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妙在执笔5
---读古代书论揭示书法的笔法
提得笔起
执笔是掌控毛笔的第一步,如何掌控好毛笔,直接影响到使用笔锋的效果,我们前面就执笔几个问题做了介绍,下面就是如何落笔来写字,从九宫黄静分割图来看,画圆半径要固定,这样我们就的执笔固定高度,但毛笔是软的,提按也同样会影响到毛笔的高度,所以为了半径固定,提笔的高度也应该说是要固定才对。 《笔阵图》:“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我们知道写字要有力量,那如何掌按笔的力量也很重要,写字不是搬东西,不是绝对的力量大小,而是身体的一种内力,同时书写过程中做成一种有力的势能,所谓如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书写时不可使笔拘挛,不可使笔失去弹性,不可死按笔,遇阻力不能过大超出笔的弹性,如果这样就应及时转向,就像再大的水流遇见石头都会分流,这就是为什么书论中有战行之说,特别是写捺笔和竖笔时,这也就是写字为什么要提的起笔的原因。写字提笔,我们可以用农具耬来做比喻,耧是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其农作工具为现在播种机的前身,用耧播种。耧车不仅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摇耧时必须提着耧,要来回摇动,但又不能使铧出地面,出地面就会种子不能埋在土中,不能太深,不能太浅,又不能深浅不一,始终是一个很技术的活。想象行笔,就应该是同样的感觉,既要力透纸背,又要行笔流畅,气脉相通。
所以,写字时笔一直都是要提着的,高低不能再动,能行笔自由灵动,就像太极推手要求不丢不顶,但要保证笔端入纸,这样才能保证圆半径的固定性,心平气和,这样心态稍微变化都能体现出来。
清陈介祺:“ 凡运腕,须指定,笔正始能运腕,提则用笔如锥,沉则如杵。”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 》:“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东坡书,笔俱重落。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吾乡陆俨山先生作书,虽率尔应酬,皆不苟且。常曰: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
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笔画粗细的变化怎么来完成?这也正是定点书写得妙处,笔是需要一直提着的,就像是摇耧一样,古代书论用笔很少提到提笔,在《玉堂禁经》九用笔中按笔是与揭笔相对的动作,按为向内用力,揭为向外转腕,这样笔画的粗细变化就自然出现。用這可以很好的解释关于一笔书的现象,虞世南《笔髓论 释真》:“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草书执笔最长,古代尺牍宽度一尺,各代具体尺寸有出入,大概二十三厘米到三十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定点一笔写下来,不但一次可以整行书写,而且可以一点书写多行。这样书写不考虑单个字的粗细大小倚斜,整体既符合九宫分割,又符合包世臣《艺舟双楫 》所说大小九宫,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富有变化,所谓屋漏痕,坼壁路。
“一笔书”是今草的特有现象,据传始于汉末的张芝,被王献发扬光大。米芾《海岳名言》:“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关于一笔书的记载:
张怀瓘《书断》:“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论顾陆张吴用笔》: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
下面看看《万岁通天帖》中的粗细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