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交易的程序(20190421)
上午和券商的朋友喝茶聊天,探讨了一个问题。
一般基于价值做投资的,着手点肯定是公司本身。也就是说,我们要深度的将一家公司研究透彻,包括成长性、壁垒、管理层、财务指标、估值水平等等,才能决定一只个股适不适合投资,或者说是适合长线还是短线。这基本是所有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者必须做的事情。当将公司研究透彻后,对比后如果低估,基本就可以介入。也就是说,纯粹的价值投资,往往不屑于等待所谓的技术买点的,基本就是考虑两个维度,一是长期有价值,二是当前低估。
这大概也是我之前的套路。
这个套路的优点显而易见,能深入的了解一家公司,正是因为你的深度了解,往往能拿住个股,另外相信有一天价值终究会体现。这种方法,对个人投入精力要求不高,不必盯盘,适合上班族。
但是,这个套路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时间成本较高,有些个股虽然低估,但是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继续低估。另外,如果遇到大熊市,类似于2018年那种单边下跌,是不分好股坏股的,都会下跌,这种套路会受伤很深。还有就是看错的成本非常高,如果你看错了一只个股,长期持有下去,基本难以翻身。
做这种套路的投资,一般都有“时间是你的朋友”的理念,也都有持股“穿越牛熊”的情怀。
我过去几年,做成长股,大概就是这种方法,靠着选股的眼光、深度的分析和持股的定力,形成一套体系。我过去经常会有翻倍股,正是这种体系的结果。
经历了2018年之后,2018年那种行情,确实将原有体系的弱点全部暴漏出来,我开始谋求转型,因为我2017年开始全职投资,时间相对充足很多,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做交易的条件。因此,我在独立的选股体系之外,建立了独立的交易体系。换句话说,选出来的股,并不是有成长性业绩爆发估值低就可以马上买入,而是等待符合交易体系的买点再买入,然后再用交易体系进行跟踪应对,直至止损或者止盈。
在2019年开始,完全按照新的体系运行,我都在周记里面有记录,最直观的结果是,收益率应该是比过去要好一些,交易频率增加了非常多,持股周期明显变短,另外就是,很难再有翻倍股出现,也没有大亏出现。上周我做了统计,我平均亏损的交易是大概是-4%。
其实,两种模式,各有优劣。
我今天和朋友探讨的是,是该先选股(做深度研究)再等待买点,还是先选具备买点的图形,在做深度研究?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体系是基于投资还是基于交易,换句话说,是做长线还是偏中短线。
我现在是后者,过去是前者。
先做研究再等买点,可能有些个股你等几个月也无法给你好的买点,你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而先去识别具备买点的个股再结合动量板块做研究,效率就提高很多。这种做法,也支撑了交易频率提升。股票魔法师的作者马克米勒维尼,讲的就是这种方法。
我现在的交易程序,简单总结了一下,五条:
一、识别价格形态。我现在只看两种形态,突破和收缩。不买半路股,要么是突破的第一时间,要么是收缩,错过突破的第一时间,就要等待收缩。
二、对符合价格形态的个股验证强度,其实是和第一条同时进行的。
三、有板块效应:动量板块优先
四、分析逻辑,要有强逻辑:
1、有想象空间
2、逻辑有持续性
五、验证业绩成长。不做垃圾股,当上面几条叠加了业绩成长,基本就是最佳选择。
业绩成长这一天排序,我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已经沦落到最后一条了,重要性下降很多。
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式的变化,是一种退步。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正在从一个纯粹的“投资者”向“交易者”转型,并且结果正在逐步得到验证,这对于我来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投资者也好,交易者也好,最终都要靠收益率去证实,投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不断进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