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笔记]第12期//王宗伦: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异光芒
童谣笔记 第12期
不按常理出牌的奇异光芒
--读《阁楼上的光》
文/王宗伦
最近把时间放慢了下来,有时间可以完整地读完一本本书。这几天读的是《阁楼上的光》。本书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曾连续182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创下《纽约时报》50年来连续在榜时间最长记录。
这是一本童诗集,配图更精彩,有许多篇章,需要和图片结合起来阅读,才能深刻理解诗的内涵,有些需要再度展开联想,才能找到诗意的感觉。
阁楼上孤灯一盏。
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
我却看到微光在闪,
那是什么我全知道,
阁楼上孤灯一盏。
站在外面我看得见,
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
(《阁楼上的光》),充满了悬疑。给人很多想象空间,给人想去探索的感觉。
《多少》充满了哲理,《捞月亮》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在《吊床》中,“谁去把树挪过来”,那个“挪”字,绝妙。
很多是不着边际的想象。
警察叔叔,警察叔叔,
我要请你帮助。
有人偷走了我的膝盖骨。
我很想去把他追捕,
但恐怕我的脚和腿已经连不到一处!
(《抓小偷》),初看完全是无厘头的联想,但细想似乎又有可能。
今天的风真怪。
吹着口哨打着转转,速度还挺快,
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太。
今天的风真怪。
今天的风真怪。
阴天里却清爽凉快。
吹走了我的脑袋,我的帽子却还在。
今天的风真怪。
--(《风真怪》)
一场风吹走了身体的一部分,小偷偷走了身体的一部分。你在童年的时候,是不是有过这样无厘头的胡思乱想?读谢尔的作品,让我们在童谣创作中尽量打开思路,“不合常理”往往有理,也许这就是童真世界。
他的一些童诗,感觉很“负能量”,比如《自私小孩的祈祷》:
现在我要躺下睡觉,
真诚地向我的主祷告,
如果我在醒来前死去,
求主让我的玩具都坏掉。
这样别的孩子就再不能碰它们……
阿门。
(《自私小孩的祈祷》)
表面上看这小孩真的是自私,他不想他的玩具被其他人所拥有,所能够玩耍,但深层次一想,这是真正的大爱,他爱他的玩具,他爱到这种深沉的程度,让他的玩具只陪伴他一个,说明他有多么的爱他的玩具。通过学习这首童诗,我们要警惕我们在挑选稿件的时候,很多像这样的稿子会被我们打上“负能量”的烙印而灭杀了。
比如《信号灯》,很多人写信号灯都是教导式的,而他写信号灯就写出了一种思考和一种不确定。
灯变绿,你就行。
灯变红,你就停。
当灯慢慢变成蓝,
橘黄和淡紫点点染,
这时候你可怎么办?
这就很有小孩子的思维,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是很多成年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有的写得很顽皮,但是又隐晦幽默。《忘了点什么》,穿上了袜子、鞋子、领带、西装,可是忘记了点什么,反复提问,但是问而不答。通过配图的光屁股形象来巧妙回答,让人开怀大笑。
“他们给骆驼戴上胸罩……这样它的驼峰就不会被看到……”(《他们给骆驼戴上胸罩》),小孩子就这样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毫无顾忌,看似毫无边际,其实是有关联点的,让你忍俊不禁。
有的想象非常奇特,“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有的写得很有哲理:
每当我看到水中,
那个家伙头朝下,
就忍不住冲他笑哈哈,
但我本不该笑话他。
也许在另一个世界,
另一个时间,
另一个小镇,
稳稳站着的是他,
而我才是大头朝下。
(《倒影》)一种换位思考的角度看问题。
《橡树和玫瑰一起长大》,像童话故事,一问一答中,反映橡树和玫瑰从小到大的身份地位变化和心态变化,“橡树和玫瑰一起长大……”起先,它们有共同的话题,“风儿、雨儿和阳光”,后来橡树高到云端,橡树有了新的话题,“雄鹰、山巅和蓝天”,玫瑰哭泣,“你现在长得这么高,没有时间和我交谈。”橡树说:“我并没有长得那么高,只是因为你还是那么小。”不能共同进步,不能共同成长,埋怨哭泣是没有用的。
有的写得很“自损”,《狗窝》里面,把所有的“脏乱差”一一罗列出来狠狠批评了个够,批得痛快极了,然后笔锋一转,“你说是我的?哦,老天 。怪不得它看上去是那么熟悉!”很多年轻人的“小屋”都会有这样的情况,龌龊不堪,就跟谢尔笔下的“狗窝”一样。然而能够这样无情自嘲的却很少。
有的写得出其不意:
我以为我的头发像波浪,
直到我把头发剃光,
才发现我的头发其实很直,
我的脑袋才像波浪。
(《波浪发型》)一诗很短,通过配图绘本的绝妙,完全显现出来。
先让你的胡子
长到一百英寸长,
把它绕在胡桃树枝上。
(还得看看树枝够不够粗壮)
现在把自己从地上提起来,
等春天一到--
就来把秋千荡!
(《不用绳子木板钉子来把秋千荡》)
他的想象都是非常奇葩的。咕噜鸟飞过城市上空,生下自己的蛋,然后祈祷它们着陆平安。(《咕噜鸟》)。“身上长出颗树”(《头疼》)“我把箭向蓝天射/正中飘过的白云朵/白云落下死在海岸边/我从此再也不想把箭射。”(《射箭》)
在小孩子的眼中,往往看到了生活的真相。“我找到一条妙计/它能保持我们的友谊--/尽管它本身并不稀奇/我只管发号施令/干活受累的都是你”(《友谊》)。这样的“友谊”,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剥削”。
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小孩子的眼里,往往成了乐趣。“我到医生那里体检/他把手伸进我的嗓子眼/拽出来一只鞋子/和一只小玩具船/揪出一只冰刀/外加一个车坐垫。/他说“你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点。”(《体检》)成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小孩子眼里,可能他们就觉得很正常,这就是儿童的思维。《诗车》也是这样,在孩子的眼中,可以把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而且有趣好玩的东西。在《偷皮》中,“今晚我脱下我的皮/小心地摘下我的脑袋/……”然后一只鸽子飞进来,偷走了我的皮,戴上了我的脑袋……上街去做了一系列令人发笑的事情……
多少有一点点关联,就无限地放大,这是谢尔创作的特色。比如“长着剃刀一样的牙……”等,不胜枚举。有的没有文字,直接就是一幅漫画,传达的意象就非常丰富,百读不厌。
天真可爱,顽皮捣蛋,是童诗的主要特点。“打大猪要用大树/打小猪要用小树/打蛇要用木耙/用苍蝇拍把水水濑来打/打蜜蜂要有滑雪橇/可你如果打我--要用羽毛”。打我的时候要用羽毛,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渴望的“轻”?
“我要把昨天我做的梦/拿到冰箱里冷冻/到遥远的一天/我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我就把这个可爱的美梦/拿出来解冻/然后把它煮沸,坐下来/浸暖我冰冷的双足”(《冰冻的梦》)
谢尔的童诗充满奇特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插图的奇特,相辅相成,起到了文字之不足。有些诗句需要看图才能理解诗意。有一些诗句,一时间没有读懂,也许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还需要慢慢咀嚼,或者是增加知识储备才能笑得起来。这个,留在日后再说吧。
-----------------------------------------------------------
作者简介:王宗伦,男,汉族,贵州桐梓人,70后,出版《破译潜逃密码》《咱们这些人》等。2019年创办《童子童谣》微刊。
主办:桐梓县文联 桐梓县文学协会
承办:《童子童谣》编辑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