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想睡谁吗?
诗人余秀华有一颗“迷妹”的心,出名前曾暗恋、甚至追过很多她心中的男神,包括她的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就是写给她心目中一个云南籍著名诗人的准情诗,求爱的事情几乎没遂愿,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没有拍这些故事,只简单拍了她的离婚故事。
作为一个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平庸的,接近一部电视专题片,缺少一部电影该有的成色,还没到可以去电影院上映的质量,纵观全片,没看见导演的个人创作想法,只像跟着台本去捏合,有些地方摆拍痕迹太重,就像出版社忙着出她的书,这个片子也忙着抢热点,拍得太快太急,还没真正走进这个人更丰富的世界。
余秀华这个人太有表现力,身上长满了故事,知道配合媒体,基本上是牵着导演在走,片子想要的东西好像都实现了,看完想想发现还缺少很多细部。“好演员”余秀华贡献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平庸的纪录片把一个有趣的人,拍得很无趣。
《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上海电影节据称形成了“一票难求”的抢票局面,之后在七月初的“百城首映”中,片子才姗姗露面,有些像饥饿营销。看过的人都在为余秀华感动,很少提到片子的拍摄团队和初衷。
拍摄时间短,摄取素材有限,加塞了很多电视节目的资料,还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特写,使片子缺少一种必要的距离感、陌生感,那些对着余秀华歪斜的脸庞的大特写,有一种说不出的庸俗。片子大红底色上面丰乳肥臀女人的海报基本上就是一个误导。
人物活动空间同样显得单一、逼仄,小清新一般的诗配画空镜头交待不了什么,除了一个貌似村中孤岛一样的老房子,基本上看不到余秀华更多的生活场所,她的村庄、她的城镇是什么样子,她的邻居、亲友是什么样子,她如何生长成为今天的她。这些,都没有。
也许导演不愿承认这是一个跟热点的片子,但它确实就是这样,没真正沉下去,花更多时间去观察,消化,走进人物内心阴翳或明亮的更深处。讲真,片子里的诗朗诵、诗配画多而累赘,没多少诗意,表现方式也单一乏味,没有任何新意,可以少一些,点点题就够了!
去看余秀华早前的博客,留意各家媒体的采访,你会知道她和父母、当地居民,当地文化部门的关系,让这个故事更有延展性。余秀华作为诗人的执拗,以及文艺女青年的狂迷,身体缺陷限制了她向外枝枝蔓蔓地生长,聪慧的内心却在沸沸扬扬地酝酿一团团火。离婚这个事情也许不仅仅“追求自由”那么简单,丈夫尹世平作为入赘女婿、农民工,可能也没那么让人讨厌。
围绕“离婚”这个核心,片子撮合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但一直站在余秀华的视角,,丈夫尹世平粗鄙庸俗,不懂女人心,余秀华以前没离,一直忍受这份形同虚设的婚约,因为没钱,出名了,出书拿到版税,和丈夫谈妥成功离婚,一笔钱搞定了离婚协议,真的这么简单吗?
片子忽略了这段婚姻的缝隙来由,矛盾产生、积累的诸多元素,比如,丈夫入赘二十多年来对这个家庭的支撑作用,片子还在某种程度上不客观地黑化了他,并进行选择性忽视,不去讲余秀华在婚内曾痴心追求其他爱情、几乎单方面地背叛这段婚姻的经历。
以草根名人离婚这个角度去看,《摇摇晃晃的人间》也显得扁平,有很多缺席的链条和证词,余秀华两口子二十年来的生活轨迹是模糊的,余秀华父母与女婿尹世平的关系是模糊的,作为这段婚姻的产物、已经几近成年的孩子也是模糊的,余秀华的阅读经历、写作经历,以及她妈妈说的“心硬”也是模糊的,只剩下一个突然成名的农妇像被丢上岸的鱼一样的自我挣扎。
好在余秀华就像一个好“演员”,有很强的表现欲,片子好看只在于她本身,余秀华有灵与肉的欲望,生命力顽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从农村去城市参加各类活动,不惧任何场合,说话有分寸和见地,还不失幽默感,会适时撩汉,撩研讨会上的邻桌,撩本片的导演,骨子里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无法宣泄的爱欲,都变成了诗行。
观众被余秀华牵动,跟着哈哈大笑,一起叹气,跟着她摇摇晃晃地走进田野,城市,签售会、研讨会现场,有时她会迸发段子手一样的言谈功底,让人觉得厉害。可惜,拍摄团队缺少应有的耐心,不思考,不仔细观察,主观目性太强,很多地方以访谈方式进行,还把导演问话的声音剪进去了,差点就是正反打,基本就是电视台的操作思路,轻车熟路一样的套路。
怎么拍好一个有生活细节、有情感触发力的民间诗人?这个叩问,在这两年是有效,且可以回答的,仅仅就院线而言,剧情片有《路边野餐》《长江图》,纪录片有《我的诗篇》,都在做各自尝试,但很抱歉,除了《路边野餐》,基本上都是导演自说自话、臆想症一样的喷发和浮光掠影的败笔抒情,不入心,不合格,《摇摇晃晃的人间》也没跳出窠臼。
片子把余秀华还原成一个出名后想离婚的女人,还仅仅是皮,没挠到肉,带着先行的主题与动机去拍摄,没产生意外,而且要命的是,看上去余秀华和丈夫都像在配合导演的需要在表演,乃至他们离婚后夜间再次手牵手,都像彩排,只有在出租车里那段不冷不热的对话,能看出一丝复杂和不甘。
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