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佛是什么(水浒众生相)

金圣叹先生批《水浒传》,在鲁智深这一段里面,给鲁智深连写了三个“佛”字。金先生是很欣赏鲁智深的,但是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那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了帮助别人,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抛掉。为了帮助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他打死镇关西,本来干得好好的边防军营长,一下子变成杀人在逃犯了;好不容易当上了和尚,又为了救刚刚结识的林冲,和尚也当不成了,再次逃亡(如果是他充军发配,林冲绝对不会跟到野猪林救他的命);再后来上了梁山,为了救被关进大牢的史进(他跟史进也就见过两面),被贺太守抓进大牢,差点把自己的命也搭上。他帮别人时好像从不考虑会有什么后果,而且帮了别人也从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只有跟着吃挂落的份,但他还是乐此不疲。现实中这样的人有几个?扪心自问,您做的到吗?反正我是做不到。所以,鲁智深在三十六天罡星中是天孤星。

那么您可能就要问了,水浒不是写人的吗?戏份这么重的个一个主人公,却是一个现实中几乎找不出来的,凤毛麟角的人物,这算成功还是失败?

我觉得金圣叹的批注很好地领会了作者的意图,他写鲁智深就不是为了写普通人,要是都是你我这样的芸芸众生,那倒是源于生活了,但好的文艺作品多少也得有点高于生活的不是?何况也不是完全高于生活,这样的人虽然比三条腿的蛤蟆还少,但毕竟还是有的。而且作者写鲁智深这个人物,他写的就是佛,就是告诉人们佛是什么样子。

我一说佛,估计有几位又有疑问了?《水浒传》是写人的小说,不是《西游记》那样的神话故事,哪来的佛啊?鲁智深一急了也能一翻巴掌把谁扣山底下还是怎么的?

其实法力无边不是佛的本质,《西游记》当中写如来佛法力无边,那是因为那本身就是一部神魔小说,而且如来又是这部小说里的顶级人物,如果是一个凡人,这小说没法写了。其实如来佛祖就是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确有其人,他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不可能拥有法力,所以这就是小说的创作手段。同样的,道教创始人老子也是历史上的真人,但在《封神演义》里面同样的法力无边。

当然,神魔小说总是有这些宗教人物,也是因为宗教总是有一些神话色彩,在各种宗教的典籍当中,他们都被赋予了神通和法力,无论是佛祖、太上老君还是耶稣、默罕默德都是如此,这是宗教传播的手段,神话其创始人是一种手段,为了传播自己的教义。真正让人们信仰和领悟的是宗教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其实就可以达到宗教所说的神圣的境界,修的其实是心而不是特异功能。

圈子绕的有点大,说回佛教。说鲁智深是佛,咱们就说说这个“佛”是什么意思。佛其实不是汉语的词汇,是一个音译外来词,来自古印度的梵文。“佛”字其实是觉悟、完满的意思,而不是对一类人的称呼。真正称呼一类人的是“佛陀”这个词,“陀”是人的意思。佛陀的意思就是觉悟了而修行完满的人。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佛可以是人,人是可以成佛的,成佛的人的心境、觉悟都要高于一般人,做出比一般人都要高层次的事情,代表这个人已经修行完满,对人生真正觉悟,不再孜孜以求于饮食男女,功名利禄这些俗务,进入了高境界的人生。也就是说佛是内心的境界和追求高于一般人的人,而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人。

您可能又问了,那不对啊?鲁智深并不完满啊,在酒楼吃饭赊账;不受清规戒律,醉打山门;在桃花山把人家的金银酒器都卷走了;在瓦罐寺让人家骗的跟傻子似的;要去刺杀贺太守,到跟前犹豫不决,让人家骗进府里抓了。这哪看出比一般人高了。

其实,佛比一般人高的是追求和境界,具体到鲁智深身上就是为了帮别人奋不顾身的精神。至于他身上的缺点和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魔和业障,是任何一个人修行路上所难免的,没有天生的圣人,人们想要修行,都要经历磨难,而所有的磨难其实都来自自己的这些心魔,业障。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经受磨难的历练,逐步摆脱心魔和业障,最终成就大道,鲁智深的经历就是这样。各位您有空翻翻《水浒传》,前面那么粗鲁,字都不识的鲁智深,到最后临终的时候完全变了一个人。

那是征方腊回来,鲁智深和武松暂住在杭州六和寺。半夜鲁智深听到一阵巨响,以为又要打仗,常年的征战形成了条件反射。结果寺里的和尚告诉他那是钱塘江上的大潮,因为潮水如期而至,很守信用,所以又叫潮信。

然后原文是这么写的:

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洒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只得唤火工烧汤来,与鲁智深洗浴。换了一身御赐的僧衣,便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先锋哥哥,来看洒家。”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您注意这篇颂子,这个没法解释,有缘者自然明白,不多说了。在这里,鲁智深的表现,代表着他是真正的修行完满,觉悟成佛。

从鲁智深的故事来说,成佛不难,人人都可以成佛;成佛很难,需要你先有普度众生的大愿心,然后还要经历各种痛苦的磨难,去除自身的心魔和业障,才能成佛。

鲁智深和史进第一次见面,史进还碰到了他的开手师傅李忠,下一段咱们说说他。

(0)

相关推荐

  • 常明:强盗与佛(《水浒璅语》之十)

    鲁智深在<水浒传>里有两种形象: 方成绘鲁智深 一种是胆大心细,这在他救助金翠莲时故意拿一个长凳坐着不让人靠近.野猪林救林冲时不让董超薛霸盘问姓名.在梁山上反对招安时提出非常理性的反对意见 ...

  • 见性成佛的鲁智深:末世残阳里的一丝温暖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鲁智深圆寂时留下的偈语.       都说"老不看三国, ...

  • 陈洪:从狂禅中走出的侠僧—— 鲁智深形象新论

    一 <水浒传>的流传过程中,有关鲁智深形象的阐释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以影响最大的两种评点――李卓吾的"容与堂本"和金圣叹的"五才子书"来看[1],二人 ...

  • 病尉迟孙立,无奈的选择,无奈的人(水浒众生相)

    病尉迟孙立乃是登州府驻军提辖,大概相当于少校营长,级别和鲁智深当和尚之前一样.您看看鲁智深在渭州时享受的待遇,类比一下,这位孙立在当地也大小算个人物了. 而且和鲁智深一样,后来孙立这个提辖也当不下去了 ...

  • 孙新顾大嫂,女人强势的家庭(水浒众生相)

    顾大嫂和上一段说的解珍解宝兄弟是姑表姐弟,他的母亲是解珍解宝的姑姑.这位顾大嫂可不是一般人,她在登州城里开着一家酒店.要光开酒店也无所谓,关键是她还杀牛开赌,这个就不是一般人了.因为在当时,牛是作为生 ...

  • 解珍解宝,不会和人打交道的人(水浒众生相)

    看这个题目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在骂人,你对这哥俩的评价也太低了吧.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什么意思,您往下看. 解珍解宝是登州的猎户,登州境内虎豹成灾.要说那个时候的生态环境就是好,生物多样性也得到很 ...

  • 一丈青扈三娘,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水浒众生相)

    咱们先说说这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可能您也都听说过.这事发生在1973年,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案犯绑架了四名银行职员.警察和劫匪对峙了130小时,最后将其抓获.有意思的是,在这1 ...

  • 扑天雕李应,心思缜密的人(水浒众生相)

    话说梁山脚下独龙岗,有三座庄子,祝家庄.李家庄和扈家庄,这三个庄子制定了互保协议,约定只要梁山的土匪来骚扰,三个庄子要共同对敌.今天说的扑天雕李应就是这三个庄子当中李家庄的庄主. 杨雄石秀带着时迁,三 ...

  • 鼓上蚤时迁,知足常乐的人(水浒众生相)

    杨雄怒杀潘巧云,石秀这么精细的人,他都没发现现场还有一个目击者,这个人就是梁山上著名的鼓上蚤时迁,小偷行业的祖师爷.当时他躲在树后面,以他的功夫,别人确实很难察觉.当石秀跟杨雄说要去上水泊梁山时,时迁 ...

  • 拼命三郎石秀,英俊沉下僚(水浒众生相)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是西晋左思的咏史诗,左思这个人前面"典 ...

  • 病关索杨雄,耳根子软的人(水浒众生相)

    关于<水浒传>中没准主意的人物,前面已经说了晁盖和西门庆,今天说这位病关索杨雄也是这样一个,只不过他和前面那两位还不太一样. 晁盖是不禁撺掇,人家只要跟他说一个事情,他准就跟着人家干.或者 ...

  • 白秀英,得理不让人的人(水浒众生相)

    白秀英是演艺圈中的人,出道的起点很高,是在大宋朝的首都东京汴梁混的.但是东京汴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演艺圈的竞争相当残酷甚至是惨烈,白秀英小姐败下阵来.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