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掠影】郑旺盛: 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时代担当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苏小蒙

郑旺盛小传

郑旺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时代报告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鲁迅文学院第24届高研班学员。出版有长篇文学作品《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小村大道》《大晋女杰荀灌娘》《大唐女杰花木兰》《辛亥女杰刘青霞》《震撼日本列岛的中国英雄》《阳光的声音》《《悟通真佛》《觉悟者佛:恒鹰传奇》等多部,中短篇文学作品曾多次被《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刊发。作品先后荣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山杯世界华人长篇报告文学奖、首届中国工业文学大赛长篇报告文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长篇报告文学《庄严的承诺》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国家扶贫办和河南省扶贫办的一致好评和高度重视,该书现已列入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大别山干部学院学员学习书目。

本文作者苏小蒙(左一)与焦裕禄夫人徐俊雅(左四)、长子焦国庆(左三)的合影。

引   言

引    言

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前夕,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一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一一焦裕禄》,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巨大的反响,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焦裕禄活动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为了配合这一高潮,时为我们河南省惟一的文学期刊《奔流》,决定组织实力较强的郑州国棉三厂工人诗歌创作组创作一组诗,用诗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歌颂、宣传焦裕禄精神。

当时我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是这个创作组的成员之一。

在河南省文联的安排下,在厂党委的支持下,我与我们厂几位工人业余作者前赴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一兰考采访和体验生活。经过几天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大型组诗《焦裕禄赞歌》的创作,随即在《奔流》1966年第三期以12个页码的篇幅在头题推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并与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女士认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焦裕禄》在郑州举行首映式,我还应她之邀幸运地参加,并与她和她的长子焦国庆等人合影留念。

《奔流》1966年第三期刊登的《焦裕禄赞歌》

在兰考,我们经历了一年365天都是飞扬的漫天风沙,目睹了“风沙口”、“大沙丘”和“盐碱地”那恶劣的生存环境,瞻仰了焦裕禄为根治风沙而发动群众栽下的那一排排、一片片泡桐,走访了与焦裕禄交往过的一些县委县政府干部和农民群众……深深为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与天斗、为地斗而创造了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而感动!

当然,战胜自然环境造成的灾害是一项巨大的改天换地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兰考人民仍旧生活在贫困线上。

尤其是焦裕禄从1962年12月到这里只工作了400多天,便于1964年5月积劳成疾不幸去世而“事业未竟”,但是,焦裕禄精神已成为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记得我们告别兰考时,看到县委县政府大门口的那条巨大的横幅: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总有一天,兰考人民一定会改天换地,把贫困的帽子扔进太平洋里!

郑旺盛近照

1

上    篇

当年由于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那篇通讯和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感人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前些天我到郑州中原图书大厦闲逛,看到不少人排队正买一部关于兰考的书:《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旺盛。

郑旺盛?记得前不久,我还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他写的一篇7000多字的报告文学《张庄新貌》,也是写兰考的,整整占了一个多版的篇幅,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赶紧挤入其间,也买了一部。

对于作者郑旺盛,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可以说我是早闻其名的。

郑旺盛长篇报告文学《庄严的承诺》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还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我们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我长期订阅的以发表报告文学的名刋《时代报告》,他就在那里担任常务副主编。除了我在报刋上经常看到他的作品外,他写的《大晋女杰荀灌娘》《大唐女杰花木兰》《辛亥女杰刘春霞》《震撼日本列岛的中国英雄》《悟通真佛》和《阳光的声音》等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曾荣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中国首届工业文学大赛长篇报告文学奖、“中山杯”长篇报告文学奖和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去年2018年,他还是中宣部、中国作家协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在全国选定的卓有建树的十大报告文学作家之一。

郑旺盛可谓在全国文坛上声名雀起,在广大读者中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于我比较喜欢他的作品, 说实在的, 我就是他的“粉丝”之一。

郑旺盛在农村采访

中    篇

提起 兰考,虽然偏居我们河南一隅,不过,可以说无人不知。

从此,兰考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打响了脱贫攻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役!

在这部书里,我们不仅看到的是发生在兰考这片土地上的脱贫攻坚战,还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忘初心”的身先士率,看到了兰考从脱贫攻坚战中锻冶出一支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沒有他自己”能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特别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看到兰考广大农民的生机勃勃和改天换地焕发精气神的巨大转变。正如郑旺盛在书中所说:贫穷并不可怕,贫穷并不是不可改变。越是贫穷的地方,人们对决战贫穷、摆脱贫穷命运的期望和决心就会更加强烈,更能激发人们内心潜藏的无穷力量!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郑旺盛就是这样饱含真情,倾心尽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激动的“兰考故事”一一

在脱贫攻坚战中,兰考县委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把乡镇村的党支部建成扶贫攻坚战的桥头堡,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焦裕禄生前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重树了当年焦裕禄曾经树立过的四面红旗:“赵垜楼的干劲”、“张庄的道路”、“何庄的精神”、“耿庄的决心”等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郑旺盛长篇报告文学《小村大道》

尤其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心,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对贫困户实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有了房、有了粮、有了钱,即使老弱病残、失去劳动力的贫困户,政府也采取兜底的政策,让他们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脱贫攻坚战,使兰考这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从大干到大变,让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新兰考展现在中原大地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如果说当年,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那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一一焦裕禄》,揭开了兰考人民有理想、有志气、有信心向贫穷落后宣战的序幕,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县委书记的光辉榜样;那么,郑旺盛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可以说就是那篇通讯的续篇,焦裕禄精神已经在兰考扎根、开花、结出了累累硕果。它反映了兰考的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反映了兰考人民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描绘了兰考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而奋发图强、砥砺前进的时代精神图谱,奏响了新时代最激昂、最响亮、最壮丽的乐章,有力地张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可读性、感染力!

从这个层面说,这部书在当前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全力以赴开展脱贫攻坚战这一创举性的伟大行动,无疑具有宣传作用、榜样作用和引领意义。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这部书的。

郑旺盛长篇报告文学《庄严的承诺》签售现场。

下   篇

……不久前,在河南省直作家协会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我有幸碰到也前来与会的郑旺盛,虽然初次见面,但谈起兰考,特别是他那部《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共同的话题,使我们一见如故。

我谈起当年我去兰考那次的所见所闻,让郑旺盛情不自禁地唏嘘不已……他说,因此,党的十九大把扶贫攻坚这一工作提到当下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可见是非常英明、也是非常及时的,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特别了贫困地区人民的心愿,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的执政理念和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

作为一个在报告文学领域颇有造诣和成就的作家,郑旺盛正是具有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不辞辛苦地深入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一一兰考,经过细緻的调查采访,用他特有的时代敏感与人文情怀,从新时代的高度写出了《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这部主旋律作品,生动地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那些基层干部的先进与优秀,为当前全国轰轰烈烈进行的扶贫攻坚战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这次座谈会结束我们分手时,郑旺盛告诉我,他目前正抓紧搜集素材,打算多写些这方面的东西……最近,他的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小村大道》已经出版,写的是我们河南省派驻信阳市息县弯柳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宋瑞扎根七年、“传统文化扶心志,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他当即赠我一本,还签名留念。

哦,我想起来了。前些天我在家戴着老花镜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时,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女儿看到了,告诉我说这位作家又出了一部书,和这部书一起,除了大受全国各级党政干部欢迎外,还被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和大别山干部学院以及一些地方的党校列为学员的必读书目。

看着《小村大道》这本同《庄严的承诺一一兰考脱贫记》一样厚重的书,我想,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郑旺盛,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我国当前扶贫攻坚这一伟大战略与实践进行反映、描写和叙述,体现了他对我国以农业立国的农村、农民、农业的关注与精神家园的坚守。

时代需要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家!

人民需要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品!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约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兼任河南省阅读学会经典推广中心主任。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