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胃痛,吐血,久痢下血,慢性胃炎
9胃痛吐血——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六十二岁。初诊:一九七七年二月十六日。有胃病史多年,春节期间操劳过度,加上婆媳不和,胃病又发作。昨天突然呕吐咖啡色胃内物,大便黑色,继而时吐鲜血,要求出诊。患者卧床不起,素体阳虚恶寒,面色苍白,出冷汗,两颧红,口干而不欲饮,盖厚被而仍恶寒不欲露手,脉沉细,舌红苔灰腻,胸反不痛而痞满,烦躁,不愿去医院急诊。
当先止其吐血,宜用《金匮要略》泻心汤。但素体阳虚,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沉细数,属阳微之证,宜温阳:黄芩9克、阿胶9克(另炖冲服)、黄连3克、制大黄3克、茜草炭10克、炮附子6克。服一剂。嘱家属急煮服。如服后吐血不能止,须急诊送医院。
二诊:二月十七日。药后两小时,吐血止,入夜安睡。今晨能起床解便,不恶寒,胸不痛,痞闷减。脉较昨静而有力,舌红减,苔薄黄。按昨日方去大黄,炮附子减为3克,加乌贼骨10克。服一剂。后用归芍六君数剂调理,能起床自理生活。《伤寒论方运用法》
论:面色白,此为虚寒内伤,不为外感,两颧红是胃热之象,胃为阳腑,不降则热,配面色白,不为外感之胃热,外感胃热会有面赤(桂麻各半证,)。恶寒,脉沉细,此是下寒,舌红而苔灰,此是火逆而水盛,胸痞满者,阳气痞塞,此是上热。
泻心汤证,吐血的例子真多,都是热极,肺气失敛,血离经外溢,虽吐衄外亡是血,实为阳泄,此阳泄者,来自下寒上逼。此吐血与衄血者,与汗出是为一理,阳热别无去路,必开其皮毛,泄而为汗,见是汗出,实为阳蒸外泄。亡血吐衄者,也是阳蒸外泄,而无出路,非血即汗,必见外泄。
10吐血——俞长荣医案
郑某,男,36岁。因操劳过度,忽然口吐鲜血,吐血后畏寒,胸中痞闷,足胫厥冷,面色反赤,脉浮芤。显系心火上炎,形成上热自热,下寒自寒现象。现吐血未止,急则治标,似“釜底抽薪”法,但病者尚有畏寒感觉,虑及阳虚,遂决定先与附子泻心汤,以三黄泻心火,使热下行,附子固护阳气。处方:大黄9克,黄芩、黄连、附子各6克。次日复诊,血止,胸痞解除,但全身发热、心悸,脉转弦细。此乃大出血后之虚热。拟清余热交心肾法,与黄连阿胶汤两剂后,热退,脉转沉细,心悸未除,精神疲倦。嗣以归脾汤去木香、龙眼肉,加胶饴60克,服两剂而愈。(《伤寒论汇要分析》)《经方研习》
论:脉浮芤者,不为上热,也不为下寒,而是亡血之脉,区别与痞病的关上浮。吐血胸中痞者,阳气痞寒,上热至极也。阳热亢盛,别无去路,必见吐衄。病有足胫厥冷,畏寒感觉,此是下寒。药后浮芤,转为弦细,都是亡血之理。《金匮》卷八,吐衄下血二,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
11久痢下血——袁遵生医案
杨某,男,36岁。因腹痛下痢后重便脓血一年,于1976年10月9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饮食不慎而致恶心欲呕,3小时后,即感小腹胀痛,泻水样便,日5~6次。x医院诊为“肠炎',予土霉素、阿托品治疗,第二天泻止,第3天又出现腹痛腹泻、便脓血并里急后重,大便培养找到荆疾杆菌,改用氟霉素治疗后,腹痛腹泻缓解,大便复查转阴性。尔后症状如前反复多次,再服用抗菌素则不,遂改用中医中药治疗,曾服过黄芩、芍药汤、白头翁汤等10余剂,服药即止,停药则剂下如故。血色素下降到7克,形体日渐消瘦,乃延余治之,诊其脉虽洪大但重按无力,苔虽黄厚腻但暗晦且润、舌质娇嫩。追问之,常自汗出,恶寒,厚衣被,虽三伏天气亦必穿毛衣,手足冷,下痢后重,便脓血,日10余行。
此属脾肾阳虚,脾不健运,湿热郁滞,正虚邪实,故留恋日久不去。拟附子泻心汤与白头翁汤合方加减:生大黄12克(另包、冲泡)制附片12克(先煎)肉蔻霜10克黄连6克 黄芩10克,黄柏9克槟榔片15克 白头翁15克,3剂,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10月13日二诊;服药后大便次数递减,仍有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明显减轻,苔稍薄。前方加广木香10克,枳売9克。3剂。
10月16日三诊:大便次数逐日减少,里急后重消失,粪中已无脓血。前方去槟榔片、黄柏。续服3剂。
10月19日四诊,脉转平和,苔转白薄而润。大便日下2~3次,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血色素升为9克,大便常规3次均阴性。嘱用苡仁、粳米各半煮粥,每日调养,将息月余,而获全功。随访3年,未见复发。《经方治验消化病》
论:脉洪大而重按无力者,仍是亡血之脉,重按无力,是里虚内寒也,而言洪者,仍有上热水泄。此洪大者,也是亡血之脉。也就是黄师之论(吐衄一),外证以弦(洪)大之脉,而毫不露虚寒之形。因下利亡血,所以才见洪大之阳脉,重按无力,知为本虚。若以洪大阳脉用药,而不知下寒,则亡血更甚。
《金匮》卷八:吐衄下血二,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本案重按无力,即是浮弱之义。浮洪者,就是上条之浮芤之义。亡血则芤,仍热则洪,若热随血泄,则脉洪大也为浮芤。
我原来一见汗出、恶寒之表证,就偏向于桂枝汤,或加附子汤解表。看了泻心汤这么多医案的汗出、恶寒,原来痞热,就有汗出亡阳证,而恶寒者,本虚之下寒也,正是本虚之下寒,上逼阳热外蒸而外亡也,汗出亡阳者,不止在三阴篇。
12慢性胃炎(胃热肾虚痞痛证)——王付医案
朱某某,男,62岁,2011年8月27日初诊。主诉:有多年慢性胃炎病史,曾服中西药以及中药汤剂,其中有1次连续服中药汤剂达50余剂,在服药期间病证时有减轻或缓解,但停药后病证又发作,近因胃痛发作前来诊治。胃镜检查:胃底呈花斑样变,有2个咖啡色出血点;胃体色泽水肿,上段大弯见条状糜烂;分泌物极多;胃窦色泽水肿,花斑样变,红白各半,Hp(++)。诊断为慢性红斑性渗出性胃炎伴糜烂。刻诊:胃痛,胃胀,胃脘时有灼热,不能食凉,食凉加重胃痛、胃胀,汗出恶风,口渴欲饮水,腰酸痛,舌红、苔黄腻,脉浮。中医辨证:胃热肾虚痞痛证。治疗原则:泄热消痞,扶阳益正。治疗方剂:附子泻心汤与理中丸合方加味。
大黄6g,黄连3 g,黄芩3g,制附子5g,干姜12 g,红参10 g,白术15g,炙甘草10g。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
二诊:诸症好转,给予前方加五灵脂10g,蒲黄10 g,6剂。
三诊:胃痛止,诸症又有好转,以前方去五灵脂、蒲黄,加枳实10g,川断10 g,6剂。
四诊:胃胀基本解除,又以一诊方加杜仲、川断各10 g,6剂,水煎服。之后以一诊
方为基础加减治疗3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按语:《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论:三黄泻心汤,能清泄胃热。为什么这个患者的胃却不能食凉,食凉加重胃痛,胃胀。是不是寒热错杂?寒为本气之虚,食之则虚其虚,本不降而食寒,则寒从其类,脾虚而更郁,所以胀满而痛。胃为阳腑,阳腑不降,则生郁热,即是大黄证。大黄与干姜同用,皆是中气药,大黄泻胃腑之邪热,干姜温脾虚之脏寒,只能先这么理解。附子与黄连同用,附子温水寒,黄连清火热。汗出恶风,下寒上逼,外蒸汗出,皮毛窍开,是以恶风。口渴欲饮水,舌红,是火热不降。
13腹痛——姜春华医案
杨某,男,72岁。半月前受凉后脘腹疼痛,不欲饮食,小便短少,下肢浮肿,某医院诊断为胃炎,治疗未效。近日心下痞闷,胀痛轻微,干呕心烦,大便已3日不解,口苦,畏寒,多汗,四肢不温,舌淡胖,苔黄腻,脉濡数。证属肾阳虚弱,脾胃湿热。拟温肾回阳,清热泻痞,以附子泻心汤加减。
附片6克黄芩6克黄连4.5克大黄6克黄芪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苡仁9克进2剂药后,诸症若失,继用香砂六君子汤善后。
按:本例胃炎,辩证为热痞,但患者高龄阳虚,故用附子泻心汤,温阳扶正,清热消痞为治。加黄芪温阳益气,佐以术、苓、苡仁健脾利水。《经方发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