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中药——黍米

【别名】

黍(《诗经》)秫米、黄粱米、粘小米、粘粟、软米、黄米、稷米、粢米、穄米、糜子米。

【出处】

《别录》

1.陶弘景: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此。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又呼称粟为黍,非也。北人作黍饭,方药酿黍米酒,则皆用秫黍也。丹黍米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

2.《本草衍义》:丹黍米,黍皮赤,其米黄,惟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解,然亦动风。

3.《日用本草》:丹黍米浙人呼为红莲米;江南多白黍,间有红者,呼为赤虾米。

4.《纲目》:黍乃稷之粘者,亦有赤、白、黄、黑数种,其苗色亦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碾去壳用。

【药用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仁。

【黍米药材性状】

比小米略大。表面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一侧面可见一凹糟,断面白色。质硬,富粉性。气微,味甘。色白而粘者为秫米。

【性味】

甘,平。

①《吴普本草》:"甘,无毒。"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④《纲目》:"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归经】

大肠;肺;胃;脾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阴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

①《吴普本草》:"益气补中。"

②《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③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黍米汁涂之。(《千金方》)

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肘后方》)

【各家论述】

1.《吴普本草》:益气补中。

2.《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3.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4.陶弘景:“北人以此作酒煮糖,肥软易消。方药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本草经集注》)

5.李时珍:“秫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去寒热,刊大肠。大肠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热也。《千金》治肺疟方用之,取此义也。《灵枢经》歧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瞑,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纲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