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诠释】经常患有喘咳的病人,称作喘家。喘家感受太阳中风,是旧病复感新邪,宜桂枝汤解外加厚朴、杏子者,下气除满,降气平喘,既治疗新病,又照顾到旧病,是为两全之策。同时,告诫人们,新感引动宿疾,当先治新病,后治痼疾,如果旧病不逊.新感不甚之时.亦可两相兼顾,以求共图。

【治法】解肌散风,降气平喘。

【方药组成】

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芍药3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厚朴2两(去皮炙),杏仁5枚(去皮尖)。

​【服法与禁忌】上药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经方方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以桂枝汤为基础,散风解表,调和营卫,加厚朴、杏子者,下气除满,止咳平喘,对喘家感受中风尤为适宜,它不仅消除新感,兼顾宿疾,更加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以利喘咳。由此可见,经方对兼证的药物配伍是非常严谨的。非任意加药,不虑宜忌,否则,奏效不佳。

【经方新用】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配天虫30克,蝉蜕15克,防风12克,苍耳子15克,蟾蜍4克,治疗过敏性支气管炎有良效。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配麻黄5克,射干10克,细辛5克,白果12克,地龙20克,治疗支气管哮喘,饮邪阻肺,卧则痰鸣者。(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配枳实15克,茯苓30克,半夏12克,瓜蒌30克,白蔻15克。治疗饮阻中阳,心下痞满,嗳气少食者。

【新用方义】

支气管炎中医以“咳逆上气”概称.病因繁多,诸如风寒袭肺者有之,痰饮阻肺者有之,尘埃宿肺者有之,异物过敏者有之,肾不纳气者等。证候各异,治法有别。初感易治,痼疾难疗,尤其形成心肺脑之器质性病变者,治应全方位,多靶点的综合性治疗,方可转危为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治疗喘家感受太阳中风属于旧病感受新邪的实际例证。假如喘家中受伤寒,则当麻黄汤加厚朴、杏子为宜;若风寒之邪挟有痰饮而致喘,又宜小青龙汤加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10克、地龙15克等。过敏性喘咳,宜射干麻黄汤加蟾蜍10克,天虫9克,苍耳子15克,防风10克效可。

若病情深重,虽有时邪,但以正虚为主要表现者.如喘咳气促.面睑浮肿,胸廓膨隆(肺气肿),宜补肺汤加人参8克,熟地15克,五味子9克,冬花10克,益肺气,利水道。久喘损心,阳气欲脱,冷汗淋漓,唇舌紫绀,精神恍惚,即使有新邪时感,亦应扶正固脱为先。真武汤加参、附,则当首选。肺性脑病者,神识昏昧,喃喃呓语,时而話语,烦躁不安,药取三宝,首用苏合香丸,兴奋和改善呼吸中枢,涤痰开窍,待正气回复,方可蠲饮平喘,以清余邪。

【按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仲景作为一种题例,示后人迂有新旧病相兼时,优先解决什么,为何治疗新病又兼顾旧病。若病因不同,证候有异,虽是新旧病相兼,亦应切合病情为要。假如因新邪而引动宿疾者,旧病严重而胜于新感,则当治旧病为要,不可拘泥先表后里,先新邪后痼疾的治疗,程序要依据当时的病情状况而定。总之,别管治疗新邪还是治疗旧病,要权衡利弊,本着扶正不留邪,祛邪更安正的原则行事,决不可一味的祛邪而使正气失守,后果难以收拾。

【医案举例】

例1    农妇,刘氏,七旬。患喘疾三十余载,逢冬感寒即发。今冬因起居不慎,外感风寒,初起身寒恶风,鼻鸣流涕,随即咳嗽气粗,呼吸喘促,胸呈三四,张口抬肩,目如脱状,咳吐白泡沫样黏痰,舌黯苔白,按脉弦滑。胸透:肺纹理粗乱,膈肌下降,肋间隙增宽,心脏扩大。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辨证:风寒闭肺,气逆喘促,痰阻气道,肃降失职。

治法:温肺启闭,降气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组成:桂枝12克,芍药12克,甘草10克,厚朴15克,杏子12克,地龙20克,麻黄5克,细辛4克,半夏12克,苏子15克,生姜8克,桑皮30克,大枣6枚。

​水煎,服药7剂,缓解。

例2   幼儿,触冒风寒,寒毒闭表,肺气不宣,咳逆喘息,气促憋闷,喉有痰鸣,咳甚则呕吐痰涎,烦躁不安,唇舌黯红,指纹气关色紫黯滞。听诊:肺有哮鸣及湿啰音,化验血象不高。胸透:肺纹理增重

诊断:病毒性支气管肺炎。

辨证:风寒闭肺,气逆喘咳。

治法:温肺开闭,化饮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组成:麻黄3克,桂枝4克,芍药6克,甘草5克,生姜5片,大枣3枚(去核擘),厚朴6克,杏仁5克,细辛2克,苏子4克,白芥子3克,葶苈子5克,

​水煎药汁120毫升,分四次,日三夜一服,4剂而安。

患者:某男 年龄:8岁

初诊日期:2016年11月27日

患者主诉:咳嗽、发热、呕吐2天。

查:舌苔厚腻,舌质红,便干,无胃口,食多则吐,无汗。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方组:桂枝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  大枣12枚(撕) 厚朴30克   杏仁12克

剂量:1剂

煎服方法:水三碗煮至一碗,分三次喝完。

治疗效果:一剂后,11月28日,表里双解,痊愈,不咳、不发热、胃口好。 患者反映以前每次发热咳嗽都得输液,现在完全好了。(本医案为党国超医生临床应用经方经验)

蒙某,女,25岁,本院护士。产后体虚,腠理不固,伤于风寒,咳嗽不已。住院治疗七天,疗效甚微,求服中药。刻下,咳痰甚多,清稀白沫,倚息不得平卧,恶寒发热、汗出头痛等表证始终未解,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赤,脉象浮数无力。

观其脉症。知病在太阳,营卫不和,支饮留肺证也。

今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虽属热象,然口虽干,喜热饮,且痰涎清稀,得冷即咳,显然不可清热。治宜调和营卫,宣肺化饮。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6g 杏仁10g 厚朴10g 细辛6g 五味子6g 生姜3片红枣5枚 二剂

二诊:咳嗽喘促减轻,可平卧。进食及活动则发热汗出,汗后微恶寒,为外邪未净,阳气已虚。守原方并加党参10g ,附子6g ,二剂。

三诊:咳喘停,痰涎净,恶寒发热止,出汗减少,口渴亦轻,舌尖仍红。此病邪已退,气血未复之故,改用圣愈汤善后。

李映淮老师评语:本案舌边尖红,口干思饮为饮邪化热。《金匮要略》小青龙加石膏汤,为治表寒兼内饮化热之方,宜斟酌行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支气管哮喘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卫外功能较弱。若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之后,更伤正气,导致卫外不固,津液外泄,表现为平素汗多。遇风寒袭表,肺失宣降,出现喘咳,且有自汗出。小儿自汗出虽不如成人能自主表述,但临证时医者不可不问,不可见喘咳而乱投麻黄剂。小儿脏器清灵,随拨随应,麻黄剂量稍有不慎,药力走表,易犯虚虚之戒。对此,郑师临床常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助阳实卫、益阴敛营、肃降肺气,可谓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李某,男,7岁,2009年3月19日初诊。

主诉:遇冷哮喘发作4年余。

现病史:患儿2岁时因受凉而发哮喘,反复发作已4年。经西药解痉平喘、中药多方治疗终未能愈,而求郑师诊治。诊见:喉中痰鸣,呼吸喘促,畏寒怕冷,时自汗出,大便稀,小便清。体温37.2℃。舌淡,苔白,脉浮。

诊断:哮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辨证:营卫失和,肺气上逆。

治法:调和营卫,降逆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

处方:桂枝9g,白芍9g,姜厚朴6g,杏仁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2剂,日1剂。嘱遵桂枝汤煎服法。

二诊(2009年3月21日):哮止喘平,脉静身凉,唯大便稀薄,日2次。

处方:桂枝6g,炒白芍6g,姜厚朴3g,杏仁3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3剂,日1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悉平。

三诊(2009年3月24日):为防复发,拟善后之方。

处方:黄芪12g,肉桂3g,白芍6g,炒白术6g,五味子3g,当归6g,肉苁蓉3g,紫河车2g,生姜6g,大枣10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日1剂,水冲服。

上方服30剂后去肉桂、白芍,加熟地黄10g、白芥子6g,改为隔日1剂,又3个月,停药观察。随访3年未再复发。

按:郑师对此方治小儿哮喘倍加推崇,常用此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郑师认为,对于外感风寒或营卫不和,或正气不足兼有咳喘、脉浮缓、有汗,而无明显热象者,均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表虚者伍黄芪;肾阳不足者伍附子,桂枝易肉桂;痰多者加半夏;喘重者加苏子、白芥子;血虚者加当归;肾精亏虚者加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紫河车,每收良效。并把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制成散剂,名日平喘1号,作为治喘第一方,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