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帮】在吊缸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船机故障心莫慌,遇事不决船机帮
导读
随着现代船舶主机体形小、功率大 、高冷却循环水温、高质量密封胶令的使用,使得吊缸、拉汽缸套的工作周期大大延长。
这对提高船舶的动力性和安全性十分有利,是减轻营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必然趋势。
但也给机务管理者带来了新课题 ,提出了新要求。
下面对MAN新式长冲程直流扫气式机型的吊缸、拉缸套中有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一下体会。
一
缸头难以打开原因分析
由于目前普遍采用长冲程直流扫气型机型,部份机型特别是MAN机型大多数都是缸头插入缸套上部,缸头与汽缸套的循环冷却水之间的密封靠特制橡胶令来完成。
为了增加密封的可靠性,缸头与缸套密封段面的间隙尽量小些。
只要能够达到最大膨胀系数的安全规定要求即可。
在一般情况下,吊缸、拉缸套都不会出现困难。
但由于在某种原因下 (例如不按规定要求化验,投放水处理剂;有时又会碰到海水倒涌灌入冷却系统,例如因造水机热交换器故障等,都会造成水的质量不高;某些港口区域所加水质不好等等),都可使冷却水在系统中,特别在间隙小、导热量大、水温高处 ,析出固体泥渣水垢等物质。
在主机的缸头与汽缸套、汽缸套与缸体的密封段面尤为严重。
因为这些地方间隙小(有些机型仅几十丝),该处的传热快些,相对温度也高些,故循环水中析出的固体物也多些。
它和密封令紧紧包裹在一起,另外,由于该处的循环水相对属静止状态,此处是固体沉淀物的堆积场所。
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这既会影响散热,又会使沉淀物变硬,也会造成橡胶密封令的提前老化,慢慢地失去了弹性力,这会给吊缸时打开缸盖,拉汽缸衬等增加阻力,造成缸头难以打开,特别是一些老旧船上和管理不到位的船上更容易出现这种可能 。
二
打开缸盖实例
某年7月,本人被派上鹏泰轮 (涛波卡德)接班时就遇到这种情况。
交班时轮机长告知,该轮主机吊缸时缸盖船员无法自己打开,都由岸上派工人来打开,船东知道这些情况并同意主机吊缸打开缸头工作由工人来做;还有三个缸已经到期或接近到期,请做好准备,在合适港口抓紧 时间申请吊缸。
这种问题我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既然来了,还是接了下来。
接着就向大管轮及其他同仁了解情况,回答都说船方自己无法吊开缸头,工人来打开也要化费一整天时间才能打开。
他们工具设备齐全,经验比我们多。
我听了后有些不以为然。
故我要求组织船员自己再试吊一次,看看究竟船员自己能否吊开。
经过试吊,按老办法船员确无法打开缸盖 。
经反复总结,查资料,使我发现了三点。
(1)在吊缸前1~2小时开循环泵,最大限度的使其冷却,利用缸头与缸套不同的结构形状的不同热胀冷缩原理,增大缸头和缸套之间的间隙量;
(2)利用缸套上端的吊孔,制做专用工具,以利千斤顶摆放;
(3)特制大锤一个,在吊缸时配合敲击缸盖 (因缸头是铸钢的,只要敲击得法是可以的,但在敲击时要特别注意缸头上的附件螺杆螺孔)。
以上工作准备就绪后,在考虑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我们再次进行了吊缸工作,这一次在机舱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经密切配合,终于顺利打开了主机缸头,而且比工人开盖时间大大减少,将原先工人也需要8~10小时才能打开的缸盖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打开了。
有了第一次开缸盖的经验,以后的两个缸盖打开的时间就更缩短了,仅用了数十分钟就完成了开缸工作。
打不开缸盖的原因,经后来检查都是因水垢过多变硬所致。
三
拉汽缸衬套实例
在一些老旧船和管理不到位的船上,吊缸时有时会遇到缸盖难以打开的情况,同样,在拉汽缸衬套时,有时也会遇到上述情况。
某年8月份,我在“挑战轮” 船上工作,快到英国利物浦港时发现缸套有裂纹现象,到港后即申请吊缸,吊缸工作进行到拉汽缸衬套时,怎么拉也拉不出来,这个拉缸工作连续进行了整整50小时,用尽各种方法还是拉不动。
船东指示用干冰倒入汽缸衬套内,但考虑到一是干冰用量大,价钱高;二要现钱;三时间紧,晚上代理又一时联系不上。
我与大家共同商量探讨后决定赶制一套专用工具,即用钢板焊制工字型钢梁,另特制一根顶杆,用100~115mm铁管 (115mm 管套在100mm 管外)上下部焊平 ,大小刚好插入模梁内及十字头内(防止杂 物掉入十字头油孔内)。
具体形状及长度要根据机型、缸套大小而定,只要强度够即可),下部放在十字头顶上,注意位置对中,慢慢盘车使特制顶杆与垫在汽缸衬套底部的钢梁接触上,然后用天车上下配合,转动盘车机慢慢上顶,只要顶动10cm的左右距离后,天车吊就能轻易地将汽缸衬套拉出 (因主机十字头上的顶力远远大于任何船用的千斤顶,也远远大于天车好几十倍的力,故最难拉的汽缸衬套也会被轻而易举的顶起,关键是制做专用工具及掌握好顶力对中,力矩不能有倾斜)。
利用十字头来顶开拉不出的汽缸衬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以上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点工作体会,以利于进一步完善对新机型的管理工作。
本文原创作者系:
烟台打捞局 刘殿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