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理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偏差
【异史氏曰】教学说得简单点不过就是给学生及时提供帮助而已,其复杂性则在于如何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及提供怎样的帮助。罗宾·R. 杰克逊认为:“知识偏差每天都在课堂中上演。我们勤勤恳恳地敲出勾股定理、宪法的基本原理等乐章,但也许学生听到的可能只是黑板上发出的一些间断的敲击声。更为糟糕的是我们一旦知道学生听不懂我们的敲击声,就更加卖力地敲击。吃晚饭的时候敲,上学的时候敲,放学的时候也敲。我们只知道不停地敲,却不知道走到学生跟前,对着他们的耳朵哼唱这首歌。当你理解到你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偏差的时候,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帮助他们。”
也就是说理解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才能给不同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帮助,而不是以所谓的为学生好硬生生地将知识塞给学生。所谓教学生学,就要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模式,就要提醒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哪里,容易范的错误有哪些,如何应对,如何避免。对多数学生而言,其主要问题是对概念的不理解,而这不理解有可能是教师没教讲清楚。教学之难难在教师自己有没有想清楚,有没有讲明白。所谓备课,说白了也不过就是想清楚与如何说明白两大问题。(扪心自问,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果真花了气力吗!昨天几位一起看几十篇文字,绝大多数连“案例”“文化”“课程”“艺术”“美学”等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更多的是混为一谈,如此如何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呢?)
我们这些老师有不少情况下,就如罗宾·R. 杰克逊所言“通过猜测有时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或者说他们利用错误的方法也许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可能在某次考试中会对他们有所帮助,但换一种情况,他们就不会那么幸运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混日子。
有效的帮助就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途径,概念不明白的帮助他们理解概念,思路不清晰的同他们一起捋清思路,找不到知识点的提醒他们翻翻书,回忆回忆相关知识,局限于一条路劲的,提醒他们往其他角度与方向看看,或许就可能达到“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他们都仍然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的理想境界。
罗宾·R. 杰克逊说:“我们应该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每一个学习任务、每一个教学活动的作用。这个新的教学活动将会如何帮助他们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样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说明每一个新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学任务是如何与他们过去所做的事情相关的,这样他们就能够在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和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此外,还要向他们说明他们正在学习的这些技能可以如何应用到其他场合。”“最后,用书面形式为他们提供所有必需的步骤,这样,学生就能够确切地知道你想要他们用怎样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了,你也可以轻易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我以为,这个“最后”与费曼学习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