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将至,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吗?
2018年3月,“大数据杀熟”这个词进入大家视野,不过这一现象或已持续多年。
有人说,一罐可乐,在超市只卖2元,在五星级酒店能卖30元,这就是“大数据杀熟”。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恰当。一个关键问题是,一罐可乐的正常价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级酒店的溢价是公开的。但“大数据杀熟”却处于隐蔽状态,多数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了。
一、大数据杀熟产生原因
互联网平台为了利益最大化,将所有用户分门别类。如老客户设定为价格敏感性用户,新客户设定为非价格敏感性用户,平台则针对不同用户使用不一样的价格,从而使利益最大化。大数据杀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平台运营成本高
(二)客户要求不统一
二、大数据杀熟的主要方式
(一)不同地理位置的定位
根据手机的定位系统,用户附近大型商场或商圈多,浏览的产品价格就变高;反之,浏览的产品价格变低。
(二)长时间的消费记录
如果月消费或者周消费超过一定数额,系统将认证你为高消费群体,浏览产品价格就高于低消费群体。
(三)手机品牌价格的高低
根据客户使用不同品牌的手机,则看到的价格不一样。
(四)新、老用户的差别
平台会发放给新用户一系列的优惠券、新人体验券,使用后形成订单的付款价格可能会低于老用户。
“大数据杀熟”案例:
2019年3月,一位网友称自己疑似被携程“杀熟”。一开始他购买了一张价格为17548元的机票,由于忘记选择报销凭证取消订单重选,但随后发现系统显示无票,再次搜索时价格就变成了18987元。
2020年3月,有网友爆料,天猫超市88VIP看到的商品价格居然比普通会员还高。同一款豆奶,88VIP显示的价格为73.3元,非88VIP显示的价格才62.8元。
前几天,一位网友在微博自述自己订酒店时被大数据“杀熟”:自己在网络上常订的某酒店房间常年价格为380元至400元左右,而通过酒店前台和朋友账号查询,该房间的价格实际上为300元!
小编支招:
1. 货比三家:该省就省,别因为面子,而乖乖“被宰”。既然目前“无法明确”禁止大数据“杀熟”,消费者如果想要规避这种大数据“杀熟”,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保持对价格的敏感度,回归到传统的“货比三家”。
2.线下咨询:到线下咨询后再上网下单。比如到酒店先问价格再办理入住,一旦发现价格比门店高,马上电话投诉并申请退款。
3.多管齐下:尽量不要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面对公开化的问题,使用手机时,除了不要随意连接公共场合的wifi、时常拷贝重要数据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这几点,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防止隐私泄露:
(1)在正规渠道下载软件,安装授权要注意。在安装手机APP时,不要勾选泄露个人隐私的选项,保障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获取通话监听、短信记录和通话记录尽量不要勾选!
(2)给手机加上设备锁或应用锁。给手机设置应用锁和设备锁都是为了保障手机信息安全,避免别人私自查看自己的手机或手机被偷后被看到重要信息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