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共同成长(教学相长)。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是与主体--客体的交互关系不同的。主客体活动是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在此一类活动中生成的是人的主体性;而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双方都是主体性的存在,因此在这类交往活动中生成的是主体间性。
人与人交往的目的是交往主体之间形成相互的“理解”和非强迫性的“共识”,所以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不同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不同主体对对同一事物达成的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
在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交往的主体间性存在两个层面的互动
一是指向同一学习对象(如课程)的师生互动过程,目标是达成对此一对象的共识,这是一种以同一客体为中介形成的主体间性,课堂学习活动多属于这一层面的互动。
二是师生之间直接的交往和互动,目标是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这是主体间的直接交往活动为特征的主体间性。在学校生活空间,乃至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只要师生发生相互交往就会进入这种主体间性关系。
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后一类交往活动明显地更为重要些。但是恰恰是在这一方面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我们现有的教育理论中没有对这一层的全面的理解,教育实践中对这一层面的活动也是比较忽视的,所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全面的,由此也造成了我们教育的不全面,是一种“单面”的教育!
单面的教育只关注或只重视了“教师(主体)--课程(客体)--学生(主体)”这一类的关系的互动,却忽视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在现实的课堂生活中这两类交往互动活动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全面地理解“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对课堂生活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
要全面地理解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生活,我们需要在关注课堂中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也需要重视课堂中师生间的人际互动。前者多是技术性的、科学性的问题,后者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价值性的问题。两者都得到重视并和谐地共存,课堂生活才是完整的。有意识地创设这种“完整”的课堂,引导学生领会这种“完整”的课堂,学生的多元智能才会更全面地发展,课堂的生活才是和谐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