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 人性皆有裂隙,但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评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121篇文章
— 始 —
近日,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寻梦环游记》毫无意外地斩获了最佳动画长篇,那首唤起回忆的《Remember Me》获得了最佳原创歌曲,也有失落的,比如万众瞩目的《三块广告牌》,由著名导演马丁·麦克唐纳自编自导,虽已经横扫包括第75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剧情片』、『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四项大奖、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更是在奥斯卡收获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却没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不是说《水形物语》不精彩,只是观众各有所爱,支持《水形物语》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毕竟能入围的是不会太差的,可以说都是极好的片子。于我个人而言,从表现内容到思想上我都更支持《三块广告牌》,虽说爱情永远是极佳的表现主题,可是在现代社会,总有一些东西的表现是胜过表现爱情的。人性的美好,总在矛盾与撕裂中彰显的生动真切。
《三块广告牌》的故事,是从一个女人寻求公正开始的。女主角米尔德雷德因为“七个月前女儿被强奸致死但罪犯依旧逍遥法外”,只好租下了巨型广告牌向警局施压,想以此寻回公正。这三块广告牌上写着:女儿惨遭奸杀;罪犯仍逍遥法外;怎么搞的/怎么会的,威洛比警长?但这三块巨型广告牌后来变成了一系列“报复”与“反报复”行为的导火索,让故事一步一步滑向人性的深渊。复仇是各类文学、戏剧作品中屡见不鲜的母题,复仇情境下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和对人性的反思及探讨,永远能给观众以震撼和冲击,也往往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细思恐极的布局谋划、以暴制暴的凌厉手段,还是大快人心的逆袭反击,关于复仇的故事都能让人既有痛感,又有快感。
电影里的每个人似乎都被架在“愤怒”的炙火上烤,除了那个逍遥法外的强奸犯。这场人性的斗争中其实并没有坏人,触发每个人行动的动机都是为了维护内心的公正和秩序而进行的报复行动,却让整个事件离公正和秩序越来越远。
她对命运愤怒,但是她无法直接暴揍命运;
她对前夫愤怒,但是她已经没有资格去质问或者惩罚前夫;
她对凶手愤怒,但是她根本找不到凶手是谁;
她对自己愤怒,但是她又不可能动手将自己杀死,不知道如何面对对自己的巨大愤怒,面对自己也要承担的这部分责任,她面对不了; 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所有的怒火导向一个可以接受这种怒火的对象身上——小镇警察局,而“总得有一个人对这件事负责”,所以她缩小了范围,直接将焦点瞄准了警察威洛比。
血红色的广告牌下,愤怒和报复不断喷涌
但恰好,警长威洛比是个镇上公认的“好警察”,更糟糕的是:他刚被确诊患胰腺癌不久。虽然镇上的人都同情女主米尔德雷德痛失女儿,却对她针对警察局局长个人的“报复”行为感到愤怒,他们觉得一个将死之人,并且还是一个好人,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对待。
于是他们用报复的方式,发泄了自己的愤怒:“牙医为女主拔牙故意不上麻药,女主儿子的同学向她的车扔牛奶罐.......”这些行为又一一被强硬的女主角反击回去,在女儿被奸杀却无法抓获凶手之后,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回报论主义者:相信“以暴制暴”是保证公正的唯一方法,宽恕会削弱公正。“报复”的信念使她回击一切针对她所造成的不公,愤怒支撑她在这一场斗争中活下去。
警察局长威洛比是坏人吗?不,他善良、乐观、对工作尽心尽责,他一心想破案,到最后,甚至带着这份遗憾去死。而遗憾何止这些?老婆没爱够,孩子们还小。他安排了自己的死。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跟孩子露营,跟妻子做爱,喂好了马。死之前,他想到妻子夸他的话,来自作家王尔德,他一边笑着,一边扣动指向太阳穴的扳机。
警长在病痛之后选择了自杀,在留给女主的遗书里也说到:“虽然和我的死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肯定,镇上的每个人都会觉得我的死和广告牌有关……”但这一举动,让小镇居民对米尔德雷德的愤怒到达极致,三块广告牌,很快被烧掉。从来不言败的她,不顾儿子的劝阻“火太大了,没用了妈妈”,却在奔向大火的过程,虚弱跪下,面对了自己的撕裂和脆弱。这把火,让她走到了偏执的极端。
这预言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因为警长的去世,女主和镇上的人彻底激发矛盾。这和去年年底引发舆论热点的“江歌案”很像。无论从痛失女儿的江妈妈,到承受舆论攻击的刘鑫,再到网络上的看客,每个人内心都有公正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维护道德秩序的需要,公众的愤怒投射在公共事件上就变成了网络暴力。
电影中最愤怒的大概要数警长助手狄克森。他40多岁跟妈妈生活在一起,未婚,无子,在警察局打发日子。并疯狂愤恨米尔德雷德,善良,却狭隘,处事不当。从三款广告牌出现,他就痛恨女主,以及把广告牌租给女主的商人罗比。这种恨意,在他崇拜的威洛比死之后达到了顶峰,他以足够的英雄气概,将罗比从楼上摔下,重残入院。但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新任的局长,毫不客气地开除了他。那些跟他一起混日子的哥们,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他坚持的都在动摇,他的信念和人生都摇摇欲坠。正在这时,他读到了威洛比留下的遗书,遗书在他人生最迷茫的时候告诉他——“我觉得你拥有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警察的潜质,狄克森,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打从内心来讲,你是个正直的人。不过,确实觉得你太易怒了。我知道这都归因于你父亲的去世,你不得不全身心去照顾你的妈妈。可是,只要你把这么多愤怒都深深埋入心底,我觉得你无法成为那个我所知道的,也是你想成为的好警察。”
这场灼热的闹剧不断地沸腾,所有被怒气卷入的人们,都难以自我保全,伤痕累累。近乎自杀式的攻击,想毁灭世界的愤怒,遇佛杀佛的偏执。而底色,终究都是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绝望。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幸运,才能过平凡一生?
盛怒之下的和解
如果没有“愤怒”和复仇,这个故事将不复存在;但如果只有“愤怒”和复仇,这个故事也不能走得更远。电影展现的正是这种人性的复杂之处,也是它发人深省的地方。但凡生物天性都会对危害自身或者种族生存的攻击进行反攻,这是一种自保性和防御机制,起到自我保护和威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自保性,人类大概不复存在。报复的根源在人在客观或者心理上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进而采取攻击来释放愤怒和恨意的行为。这样的行动有时可以促进法律的完善,但也可能正如电影所呈现的一样,带来更多的不公。那究竟愤怒和报复之间,有没有扭转的余地呢?
在狄克森深夜回警局取这封信并且读到的时候,恰逢女主为了报复广告牌被烧而纵火焚烧警察局。狄克森受到警长遗书启发和顿悟的时刻,最后他在冲出火海被烧伤的同时,将女主女儿遭奸杀的案卷档案一起救了出来。他在浴火中重生,此时米尔德里德看到了这一幕,内心又一次发生了触动和转变。她不再与迪克森为敌。于是,发生了结尾处的那场戏剧变化。
在火海里读信这个场景是一个完美的暗喻,就像人在愤怒和报复中所得到的:人会被愤怒和报复的烈火灼伤,但同时也会在这种人性的炙烤中有所顿悟。愤怒后可能让人走向报复,也可能让人看到对立的人,走向和解。假若惩罚以个人报复为背景,那么惩罚往往便永无终结之日。
迪克森警探发现了一个中东的强奸犯,由于管辖权问题,警察奈何不了他。这个强奸犯的罪行,和此案几乎一模一样。盛怒之下,年轻的警探联系了女主,两人决定一起去杀了他,为那个不知名的姑娘报仇。
反思那一刻,报复才可以终止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具备反思的能力。电影将近结束时,米尔德雷德和狄克森的和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愤怒的助理狄克森是在读了警长给他写的信之后变得不一样的:“因为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思想。狄克森,有时候你需要有思想才能侦察到一些东西。这大概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了。你可以连枪都不需要,但你绝对是不需要仇恨的。仇恨从来就无法解决问题,但是内心的平静可以,思想也可以。试一试吧。试着做出一点改变。”这封信改变了狄克森的人生轨迹。
女主角米尔德雷德也因为前夫女朋友的一句“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而对自己的一直来的信念和行为产生了动摇。“和很多事情一样,报复的愉快总是短暂的。它带来的是一种看似上瘾的循环,然后你的自我感受比刚开始报复时要糟糕得多。”这个过程帮助我们释放了愤怒,但毫无疑问,我们必然也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于具备反思能力的人类来说, “报复”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让我们知道“报复”也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电影的结尾是一个神来之笔:女主角米尔德雷德和狄克森因为找不到真凶的愤怒又踏上了“报复”之路:带上枪,开车一起去找另一起强奸案的罪犯。两人在车上有这样的一段对白:
“迪克森,你确定要杀了那个人吗?”
“不确定,你呢?”
“我也不确定。”
“我想我们可以在路上决定。”
电影里充满了互相伤害,大家活在某种无法沟通的巴别塔中,因为际遇捉弄,徒劳挣扎。 《三块广告牌》是不是彻底压抑绝望,充满负能量呢?不,它有自己的温柔。
当狄克森被烧得面目全非入院的时候,他遇到了之前被自己揍成重残的罗比。罗比根本认不出他,热情问好,甚至问他喝什么。狄克森怀着复杂感情开口了,罗比万分震惊,咆哮,失控。然后,罗比努力平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做了一件让观众震惊的事——继续给狄克森倒一杯橙汁。
最大的仇恨里,也包含着慈悲。《三块广告牌》是不是彻底冲突暴力,充满对抗呢?不,它有自己的喜感。前夫找到女主角,让她撤下广告牌,告知:“你这样做,孩子也不会回来。”女主面无表情地回应:“你睡跟你女儿一样大的女孩,孩子也不会回来。”前夫被深深刺痛,狠狠扼住她的喉咙,儿子鸡飞狗跳地劝架,这个时候——前夫新女友进来了:“啊我就是想上个厕所,大家是不是正在忙……我可能不需要了……哦不,还是需要吧……以及,你嘲讽我是动物饲养员这件事,我要解释……” 所有人都尴尬地停在那。前夫为自己的新女友浅薄而愚蠢尴尬,女主为前夫的尴尬而尴尬。最刻骨的痛苦里,也包含着平凡人的黑色幽默。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复杂之处,不断翻转,去标签化,反套路,但无比真实。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深渊。在高潮部分,所有人以为要接近一个政治正确的结尾的时候,导演给出了人生刻骨铭心的真相:即便以爱为名,也可能有错;即便万分不公,那也只能接受万分不公。是的,《三块广告牌》非常政治不正确。它想告诉你的是:
并不是每个问题都会被解决
并不是每一个迷茫都有答案
并不是每一个处境都有出口
一个失败的母亲,一个糟糕的年轻人,他们都是社会里不够成熟的人。尽管到最后,迪克森警探还没有理解法律的意义,女主也没能从复仇的情绪中彻底走出来,但至少,两人已经“在路上”。
每个岔道口我们成佛成魔,都在瞬间,佛说,不可说,就是告诉世人放下善恶、对错、是非,让世界呈现出原本的样子。到底需要多少幸运,我们才可以过平凡的一生?我不知道。电影中,警长威洛比在遗书里,回忆自己经历的最后一天,那一天如此风和日丽。也许那只是很多人感到乏味和平淡的一天,但对他来说,就是天堂。好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感恩它。所有平凡,皆为幸运。
电影结尾里,最愤怒最喜欢“以暴制暴”的两个人,无法克制那种本能的冲动和思维的惯性,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最终他们有没有开枪,但他们终于开始反思。曾经确凿无疑的东西开始松动,确定的事开始变得不那么确定。而这恰恰,就是人性黑暗的缝隙里照进来的光。
— 终 —
你来迟了,就坐我身边吧
【作者简介】
接客很贵的摩羯男一枚
请您斟酌
Wechat ID: lonesometown
新浪微博ID:花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