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三、脾与胃
正阳相朢 2021-02-11
脾与胃证治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化和统血,在病理变化上,脾病多湿多虚(多阳虚),胃病多热多实(虚证多为胃阴虚)。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虚可以影响五脏,特别是与心、肾、肺(肺脾两虚证,将在肺的证治中叙述)的关系比较密切。
1、脾阳虚(脾阳不振,脾胃虚寒)
主证:面黄少华,胃脘或腹部胀痛,痛而喜热喜按,口泛清水,食欲不振,大便稀薄或久泻久痢。倦怠无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肌肉消瘦,舌淡,苔白润,脉缓或弱。
病理:脾阳虚(虚寒),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故而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脘腹胀而喜热喜按(喜热属寒,喜按属虚)。脾主四肢、肌肉。脾阳不足,故四肢不温而倦怠无力,肌肉瘦削。脾阳虚,运化水湿的功能不足,故见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嫩,苔白润,脉缓或弱等为阳虚的证候。
治法:宜温中健脾,常用附桂理中汤加减。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漫性肠炎、营养性水肿等属于脾阳虚的,都可用附桂理中汤加减治疗。如为溃疡病可加佛手、煅瓦楞之类;慢性肠炎可加赤石脂、石榴皮之类;慢性痢疾可加木香、白芍、当归之类。
附药方:
附桂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附子,肉桂
2、脾胃气虚(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主证:面黄,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或脘闷腹胀,嗳气,吐酸,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舌苔白,脉虚等。
若见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胃下垂、肾下崔、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是气分更虚,称为中气下陷(或称脾气下陷)。
若脾胃气血俱虚,可见各种出血症状或见发热(中等程度发热,甚至高热)。
若脾胃气虚,肝气犯胃,可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的症状。
病理:脾胃气盛,故出现倦怠、食少、脘痛喜按、大便稀薄、脉虚等症。若脾胃气虚比较重,升提之力不足,可引起内脏下垂,并见气短声低等症。由于脾胃气虚。饮食减少,进一步引起气血俱虚,脾不统血,可发生各种出血证候;也有不出血而发热的,因为这种发热不是外感引起的,所以称为“'内伤发热”。肝对于脾是克制与被克制的关系,肝气横逆时,可克制脾胃而出现消化系的症状;脾胃虚弱时,也可以引起肝气犯胃而出现肝胃犯胃而出现肝胃不和的症状。
治法:脾胃气虚宜健脾补气,用四君子汤加减或用小建中汤。中气不足,宜升提补气,用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血俱虚宜健脾补气血,用归脾汤。若肝胃不和,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脾胃弱虚的溃疡病,可用四君子汤加柴胡、佛手、海螵蛸,或用黄芪建中汤。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可用补中益气汤,再加针灸。血液病、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脾虚不能统血的,可用归脾汤加止血药。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而属于肝胃不和的,用逍遥散加党参。有些未明原因的发热,辨证有脾胃虚弱而偏向气虚的,可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的可用归脾汤,这种治法叫“甘温除热”法。
附药方:
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黄芪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炙甘草,升麻,柴胡,陈皮
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3、脾为湿困(脾虚湿困、湿困脾阳)
主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甚或恶心欲吐,口淡或粘,喜热饮,头重入裹,肢体困倦,懒说懒动或浮肿、泄泻,白带多,舌苔厚腻,脉缓。
病理:脾为湿困,即运化功能为湿浊障碍,故出现饮食减少,胃脘满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脾主四肢,故见肢体困倦;湿困于内,清阳不升,故头重如裹;湿聚于下,故腹泻,白带多;口淡或粘,舌苔厚腻,脉缓是湿重的证候。若舌质胖嫩而脉虚,这是虚证的舌象和脉象,乃湿困之外更兼脾虚一般多为先有脾虚不能化湿,进而为湿所困。
治法:宜运脾化湿,常用胃苓汤。若舌质胖嫩而脉虚,是脾虚湿困,宜健脾去湿,用五苓散合四君子汤。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属于脾为湿困的,可用上法加减治疗。慢性肝炎、浮肿病多先用脾虚不能化湿,然后为湿所困,可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去湿。
附药方:
胃苓汤:厚朴,苍术,陈皮,炙甘草,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炒白术,桔梗,山药,炙甘草,炒扁豆,炒莲肉,砂仁,苡仁。
4、湿热内蕴(脾蕴湿热)
主证:巩膜及全身发黄,或兼皮肤发痒,脘胁痞胀,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小便赤黄,或见口渴口苦,发热,大便稀薄,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理:湿热内蕴于脾胃,可影响肝胆的疏泄作用。胆液溢于皮肤,故见黄疸,肤痒,湿热内蕴,运化失常,故不思饮食,大便稀薄,小便黄赤。若湿热内蕴而偏于热,则见口渴,口苦,发热等症,舌苔黄腻、脉濡数是湿热内蕴的证候。
治法:宜清热利湿,用茵陈蒿汤或茵陈四苓汤。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用胆囊炎等属于湿热内蕴的,可用上法治疗。
附药方:
茵陈蒿汤:茵陈,山栀,大黄
茵陈四苓散: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茵陈
5、心脾两虚、脾肾阳虚
主证:心脾两虚的,有面色萎黄,心悸健忘,失眠,倦怠无力,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薄,舌苔白润,脉细弱。脾肾阳虚的,有精神疲乏,气弱懒言,或痰鸣气喘,四肢无力,肢冷,大便溏,或黎明前腹泻,腰寒畏冷,周身浮肿或腹水,舌苔白润,脉细弱。
病理:心脾两虚与脾肾阳虚,都是由一脏的病变,影响到相关的脏;或因病邪同时作用于两脏而发病。如心脾两虚,即见心悸、失眠、健忘等心气虚的证候。苔白润、脉细弱是心脾阳虚的证候。脾肾阳虚,即有气弱懒言、四肢无力、肢冷、便溏等脾阳虚的证候,又有黎明前腹泻、腰寒畏冷、精神疲乏等肾阳虚的证候。脾虚则生痰,肾部纳气则气喘;肾主水,脾能运化水湿,故脾肾阳虚可出现浮肿、腹水等症。苔白润,脉细弱,是阳虚之症。
治法:心脾两虚宜补益心脾,常用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宜温补脾肾,常用真武汤加减。神经官能症、血液病属于心脾两虚的可用上法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见脾肾阳虚,有气喘痰多,浮肿等症的可用真武汤加半夏、麻黄、肉桂等药。若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属于肾阳虚的,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而见脾肾阳虚的,可用附桂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
附药方:
真武汤 :附子,茯苓,白芍,白术,生姜。
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6、胃火盛(邪热扰胃、胃火炽盛)、胃阴虚
主证:胃火盛的,有发热,便闭,牙痛,牙龈出血,吐血,衄血,烦躁不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胃阴虚的,有饮食减少,甚至食欲全无,或潮热,低热,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
病理:胃火盛,阳盛则热,故发热;火热伤津,故烦躁便秘;火性上炎,迫血妄行,故吐血、衄血;胃火沿阳明经脉上冲,可出现齿龈肿痛和出血;胃火盛,故见口苦口干,苔黄脉数等火热证候。胃阴虚也可出现热的证候,所谓“阴虚生内热”,但这种热与实热不同;虽发热或潮热,但热度不高,虽有便秘舌苔不致黄厚,反而少苔或无苔;饮食减少,不是因胃气虚(消化功能不足),而是因阴津不足(消化液减少)而引起。胃火盛可以伤阴,胃阴虚可以生热,但前者为实火,后者为虚火,一实一虚,本质不同。
治法:胃火盛宜清胃火,用石膏、知母、栀子、黄芩、淡竹叶。若口渴舌干,则加石斛、天花粉、生地黄、石仙桃等以清热养阴。若兼便秘,可加大黄、枳实等药以攻实热。此证也可用清胃散以清热凉血。胃阴不足宜养阴益胃,用石斛、麦冬、莲子肉、沙参,或加梨汁、甘蔗汁等药。高热、溃疡病、牙周病、血液病等属于胃火盛的,可用上述清胃火法治疗。肺结核、慢性胃炎、糖尿病、立即病等属于胃阴虚的,可用上述养胃阴法治疗。
附药方:
清胃散:当归身,黄连,生地黄,升麻,丹皮
脾胃病辨证论治要点
(1)脾病多湿,不论脾的寒热虚实各证,皆常与湿结合而为病。既可因湿盛而困脾,又可因脾虚而致湿困。治疗时应根据虚实易于转化和常用虚实夹杂的特点,区分实多虚少,或实少虚多,灵活运用化湿与健脾两法。
(2)脾的虚证常与心、肾的虚证并见,应两脏同治。肺虚日久不愈,也可出现脾虚之证,用补脾之法,可使肺气补足,这叫做“培土生金”法。
(3)脾与胃相表里,临床上寒证、虚证多属于脾;热证、实证多属于胃;阳虚属脾,阴虚属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