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苏东文/儿时的露天电影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苏东文
如果以7岁后到18岁之前为少时的话, 我的少时是1966年至1976年。在这段时间里,记得最难忘也是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电影。
那个年月,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除了公园、动物园,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场所,更无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现代传播通讯设备,就连游戏都只是自创的跳橡皮筋、抓丢沙包、打弹波等,没什么好玩的。而当时已有的电影,以活生生的银幕展现出的影象故事,毫无可匹敌的对手,就成了最受我们欢迎的一种生活享受,也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娱乐方式。
当时看电影,和现在可不是一样的概念。那时的电影院,都是大会堂式的,有的还有二层。一般都可以坐1、2千人,票价仅一、两毛钱。虽然票价很低,可一般人家吃饱穿暖都困难,也只能偶尔掏钱去电影院享受一下的。我说的少时看电影,自然不是说的在电影院看电影。
应该说,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样式。也是适应当时经济条件下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大家都可以看到电影,神州大地上,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凡有一定建制规模的单位都会设立电影放映队或组,专门负责为本单位人员放映露天的免费电影。放映的方式很简单,电影放映队或组的人将放映设备运到计划放映的地点,一般是选定好了的一处广场、操场或宽敞的空地,架起机子,挂起银幕,待天黑下来了,电影就开始放映了。每场一般都会连续放映两个故事片,前面再加映几个的当时特有的新闻简报和记录片,时间30分钟左右。新闻简报是中国当时特有的影片,由当时的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是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的。不足的是,当时基本都是黑白影片,彩色片屈指可数。
这种露天免费电影。除本单位职工和家属,外面的人也都可以来观看。于是,在当时中国夜晚的大地上,会出现一幕幕这样的景象;在辽阔的夜空之下,只见一方偌大的银幕后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或坐或站的人群,人群中间可见闪亮着一束光线的电影放映机……整个画面,温馨而安详。
我这里说的少时看电影,就是指当时看的露天免费电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露天免费电影的便利,我们少时才有了看电影的无穷快乐,也才有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不要花钱,附近只要那个单位放电影了,我们都会赶过去观看,并可以尽兴地享受观赏的愉悦。当时,我家住的位置相当好,周围有几个大国营单位,都是配备了电影队的,各单位每个月都会放个2、3场电影的。这样下来,我一个月最少都可以看到10场以上的电影。
那时,我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打听那个单位放什么电影。而放电影的消息也传得特别快和广,往往一个地方晚上准备放电影,马上就一传十、十传百的,迅速传遍了周围的人家。只要知道有单位放新片或是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很远也要跑去观看。一般都是几个邻居的孩子约了一起步行同去同归。最远的,我们去过10多里外的一个工厂,来回走路都要一个多小时,看完回到家都1点多了。
遗憾的是,那时正值文革时期,破“四旧”,清“毒草”,建国后拍摄的600多部电影绝大多数都给列为“毒草”被禁止放映了。记得可以放映的国产影片只有12部,就是故事片《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奇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和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及木偶片《半夜鸡叫》。加上以八个样板戏为内容的10个彩色艺术片,不过20多部。因此,往往各单位放映的电影经常是相同的片子。在那个缺乏文化生活的年月,虽然是看过了的老片子,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去看,以致许多影片都看了十几甚至二十多遍。但每次看,也都感觉很快乐。
其中,我看的最多的是《南征北战》,估计接近30遍。该片描写了解放战争中打败国民党八百万军队的场面,拍得很真实、精彩。我每每为宏大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情景、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打动。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英雄儿女》,王芳的坚强,王成的英勇,令我敬仰。尤其是王芳那曲“风烟滚滚唱英雄”的《英雄赞歌》,每次看着听着,年少的我都感到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
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当时又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了一批影片,最初有6部,后来又增加了15部。虽然就几个国家,片子也不多。但这些影片,迅速充实和丰富了当时国内苍白和空乏的银幕,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风情,也欣赏到了国外艺术家的高超表演,给我们带来了多样的艺术享受和视觉冲击。因此,这些片子上映后,很快就受到我们的追捧。
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度,这些外国片风格各异。其中,苏联电影相当好看,对话精彩,情节吸引人,演员表演也好。可惜放映的只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两部。《列宁在十月》里面有一句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很适合那时国情,特别能够打动人们的情思,当时极为流行,常常成为人们平时安慰的口头引用语。当时,阿尔巴尼亚是中国最亲密的兄弟和战友,有多部影片在放映。其中的《宁死不屈》深受欢迎。朝鲜片艺术性较强,又极富煽情。最感动人的是《卖花姑娘》,观众被花妮一家遭受地主迫害的悲惨命运所打动,一个个哭成一片,成为当时一绝。
大约是1974年后,国内一些电影制片厂新拍和重拍的一些故事片陆续上映。这些片子是按照革命标准拍的“高大全”作品,程式化严重,远不如文革前的片子好看。但我们还是都去观看的,印象深一点的是《闪闪的红星》。可爱又坚强的潘冬子逗人喜欢,片中两首插曲《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特别好听。还有一个不打眼的农村题材的电影《青松岭》,我个人蛮欣赏的,一片山野风光,清新又淡雅。
回忆少时看电影,还是蛮有意思的。夏天,气温高,在露天的夜晚,凉风微微里,随着影片里故事的情节而喜怒哀乐,既打发了难熬的酷热,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真还是件惬意的事情。只是冬天看电影就有点狼狈了,寒风阵阵里,冷得只哆嗦,但仍然坚持着,不肯放过银幕上的画面,也是够拼的。由此可见,我们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对幸福生活的迫切向往。
真的,那些少时的电影,让我们乐在其中,并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它陪伴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给我们的心灵以安慰和温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
苏东文,男, 湖南衡阳人,大专学历,铁路职工。业余爱好文学,在报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已有作品10篇入选文学书籍。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约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