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米雷军开讲智能电动汽车新故事打call
撰文 | 何玺 排版 | 叶媛
雷军开讲新故事!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01
智能电动汽车:雷军的新征程
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给人们讲了他三个重要的蜕变经历,第一次是在金山“被迫”出任金山总经理,第二次是离开金山后,做一名专职的天使投资人,第三次是在小米遭遇挫折,生死存亡之际,他不得不亲自接管了手机部。
雷军讲的这三个蜕变经历并不新鲜,有的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但是,这些经历从雷军的口中说出来,却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雷军“被迫”当金山总经理一事,它的细节是有同事帮他整理电脑时不小心把他的硬盘连同备份盘全都给格式化了,我那些年存下来的代码都没了……没有退路的雷军,只能去干总经理,并“被逼”着学管理、学市场和学销售。在这件事中,雷军讲了一个“意外”,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意外。雷军这个故事的另一层意思是,就算是我不情愿的事情,只要我去做,我也会努力学习它,而且能学好它。
雷军说,他之所以转做专职天使投资人,是因为他在创办“卓越网”时遭受了融资困难,最后不得不把“卓越网”卖给亚马逊。雷军说,他做天使投资人的初心是想帮助国内创业者,做做创业者的朋友,真心真意帮助他们。这是一个善于抓住商机,并利用商机和人做朋友的故事。
雷军说,他所经历的几次重大蜕变,不管是被动的应变,还是主动的选择,都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抗巨大痛苦的韧性。持续蜕变,持续刷新,才能赢得更有趣的人生。
玺哥认为,这应该是雷军真心话,也是一个强者必备的素养。
如何持续蜕变,持续刷新,赢得更有趣的人生?雷军选择向人们讲一个比造手机更有挑战的新征程——“造车”。
雷军说,“造车”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业,他要为小米汽车而战。
02
智能电动汽车:小米的新故事
造车对雷军来说是要讲的新征程,对小米来说却是一段的新故事。
2010年4月,雷军与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黄江吉、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公司,并于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机小米手机。
10年时间过去,如今小米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手机品牌。据小米公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小米全年营收高达245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高达130亿元,其中智能手机收入1522亿元,全球出货量1.46亿台。此外,小米2020年海外营收高达1224亿元,与国内营收不相上下。当前,小米手机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IoT产品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counterpoint公布的今年3月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数据显示,小米已连续多季位居全球第三。
虽然小米财报和手机数据表现都不错,但当前小米仍面临着手机业务高位竞争激烈,IOT、互联网新引擎尚需培育等困境。换句说话,当前小米需要更有冲击力,更具挑战性的“新业务”来刺激市场情绪。
“造车”就是小米为调动市场情绪而讲的新故事。
应该说,小米“造车”这个新故事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说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小米造车确实有市场预期,二是造车确实是制造趋势所在。小米造车是近年来时常被提起的话题,每次一有传闻时常都非常积极,只是通常都被小米否认。造车是制造趋势所在,这个是大家都能明显感知的事情。事实上,在手机智能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智能化”的目标投向了体积更大,市场也更大的汽车产品。人们对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的期待,源于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人们想把智能汽车作为自己的“移动行宫”,拥有它就拥有行走天下的能力。它不仅是人们的代步工具,还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智能城堡”,甚至是可以上天入海的多功能物理设备...... 将汽车智能化,驱动它不断进化,让它成为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美好生活的重要工具,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
小米造车,对雷军来说就是顺势而为。
03
玺哥看小米雷军造车
雷军说,他自己是不愿意造车的。他的理由是手机的仗还没打完,担心“造车”会分心。
雷军说他是明白造车难度的,“有很多人好心劝我们,汽车行业非常复杂,投入按百亿计,周期特别长,很容易掉到坑里,你们是外行,估计搞不定。还有,别人已经干了五六年,你们现在干,太晚了”。“同时,我们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百亿级的投资,三五年才能见效。这对小米不是一个小的风险。”
但雷军还是决定要“造车”,因为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因为创业十年的小米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目前小米有了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有最好的智能生态,还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
雷军说,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从不愿意干到下决心干,雷军一定是有过激烈实现斗争的,毕竟对今天的雷军来说,他已经过了必须要“奋斗”的阶段。
是什么让雷军决心再次创业,造车?玺哥认为,这其中既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雷军对“更有趣人生”的追求。
有人说小米雷军造车并不容易,并列举了众多的理由,如进入太晚,技术相比竞争对手积累太少等等,但如雷军所言,小米“造车的”难度在于敢不敢干?在困难面前敢不敢亮剑?
亮剑“造车”的小米,无惧困难!
玺哥真心希望雷军能够造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讲好“造车”这个新故事,让用户享受到高品质的科技生活,看到更励志的雷军“造车”故事。
51岁的雷军,一个愿意押上个人全部声誉,再次披挂上阵的雷军,值得人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