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锋华/邂逅舒婷(散文)
邂
逅
舒
婷
史锋华
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中国河南首届大河诗会部分与会者合影
金秋时节,风景如画;黄河岸边,诗情荡漾。
10月27日至28日,中国河南首届大河诗会在郑州举行。
与会期间,我有幸与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舒婷见面,并片段式地聆听了她的一些创作感悟和诗意生活,感慨颇多,收获满满。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不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是舒婷著名的爱情诗《致橡树》的经典语句,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深情“告白”,表达爱情中男女平等、风雨同舟和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我和媳妇是大学同班同学。一路走来,相互支持,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悲壮的爱情故事。毕业后,我们共同留在了中原。一直从事铁路工作,住过单身宿舍,租过房子。靠着共同的信念、努力的打拼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走进了美好的婚姻,柴米油盐酱醋茶,操持家务,养育女儿,经营着自己幸福的家。我和媳妇就像舒婷所述的木棉树和橡树一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余生,我们还将继续共同搀扶,相互照顾,体验幸福,享受人生,坚定地走向诗和远方。
舒婷以诗歌蜚声文坛,但她的散文也别样精彩。《我儿子一家》一文,文笔触幽默诙谐,满满充斥着母亲的慈爱之心,温馨动人。
舒婷在设想儿子考上大学,远离父母,不由心中发虚,好像要挖掉一大块肉似的。为了使自己届时不乱了阵脚,她给儿子题词三点:第一,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第二,吸烟何止危害健康?第三,是哪一只手,放在你的肩膀上。可谓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作者与舒婷合影
大学,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净化心灵、修行品行、锻炼能力的学府。我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儿行千里母担忧。在离别求学之际,作为父亲的我,也和舒婷当年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深夜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信中最后建议女儿: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树立学习的目标、养成自律的习惯。
几个月来,女儿在大学经过军训,上课,积极参加辩论赛和歌咏比赛,表现积极,学习进步,能力锻炼,我们看在眼里,欣喜于怀,相信她是最棒的!
母爱,是最伟大的爱。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她一生清苦、平凡、伟大。她织布、缝衣、割草、喂羊、喂猪,从不说苦;她拉犁、种地、除草、摘棉花,从不嫌累;她烧炕,热棉袄、暖棉鞋、陪我写作业,从不让我吃苦受冻;她给我做好吃的臊子面、油泼面、醋粉、面皮,从不言烦;她每次拄上拐杖、拉着我的手、送到村口离别,从不忘叮咛嘱咐。
如今,我们工作顺心,生活如意。母亲却与父亲相聚于天国,成了我们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正如舒婷怀念她的母亲一样:“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民。”
邂逅舒婷,《馈赠》、《归梦》;邂逅舒婷,《真水无香》。
作者简介
史锋华,生于陕西宝鸡,工作河南郑州。酷于对文学的热爱,常笔耕不辍社会生活;由于阳光快乐,常抒怀讴歌自然风情。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旗下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琳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悦读时代杂志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
相遇相知
将普通的茶事,升格成为一种美妙的养生文化
华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