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元气纯和”的童子?​一些亘古不变的法则

原创 小蚓 72物候元气生活 今天

小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物种?

别说我们从小孩长大的人不太清楚,可能很多当父母的也不甚清晰。。

《黄帝内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而肾气盛,阴阳和。

孩子,就是男女两精相搏,与父母双方的精(生命物质)、气(能量)、神(两精相搏时的时空信息)状态相应,化育生出的一颗嫩芽。

初生小儿是稚阳、小纯阳, 如同春天初至、草木始萌,一团阳气,木气生发,为上升中的小阴阳。

初生小儿,体稚嫩而含天地。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足月生下的胎儿五脏已然俱足,然鹅它们毕竟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团稚阴嫩阳,跟大人是不同的,有着生长>收藏的特点:

■ 小儿禀肝木生发之气,生长势头旺盛,易动肝风,心火旺盛,故它们脾气大而胆子小

■ 小儿阳气盛壮,像一个热乎乎小火炉,故不怕冷而怕热,特别容易发烧。

■ 小儿旺盛的木气来自于先天肾气,而肾气又是娘胎里带来的,属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它们后天肾气总不太足,容易遗尿、尿床

■ 初生小儿先吃奶,脾土缺少了后天的谷气,故小儿脾气常不足,容易积食。

■ 小儿心神怯弱,易见异物和鬼神,听到雷声、看到生人、见到大的不熟悉的宠物,它们易受惊、夜啼、发热

“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他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心小胆怯成客忤也。不可不慎。”——《小儿初生护养门》

■ 小儿生来三虚(脾肺肾),脾胃虚弱,肺气亦弱,易咳嗽、感冒,给孩子重点健脾就=养肺

咱们道家特别崇拜婴儿、童子,

认为它们元气纯和、一脉天真,

代表了人生最好的境界

例如,小儿“精从足底生”:婴儿会躺在床上蹬脚玩耍,小孩满地奔跑,憨嘻跳跃…

如果把孩子拘束住,强迫他乖乖坐着,则是损害他们的天性,还会伤到脊柱。

我们大人则喜静爱坐,喜欢把腿跷起来高放在桌上、才觉得舒服,其实是“人老先老腿”,气血、阳气不够的表现。手脚冰凉是身体以牺牲手脚的末梢,来照顾心脑脏腑气血的需要。

小儿“号而不嘎”:成年人说话多就嗓子冒烟,平时哭了心里会很堵。

而婴儿就算整天大哭不止,嗓子也很少沙哑,因为它们哀乐不入于心,只是如实的映照当时所感。

而且它们气通络畅,不开心的事情片刻就忘了,欢喜之心却可以久留。

小孩,离天生的“厚德”最近

小动物跟小朋友总是关系特别好,小朋友怎么玩弄它们也不会生气,这是因为动物和人类的幼崽们小时候德厚,能够以德相交。

而人成年以后,越“雕琢”自己,与天道越来越远,德也越来越薄。所以我们常说“跟人待的时间长了,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狗/猫”,表示我们在寻找这种天然的厚德来治愈自己。

总结对比一下婴儿和老人:

婴儿:筋骨柔软、握力强,经脉通畅,手脚温暖,精从足底生,小火炉暖被窝,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不坏。

老人:筋骨僵硬、握力弱、经脉淤滞、手足冰凉、寒从足底生、人老腿先老、容易骨折、骨质疏松。

婴儿、孩童总是手脚温暖,阳气充足,气通络畅,心生欢喜,个个都像一尊小菩萨。

而我们成人的阳气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少,随着清阳渐消,浊阴渐长,人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可爱了。

咱们阳气不够的大人,就应该多跟小孩子和动物玩耍,沾染一些宝贵的阳气。

一些亘古不变的育儿法则

孩子如小草、嫩枝,须好好呵护,不要辣手摧残,硬掰它们的手指。

“要背暖,肚暖,足暖,要头凉, 心胸凉。”

——《婴儿百问》

《曲礼》云∶童子不衣裘裳,《说》云∶裘大温,消阴气。

小孩穿衣原则:后背小肚子小脚丫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保暖,头部和胸口要透气。

总体上要“忍三分寒,穿七分暖”,因为小儿纯阳之体,易生热,穿得过暖,筋骨会变得柔软,不利于生长发育。

孩子在十六岁以前气血旺,阴却有所不足,尤其是小男孩,如果过于温暖会暗耗阴气。

小儿于天气和暖,宜抱出日中嬉戏,频见风日,则血肉因之紧固,可耐风寒,不致生痰。

——《鬻婴提要说》

小朋友一定要抱出去玩,见风日,接地气,能令筋力常健。

独是婴儿之生,犹草木之有萌也。萌甫出,遇严寒酷热,则或枯;经骤雨狂风,则不达。

——《鬻婴提要说》

现代小孩容易遭受的体质伤害,很多是从小用抗生素类的寒凉药过多,或是看电视、玩手机太多,就好比对欣欣向荣的小树左一刀右一刀的砍伐,就会提前耗散肾精,伤了肾阳。

最堪羡者,小儿也,

赤子无知,一脉纯阳。

元气奔动,欢天喜地,

天塌地陷,不知愁忧。

体纯阳,至洁净,

心无杂,最无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