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百强药企公布:修正、太极、华润三九
▍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春
华润三九、修正药业、太极集团位列前三甲
1
非处方药权威榜单公布
近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榜。
相较去年,2020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榜首还是华润三九,修正药业前进一名位列第二,太极集团退于第三。其余企业在名次上也有一到两名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仁和集团排名下降幅度较大,从第6下降至第11,浙江康恩贝制药的排名则是从第13升至第10。
2020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品种名单中,除朗迪、精朗迪碳酸钙D3片(Ⅱ)/颗粒,和迪巧维D钙咀嚼片,以及斯达舒、修正维U颠茄铝胶囊Ⅱ三种化药以外,其余全部为中成药。
据了解,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品牌2020年度统计调研的是2019年全年企业以含税出厂价为准计算的非处方药销售额,未参与申报的企业及产品不在公布之列。
2
这些药企业表现亮眼
华润三九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产品线覆盖自我诊疗和处方药两大业务领域。其中自我诊疗业务以非处方药业务为主,覆盖感冒、胃肠、皮肤、肝胆、儿科、骨科、妇科等品类,并向健康管理、康复慢病管理产品延伸。“999 感冒灵”、“999 皮炎平”、“三九胃泰”、“999 小儿感冒”、“999 抗病毒口服液”、“好娃娃产品”、“气滞胃痛颗粒”、“天和骨通贴膏”、“澳诺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在相关品类内具领先地位。
华润三九品牌运营能力较强,一方面,采取“1+N”品牌策略,在“999”品牌的基础上,陆续补充了“天和”、“顺峰”等品牌,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品牌建设模式,基于专业品种的产品属性和人群精准性,围绕儿科、骨科、妇科等品类打造新品牌。
销售渠道方面,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下主要聚焦与优质供应商和连锁终端的战略合作,目前已覆盖国内40万家药店,线上则是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展开战略合作,积极拓展电商零售渠道,入驻天猫医药馆、京东大药房以及阿里健康大药房等。此外,赋能线下连锁终端客户,并与平安好医生等建立战略合作,构建“互联网+医+药”的新型产业价值链,探索专业品牌营销模式。据华润三九2020年报,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渠道结构,不断完善终端体系,拓展新渠道,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公司产品更深和更广的覆盖。
据华润三九发布2020年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未达预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36.37 亿元,同比下降7.82%。其中,自我诊疗(CHC)业务除感冒止咳产品外,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实现营业收入78.34 亿元,同比上升3.68%,自我诊疗(CHC)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比重大幅上升。处方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1.82 亿元,同比下降 21.37%,其中,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实现小幅增长,抗感染业务受疫情及集采等政策影响下滑幅度较大。
太极集团
太极集团是一家从事化学药、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中药材种植的大型医药企业。太极集团目前已上市产品分类处方药及非处方药两大类,非处方药产线丰富,具体包括包括化学药和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六味地黄丸等知名度较高的产品、旗下主打品牌“太极”(TAIJI)是中国首批驰名商标,品牌效应明显,旗下系列产品在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中名列前茅。
营销方面,顺应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创立“有序营销”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遍布全国范围的营销渠道网络,营业收入也迎来增长。2016 年,“有序营销”战略实施首年,2016 年营业同比增长 8.6%。此后五年内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 7.2%。此外还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扩展产业链,业务向下游销售终端延伸,通过开设网络药店“太极养生医药馆”,极大地丰富公司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发展。
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00万元左右。
康恩贝制药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现已成长为一家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及药材种植、提取于一体,实施全产业链经营的大型医药企业。康恩贝牌肠炎宁片、前列康牌普乐安制剂、天保宁牌银杏叶制剂、金笛牌复方鱼腥草合剂、金奥康牌奥美拉唑制剂、珍视明牌护眼系列产品、金康牌汉防己甲素等均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美誉度,成为细分领域的优势品牌。
据康恩贝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实现营收约59亿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预计为4亿元-4.8亿元,同比增长215.73%-238.88%。在扣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康恩贝2020年营业收入约58亿元,同比2019年同口径增长约8%。
3
品牌效应是关键
过去几年,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大,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数据,2015-2019年,我国OTC药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3100亿元,继续保持上升态势。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居民自我药疗意识增强等因素,未来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
不过,由于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中国非处方药行业整体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据头豹研究院梳理,2018 年,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级别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只有华润三九、西安杨森、修正药业集团、云南白药四家企业,其中华润三九以 47.9 亿元的销售额领跑于其他三家公司,此外行业内仍存在大量非品牌化的中小型企业。
由于研发能力不足,我国OTC市场中存在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一方面,普通消费者不具备医药知识,在选择药品时,为保证药品品质,对品牌的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药电商市场的发展,较多消费者开始在线上购买药品,此时没有实体药店导购员的推荐,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品牌药品。在此背景下,品牌影响力不足的企业生存空间将日益缩小。
药企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在广告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虚假广告的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2017年,食药总局官网披露的《虚假广告目录》,上榜的企业共计有82家,其中涉及药品虚假宣传的企业为44家,因违规宣传非处方药而上榜的企业达33家,占总名单的44.24%。“鸿茅药酒”、“莎普爱思滴眼液”等涉及非处方药广告造成社会公信力下降,也阻碍了非处方药市场良性发展。
对这一现象,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2018年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相信未来市场的发展会越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