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兮洁我心——《论语》悟读【18】

投木瓜兮报琼琚,思无邪兮洁我心。

《论语》第二篇第二章: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遮蔽,引申为概括)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悟读】

读书务必读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是经过无数遍的验证才保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是能够开阔思维和眼界的。

者,贯穿人类历史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诗》,即《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初名《诗》,汉武帝时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故又名曰《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辜鸿铭先生说,真正完美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和儿童单纯感性两种属性,或者说,中国人的精神是来自灵魂的感性和来自理智的理性的完美结合。他认为,《诗经》可以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精神的这个特点,是一个真正中国人内心的写照,就像孔子对它的评价“思无邪”一样,真正的中国人就是儿童般的纯洁心灵和充满理性的结合。

这一章表面上写《诗经》,其实还是写“为政以德”的“德”,用《诗经》的“思无邪”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在孔子眼中,道德的质朴是至高无上的。孔子教育学生学“六艺”,不过是形而下的内容。其实,孔子更侧重的是道德教化“仁、义、礼、智、信、勇、孝”才是核心和本质。一个人的才华可以不行,道德修养不可以太差。

孔子的教学,往往不是简单的教弟子们记忆和诵读,而是注重的从古代文献中阐发“先王之道”,以培养弟子们的德性,先“立身”,再“处世”。《诗经》,这一饱含古圣先贤之道的古代典籍,在道德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用《大学》中的话来说,就是“正其心,心正而后修其身。”

对于《诗经》“思无邪”的评价,历来争论不休,关键还是理解和欣赏的角度不同。比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人理解为谈情说爱,男女相佻。更多的人把它当作古代最著名的爱情诗,语言美,意境尤美。他们认为这首诗旨在赞美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以及对女性的尊重,颂扬人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充分体现了古人“乐而不淫”的爱情观;爱情中尊重对方,把感情处理得恰到好处,有礼有节,和谐温馨,也符合中庸之道的文化精神。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语出《素书》。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例子告诉我们:“道” 的修养是成功的一项硬性指标。

为学先做人,成才先养德。这是当代社会、教育和家长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