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成奎安、李兆基以及消失的港片
春节回县城参加同学聚会,还在同学家电视上重温我们一起在录像厅时代看过的《九品芝麻官》《百变星君》,喝着酒吃着肉,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说这样的片子已经是绝响,以后再也拍不出了。没料到过几天,就传来了吴孟达重症不治的消息。
港片的没落,是从一批港片明星渐渐消失开始的。吴孟达的去世,让无数人想起了看录像带、VCD的童年、少年时光而已。大家都知道港片其实早就消失了,至少20年以上。
这些年,代表港片黄金时代的电影人,消失了很多,“四大恶人”已经走掉了成奎安、李兆基、何家驹,只剩黄光亮。在主创面名单里,陈木胜、林岭东、邓衍成、午马……也不在了。
吴孟达、以及“四大恶人”这样的金牌配角,就像传统戏剧里的“丑角”,如果没有他们,主角们的光环、正直、义气、潇洒就凸显不出来。厉害在于,丑角已经和主角齐头并进互成一体。
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港片黄金时代,没有丑角、恶人们的存在,很多电影会不成立,或者会很难看,他们处在绿叶的位置,把红花衬得很红,但自己也不输档次,形象和气场都不差。
在录像厅时代,第一次看《整蛊专家》《逃学威龙》《济公》《鹿鼎记》,就记住了吴孟达,他的疯、蠢、贱、色、萌,不按常理出牌,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种真性情的流露,让人欢喜,让人开怀,在内陆是找不到这类喜剧演员的。
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丑角存在的意义在于“男一号想说又不合适说的话,想干又不方便干的事,想犯又不忍心犯的贱,想出又害怕出的糗,想恶又不好意思恶的心,都交由吴孟达去执行了。”
那时班上有几个同学,看香港电影,哪怕主演不太出名,只要看见吴孟达,看见“四大恶人”的名字,就会捧场。有这些人的存在,确认和保证了一种“造型”、一种气场、一种风格的存在。
这种认可和喜欢来自民间地下、来自口耳相传的口碑,来自录像带和VCD,电影院里正版港片引进太少,想看片,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记得那时候,这边的官方主流媒体还批评香港明星“脸谱化”、为搞笑而搞笑、文化功底差,香港电影MTV化、夸张失真、花里胡哨,没有营养,没想到今时今日各类媒体会一起齐声悼念。果然一代人老了。
2009年8月,“大傻”去世时,曾写了一篇叫《自古丑角多苦命》的小文悼念。大傻这些人,由于出生卑微,一旦成名就活得太性情、太任性,年轻、好赚钱的时候,没有好好爱护身体,没有太多理财观念,导致晚年都有些落魄,李兆基去世前瘦骨嶙峋的样子简直不忍猝睹。
吴孟达可能比其他“丑角”稍稍命好,他尝过年少成名,挥霍无度,堕入黑暗的滋味,然后又挣扎着爬出来。也因为这段经历,让他潜下心来看书(据说有《演技六讲》和《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一边修炼一边领悟,对表演有了新的认知,到80年代末开始和周星驰合作才能做到天马行空、收放自如。
吴孟达和周星驰合作的最后两个片子《喜剧之王》《少林足球》,达叔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完全可以去演正剧了。可惜他一辈子,就像多数丑角一样,被绑定在固有形象上,没有进一步实现突破,去演一番正剧来“试剑”,也许会有惊喜。
继续说回来,港片走向低谷,不止是从97回归开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隐形大刀砍下来,时代就变了。第一刀是从林青霞、王祖贤、钟楚红、邱淑贞、张敏、叶玉卿、叶子楣、利智、李嘉欣等女星退出影坛开始,女星退隐男星顿时失去色彩,导演们也失去了创作力。第二刀是亚洲金融危机,没人出钱拍电影了,市场萎缩了,观众也在思变。
自然,钱是首要因素,经济腾飞,市场一片大好,大家相信未来,一定程度上就能带动文艺创作的辉煌,天天有工开,人人有钱赚,个个有饭吃,“双周一成”、“郑九组”,天天像过年。
成奎安说过,自己曾一天赚50万,香港港督也没他赚得多。80年代初,吴孟达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正好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腾飞,逗留台湾各种走穴,据说短期内就赚过10万美金。
这些故事,就像一夜暴富的神话,制造了世界会永远这么美好下去、大家都不会老去的幻觉,可惜,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数月不饶人,没人能留住年轻的容颜和利好的时代。
2003年以后,香港电影人大规模北上掘金,几乎不带任何理想主义色彩,只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求生行为,经济中心连同市场一起迁移,为了供楼、糊口、养家,大家只能跟着迁移。
达叔的晚年,还可以跟着其他人北上,吃吃老本(非贬义),继续有工开,还算幸运。
像“四大恶人”那一波拨老牌,更惨,他们被定性某一类角色上,背着“恶人”的大名,老来几乎没有片约,他们的消失几近悄然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