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六大课程思潮发展的启示
【题 记】这段时间一直比较“安静”地呆在办公室里读书,终于把以前时断时续地翻了多次的《西方课程思潮研究》一书读完了,感觉很好。快退休的人了,可能也比较适合这种悠闲地读书、思考,再适当地码点字的生活。
今天终于读完了李臣之教授的《西方课程思潮研究》一书,这是我今年读完的第9本教育理论专著。全书共七章,43万字。我是用精读的方法阅读的。但是整个阅读的过程是断续的、重复进行的。
这本书是关于课程理论和思想发展史的专著,与我研究工作的关系不是很直接,其理论性又很强,阅读很吃力,所以经常由于工作的原因而时常中断阅读进程。中断后再拾起时,往往又需要回到主题的前面重新开始阅读,于是就不断地重复阅读了。
这本书以学科与活动、社会与儿童、技术与理解间的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个三大脉络六类思潮架构而成的课程理论发展史的分析框架。具体如下:
学科中心课程思潮---活动中心课程思潮
儿童中心课程思潮---社会中心课程思潮
技术本位课程思潮---理解本位课程思潮
学科课程围绕知识逻辑顺序展开,接受学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活动课程围绕问题或主题组织,体验学习或实践学习是主要的方式。而实际在学校里真实地实施的课程,应该是二者的结合,纯粹的单一类型的课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儿童中心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的需要和实际,社会中心的课程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课程目标的。不过,从儿童中心---社会中心这一维度讲,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实质是以知识为手段,以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为目的,实现教育理想的过程,总体指向“社会人”的培养,课程的重要的功能是实现自然人的“社会化”。而社会人的充分发展又是需要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因为人是有差异的,社会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教育不能把所有的人培养成为一个“模式”的社会人。所以,这个维度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当下课程的信息化发展,需要重视“技术”因素,技术本位的课程思潮所确定的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是任何课程研究与实践变革都必须面对的,它确定的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操作性很强,至今仍然是课程开发中必须重视的环节和原则。
而课程要对儿童产生真正的意义,需要追求学习者对课程的理解,需要儿童理解课程“文本”内在的意义和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没有理解,技术层面的课程是没有教育价值的。所以,在“开发”中“理解”,在“理解”中“开发”,是当代课程研究与变革实践的主线。
从课程发展史的经验教训看,课程在实践层面需要的是多元的课程理论。课程研究与实践应该立足儿童、社会、知识、活动四大核心要素,动态地、切合实际地运用技术和理解,达成课程研究和实践过程的“平衡”。
我以前发表的二篇论文:《架构多样课程协调发展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设让学习更有意义的课程和课堂》(知网有收录的)与上述的观点有一致的地方。学校需要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三大脉络六类思潮”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均衡的整体的课程,任何一种单一的“XX中心课程”都不是理想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