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知识青年田福如的人生轶事

〓 第 1497 期  〓

文|张丙亮 编辑|王成海

他是乌盟兴和县城里连初中还未读完的一名热血青年,与十几个同伴一起响应号召,一九七二年初积极上山下乡,去到离城一百二十多里外的老七区五一林场。

他生性腼腆,不善言语,性格内向,他家景贫寒,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工人,生活拮据。林场里其实也没啥活儿干,种了不多几亩地,养了些猪和羊。林场人看护树林生活比较单调。七六年知青农场成立后,他随大家一同从林场转入农场,人多了活种也多了,但他无论干什么活儿都十分卖力,从不尖言乍语、挑三拣四、埋头苦干实干,因此几年下来,无论是领导或是场里的人都没人说赖,平时很少回家,不请假不旷工,年年挣的工分最高,从而分红也最多。

undefined

由于国家对上山下乡知青政策的逐步落实,大部分知青陆续回到城里,他(她)们通过寻找各种关系进入厂矿企业上班了,而他这位在乡下一直表现优秀的却因一没门路二没关系,只好孤单地继续呆在农场当知青,那时的他越发自卑,整天闷闷不乐,心情糟糕透顶。这时一直在农场做饭的村姑润珍,即时开导他,安慰他,让他想开点,坚持下去事情也许会有好转。温暖的话语滋润着他的心灵,使他眼前一亮,精神受到莫大鼓舞,不再萎缩不振,干活更加勤奋。而村姑润珍也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她虽然不识字,可心地善良吃苦耐劳品行端正善解人意,这样的好女人打上灯笼世上难找。从此二人互帮互敬、志同道合,彼此都有了好感,愿意结为夫妻,不论贫富贵贱,海誓山盟永不变心。

也许是上苍眷恋这对鸳鸯,时来运转命运出现良机,坚持没多久,终于最后回城的他,也没通过任何关系和渠道,却被安排在县二轻局商业副食门市上班,比提前搬门弄窗子回城工作的其他人都好。那个时候的供销社、粮站部门相当吃香,她为他而高兴,临走时他(她)俩含泪而别,是兴奋激动的泪水。他回城把工作安动好后,立马通知她来,他毫不犹豫要娶她为妻,尽管当时父母及亲戚们都有点不情愿,农村城里有差别,但丝亳改变不了他的坚强决心。她就随身衣裳,不是花轿而是坐班车,带着从娘家准备的菜板,只身来到了他的身边,一间小平房,一张双人床,两张旧被子,一口小锅一个盆,一个暖壶两个碗,一个板箱两双筷建立起了小家庭。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她,初到城里根本不习惯,不识字是她最大的绊脚石,但这丝毫没影响他(她)二人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凭着她坚韧的毅力、出奇的好记性,逐渐地融入在城市生活中。

在他的鼓励下,闲不住的她凭着自己对食品娴熟的经验,开始搞起了家庭烤干货,在去外地短暂学习后,凭自己灵巧的手加上真材实料、薄利多销,没用多久就打开了销路,再加上态度热情信誉至上,可观的收入逐渐上涨,使得这个一贫如洗的小家庭开始有了起色。

随着体制的改革,商业供销系统解体了,他便开起了自己的副食门市。她不得已放弃了干货的制作帮助丈夫料理门市,他为帮她快速进入角色,耐心地辅导和传教。刚开始卖货因自己不识字怕见熟人被笑话,存在自卑心态不知背地哭过多少回,好歹在丈夫关怀和辅导下,发挥自己记心好的优势,慢慢地熟练了起来,其间她也抱怨丈夫赶上鸭子上架,可他总是一笑说:没问题,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售货员,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丈夫鼓励下,她狠下决心,不但卖货利索,而且还学会了算帐。夫妻二人夫唱妇随格守商业信誊,小生意越做越大。随着业务壮大,门市部改成了批发部,并配有送货车进货的半挂车,几年下来,批发量大大增加,拥有员工六人,而且还成为北京燕京啤酒在兴和的代理商,在兴和一说起二田批发部,无人不晓。更值得赞美是,他妻子多年来不仅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而且在业务方面甚至有超于他。他(她)们全部心血倾注于事业里,起早贪黑,始终保持勸俭持家吃苦耐劳精神,从没安安稳稳在家排排常常吃上一顿饭,午饭大都是在门市里,忙时饿了啃点干货,渴了喝点饮料,携手并肩在商海里摸爬滚打,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

undefined

有付出就有回报,老年的他(她)们生活很充实,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分别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她)们通过拼搏,不仅在兴和有楼房商铺,而且在呼市也购买了一套楼房,还购置了小轿车,出入方便实惠,资金有了积累,生活步入小康。身体方面,虽然年青时忙于生计,忽视了饮食,胃不好,但在老伴的悉心照料下,经过医治基本恢复了健康。如今这对夫妻也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仍恩爱如初,携手人生,相濡以沫,每天散散步,手机上玩几局打大A游戏,饮食规律作息规范,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最大红利,过着夕阳无限好的最美生活。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送健康,送孝心,送友谊——

送自己,送父母,送朋友——

老事旧人”平台出售自家熬制的手工阿胶糕,保证绝对货真价实,口感甚佳。同时出售艾建新品牌的各类艾灸产品,包括眼罩、腰腹带、肚兜、坐团、艾灸礼盒、灸团和各种艾柱等,此外还有内蒙古正宗牛肉干,各种倍齿健牙膏保证都是好产品,绝无半点虚假,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以平台四年多的信誉作保证,大家可放心购买。

欢迎大家长按下面二维码,加我妻子微信,订购或咨询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作者介绍】张丙亮,乌兰察布兴和县人,现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环卫局工作。

(0)

相关推荐

  • 安徽省内居然有四个地方归属“魔都”上海管...

    安徽省内居然有四个地方归属"魔都"上海管辖,难怪安徽被叫做上海的后花园 "魔都"上海拥有位于安徽的四块飞地分别是:黄山茶林场.练江牧场.白茅岭农场和军天湖农场, ...

  • [黄石文坛]吴汉祥的随笔《寻找山茶林场》

    寻找山茶林场 正月初七,和煦的阳光毫无吝啬地亲吻着山峦.田野.我们三位老汉,节假不得闲,踏春出游,相约寻找青葱岁月留下的痕迹,寻找曾经怀揣梦想的知青林场. 离小山村宋家湾不远,找到了刘恒宇湾,循着当年 ...

  • 花为政:风雨五十年(上)

    [往期回读] 丁中历届毕业照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从梧桐大道到香樟大道 永久的印记    范冰冰犯了三个人生大忌 丁中学子:母校见证我们的爱情 本文的主人公,乃扬州市为政五金冷轧有限公司 ...

  • 【滋水 · 散文】贺养初:当汽车司机的那段时光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14期︱ 审稿|王军红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 ...

  • 听说宜川脱贫了 / 文:张婉茹 / 轩诚诵读(第1388期)

    宜川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父母亲6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就从老家.有关中平原白菜心之称的三原到了陕北小城宜川,在艰难地环境中生活了二十二年,我们兄妹三人也都是在哪里出生的.在国家精准扶贫的的洪流中,一条宜川脱 ...

  • 从兴和县农村走出的杨老板

    〓 第 1530 期  〓 文|张丙亮  编辑|王成海 在山西大同市郊区活跃着一位人送雅号"罗钢"的小人物,在世面上混的有模有样,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着自己辛辛苦苦创建起的生意--回收 ...

  • 一个人,越是不合群,越有三个福报,人生注定与众不同

    有些人在社会上,因为不合群被看成另类.其实,小时候父母总让我们和周围人打好关系,只是一种生存法则.事实证明,就是不合群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一个人,他越是不合群,越有三个福报,人生注定与众不同. 有些 ...

  • 【青青子衿微刊田福国第1期】

    田福国: 笔名:遗忘的过失  男 ,汉族,贵州毕节人 .现任青青子衿诗苑版主. 九九消寒诗笔会简介:     青青子衿诗苑于2017深冬搞了一次九九消寒诗的笔会,笔会要求每首诗要根据"庭院轻 ...

  • 追忆母校——兴和县赛乌素中学

    〓 第 1520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离开母校这块圣地,已经有四十五个年头啦!每每回到故乡,就想去看看母校,可是母校如今只剩下个地址了! 母校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所有在她那宽阔而温 ...

  • 曾经的兴和县赛乌素地区中学到底有多辉煌

    〓 第 1519 期  〓 文|张丙亮   编辑|王成海 五年半(其中含查漏补缺半年)的初高中读书生活,使我与母校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母校的人与事,花与草至今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永难忘却. 这所名为赛乌 ...

  • 兴和县白手起家的能人段云

    〓 第 1517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常言道:人有那志气,就敢上高山,飞九天. 有一位学子,也是我的弟子,他家中一贫如洗,但他不甘心贫穷落后,立志要摘掉贫困帽子.他名叫段云,他智商高, ...

  • 兴和县曾经的义务护林员董银元老汉

    〓 第 1515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由于刚刚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需要盖圈舍,有的人家,更需要起房盖屋,为儿子娶媳妇儿成家所用.所以,需要不少的椽檩.每年三到四月份,大队都要向公社以 ...

  • 深度测评:华夏福、健康人生、长城康健人生对比分析

    临时岁末,各家保险公司新品不断,作为持续关注保险领域的自媒体,深蓝君不仅可以看到每家公司产品升级的脉络,还能通过横向对比看到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如何绞尽脑汁开发产品,这点也算我们苦逼媒体人的一点小乐趣 ...

  • 兴和县钦宝营乡中学的点滴记忆

    〓 第 1568 期  〓 作者|张振清  编辑|王成海 五月下旬的一天,我从兴和县城乘钦宝营班车回老家.班车驶进钦宝营村后,要送头股水村的乘客,我便下了车,在钦宝营村稍作休息,等司机从头股水返回来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