好。
以前有一个老头子会过来卖花,我买过他两盆玫瑰,很香,我怕它灭种,花开了,我赶快剪枝送人,送给中华路清雅居的林美英老师,也给厦门我学生家送过。我为什么爱惜,一、它好;二、这个老头子人好,老老实实种花,卖花。他是鼓浪屿人,不过很久没来了,大概不在了。我留着他的花,也留作一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