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一览|上海五月艺术展览

#01

展览名称:蜿蜒的红——楼海洋的感官世界

展览时间:2021年5月9日—2021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宝龙美术馆

“生命最初本来就是融合一体的。如同胎儿在母体子宫中的发育成长。”——策展人夏可君在本次展览《蜿蜒的红:楼海洋的感官世界》中提到。

艺术家楼海洋试图回到人类文明原初的两极思维与双重触感,展现一个融合交缠、共生共长的感官世界。他着迷于特殊的色彩组合,并非写实,并非定义。而是去感知,描绘,人在生命自然的感官互动中,思维情绪的切换与内在的迷离纠合。他的创作,以解构和重组的方式重新诠释:在生命的原始本能中自然欲望的归宿。

图片来源:展览

感官世界(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6

绘画, 布面丙烯, 1200x1600mm

图片来源:展览

感官世界(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绘画, 布面丙烯, 1200x1600mm

图片来源:展览

感官世界(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7

绘画, 布面丙烯, 1700x2000x3piecesmm

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在色彩与弧线中寻找节奏与韵律的契合,以最为极致与纯粹的语言呈现东方的含蓄柔软,是情绪的图腾,是颜色的节日,是绘画的欢愉。

也正如策展人所言,楼海洋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柔和,并不那么抽象,也不是粗野的动物化,而是更为具有东方的蜿蜒柔软,内在呼吸交融的甜美,更为含蓄虚化。他的艺术是一种绘画的自然化女性神学。

图片来源:展览

感官世界(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雕塑, 玻璃钢丙烯, 430x360x400mm

#02

展览名称:踏歌行——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3月16日—2021年5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

此次展览选取了中华艺术宫馆藏作品为基本素材,并邀请任丽君、陈钰铭、马小娟、肖谷、赵培智、徐青峰、孙震生等数十位长期关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参展。

以“时代肖像”“多彩生活”“大地礼赞”三个版块共140件作品构成了叙事途径,探究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通过图像叙事逐步建构国家民族认同、表达民族主体人文精神、关照个体生存经验的发展历程。

图片来源:展览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邓军表示,少数民族美术是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这次展览的标题'踏歌行’,从具体的方面来说,是这种审美发展演变的概括,从宏观来看,它象征着各族人民伴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节拍,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踏歌而行。”

#03

展览名称:重置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8日— 2021年10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重置」将于2020年11月7日隆重拉开帷幕,并作为常设展与观众全年见面。

作为一项没有先例的创举,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项目始于2015年。

过去五年间,博物馆与当代最优秀的一些艺术家合作,利用玻璃材料,委约创作特定场域的大型装置作品,并每年举办展览。

张鼎、廖斐、 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等八位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不断挑战玻璃材料的边界,撬动材料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作品,五年来的每场展览都是一次惊喜和震动

。而这项持续五年的大手笔实验,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了当代艺术的语言和探索,令上海玻璃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实践基地,以“玻璃”链接了广阔的精神世界和深刻的时代议题。

图片来源:展览

张鼎《黑色物质》

展览并非对过去五年的作品在单纯物理空间上的集结,而试图创造一种全新的观赏体验。

展览从传统的“白盒子”空间延伸到户外“装载”作品的“集装箱”,遍布整个博物馆园区,形成一条全新的观看和体验路径。

室内展览、户外作品及其周边语境形成强有力的共振,整体构建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当代艺术场域。

当代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不断打破固化的体制与模式,通过对可见领域的干预,迫使固着性不断隐退,打开人们对于现有世界认知的思考,从而实现意义的“重置”——这也是「重置」展题所示。

图片来源:展览

杨心广《玻璃肠》

在“退火“项目中,上海玻璃博物馆鼓励每位艺术家与陌生的玻璃材料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接触,以“陪伴式”的态度参与所有艺术家项目的每一个过程。

艺术家们经历了对材料的陌生和误解,最终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创作出令观者和业界都惊喜不已的作品。此外,“退火“项目下诞生的作品也进入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体系,对博物馆特色藏品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展览的策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五年来项目系统梳理的文献资料也将在「重置」大展首次亮相,为艺术界和观众提供了全新的项目书写方式和阅读路径。

图片来源:展览

廖斐《平坦》

每一次“退火”项目的呈现都凝结着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特观念。

从张鼎对于物质特性惯常认知的打破、杨心广对于玻璃与“断肠”意向的契合、廖斐对于“平坦”意义的思辨、毕蓉蓉对于线条、块面、色彩、结构的再次构建,到林天苗对于个体与社会控制的思考,刘建华追问个体与日常的联系,重置并打破习以为常的既定概念,再到孙逊以玻璃机械装置结合绘画,呈现非线性的“空间叙事”,以及朴庆根对于“观看”这一动力相关且更为复杂的欲望机制的探索……

玻璃这一古老又恒久的材质的无限可能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惯常使用其他材质的艺术家在用玻璃创作时都会与之博弈抗衡,而在这过程中,各自的边界被打破重塑,进而迸发出具有全新生命力的作品。

图片来源:展览

林天苗《体·统》

#04

展览名称:有人喜欢冷冰冰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藏展

展览时间: 2021年4月25日—2021年7月4日

展览地点: 上海玻璃博物馆

这次的主题更为明确:玻璃博物馆。玻璃可以透明,可以色彩斑斓,它是生活常用器具,也是艺术的载体。

《有人喜欢冷冰冰》是上海玻璃博物馆以自有收藏进行策展的一次尝试,展出的二十余件作品涵盖玻璃艺术、设计、平面绘画和影像等多种类别。

展览分为三部分,从玻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转译开始,以作为认知媒介的玻璃为中转,落于玻璃艺术以外的广阔可能。自无所不能起,以无处不在终。

图片来源:展览

美国艺术家约西亚迈克尔赫尼2017年的作品“水晶风景画”

图片来源:展览

荷兰艺术家艾伦乌泽尔曼2010的作品“无题09”

图片来源:展览

瑞士艺术家洛里斯雅卡德和丽维亚劳柏2011年的作品,

“微醺的玻璃杯”

图文编辑|Frank

(0)

相关推荐

  • 感官博物馆,你去过吗?

    感官博物馆,你去过吗? 感官博物馆于10月20日在瓦茨拉夫广场旁正式开幕,人们有机会进入其充满幻觉和感官享受的世界. 博物馆馆长表示,进入感官博物馆体验各种神奇的感官享受,可唤醒人类大脑中尚未完全开发 ...

  • 展览一览|广东五月新展一览

    #01 ▼ 展览名称:飞行线 展览时间:2021年05月15日-2021年6月13日 展览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逵园艺术馆 当代艺术经常超越它本身的定义,艺术家通过作品的创作,重新定义了事实 ...

  • 展览一览|北京五月展览一览

    #01 ▼ 展览名称: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30日-2021年5月24日 展览地点:北京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分为三大版块. 第一版块" ...

  • 艺术展览 l 超现实主义除了达利还有什么?

    作者/Yolanda  编辑/Sonali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编者按:早就看腻了达利的小胡子和那套神神叨叨的创作方法,超现实主义女性艺术家Dorothea Tanning 近期在伦敦tate ...

  • 展览速递|国内春日展览(上海)

    #01 ▼ 主题:挑战--安藤忠雄 时间:2021年3月19日 - 6月6日 展厅: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光,水,风,影:水泥,木头,几何:纯粹,朴实,自然. 安藤忠雄是日本建筑界"没文化的日 ...

  • 展览 OCAT上海馆新馆内张鼎搭建了一条“高

    张鼎:高速形式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10-19 - 2020-03-08 展览机构:OCAT上海馆 开放时间:10:00-18:00 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 ...

  • 紫石凝英——广东省博物馆回顾(三)端砚艺术展览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砚赏 文/摄/张越 广东省博物馆,应该是端砚藏品数量最多,藏品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了. 到了展厅看端砚真是目不暇接,如果观摩这些砚台真是要化大半天的时间才会了解一二的. 因为展厅实在是 ...

  • 国博展览|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国博展览|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 展览一览|中国传统工艺瑰宝——缂绣书画

    #01 ▼工艺简介 图片来源:展品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缂丝(ke si)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缂丝是一种透 ...

  • 漆木精华——广东省博物馆回顾(二)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惊叹!金漆木雕太漂亮了 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时间:长期有效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雕展厅 票价:免费不免票(要预约) 文/摄/张越 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分源流篇.制作篇.艺术篇.器用篇.欣赏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