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节哀”
文:何昕 聂传安
某一年带初三,经过走廊准备从后门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地下似有一白圈。其时天已黑,孩子们正在教室里晚修。我弯下腰细看后,哑然失笑!原来靠近墙角处,有一堆小动物留下的便便。便便外围,被人用粉笔圈起来,旁边居然还有一个大大的“踩”字!于是我马上脑补完所有的细节:一学生看到不雅物,一笑,拿了粉笔,蹲下,圈;再一笑,在旁边留下“踩”字,心里呼唤:“大家都来中彩啊!”然后再笑!
扔下粉笔的那一刻,世界仿佛都为之陶醉!
多么可爱的故事!多么可爱的孩子!
世上再无肮脏物,为有一片赤子心!
对,世上处处有美,只要你有心去发现,去捕捉,去创造。
记得当时蹲在那里的我看后也是一笑,然后拿了支粉笔,在“踩”字前写了两个字:
“你先”。
上面的故事过去有八九年了,突然的想起,却是因为三班何昕的一篇文章。
何昕文章里,也有动人的创造。
原文如下:
同学,请“节哀”
放学跑完步,正和好友准备背书包回家。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像一盏日光灯,被笼上一层又一层的黑纱布。(学生们本能地反应:请问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刚走到放置书包的第四棵树下,刚想拎起那石墩子似的书包,见江馨雨安静的坐在台阶上,正一笔一画的写着。我好奇地走过去,问:“呦,这么认真在写作业啊!好学生,好学生!”“没有,我只是在帮倪旻悦写抱歉条。”江馨雨抬着看看我,尴尬地笑了笑,并撩了一下她的刘海,然后提笔继续写着。(馨雨替旻悦写抱歉条,又显尴尬,于是悬念便起。)
我凑近去,可是见她写了大半天,只写了几个字:“同学,对不起!”(疑问依然在,引起我们继续读的欲望。有疑而不忙着解释,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我有些奇怪,正要问,却见旁边地上有许多碎玻璃渣,上面有一个盖子。(往外宕开一笔,又设一疑。)
我想,一定是她们不小心把别人的杯子打破了,她们正想用这种方法道歉呢。(也许正确的猜测。)
我笑着,小心地用鞋把地上的碎玻璃往一边拢了拢,让人也不易踩到。碎玻璃形成一个“小丘”。江馨雨则轻轻地把写好的小纸条放在玻璃渣上,还用石块在旁边压着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估计这钱定是因有事而先走的倪旻悦为表抱歉而留下的。(把玻璃“拢拢”,心细!“小丘”,纸条,纸币……天,让我们马上想到了什么?)
这两元能买个水杯么?给杯主人来买“祭品”也不够啊!我强忍着内心的笑,说:“哎呀,江馨雨,你写的也太少字了吧,应该再添上'同学,请节哀!’才是!”然后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丫头不嫌事多啊!)
馨雨没吭声,而是示意我。于是两个人很皮地向地上的碎渣拜了三拜。(真的够皮啊,特别是想到做这一切的是两个女生。)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杯子的主人到时过来,见到杯子被“谋杀”,“凶手”已逃跑,一张看似虔诚的道歉纸条,以及只够用来买“祭品”的皱巴巴两元钱时,又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呢?(好奇乃人之本性之一,昕丫头自然不例外。特别是此事多多少少还与自己有关,其结果更想知道。)
真想倒回去躲在一边偷窥一下!(你就回来看看呗!)
我曾对学生说:不是生活没趣,多是自己没趣。自己有趣,生活一定有趣。正如那一堆动物便便,在有趣之人前也格外有趣。此文所写也是。无意中弄烂别人的杯子,本也无趣;但在馨雨、何昕两个有趣的丫头经营之下,硬让这个看似干枯的故事充满趣味!(此处没有追问杯子是否有赔偿。其实我觉得追问了就变得没趣了。)
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有这么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