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全国原创童谣赛//“猕猴桃”同题童谣评选结果揭晓

修文猕猴桃 曹贵长

喜讯

自9月23日开展全国原创童谣赛“猕猴桃”同题童谣赛以来,共收到102件原创童谣作品,经第一窑、第二窑初选,再经第三窑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23号

二等奖:81号,4号,24号

三等奖:58号,49号,11号,19号,25号

优秀奖:87号,1号,31号,47号,70号,72号

一等奖(1名):23号

23

猕猴桃 :(唱着歌儿出深山)
猕猴桃,毛团团,
天还不冷穿毛衫。
哥哥笑,妹妹欢,
找盒子,把它关。
几天一过酸酸甜,
唱着歌儿出深山。

作品点评

一等奖:23号

23号童谣:简短,有画面感,叠音词的大量使用,很有童谣味。拟人手法,从味道到形状再到未来的走向,都描写得生动活泼。但是原稿当中的“唱着歌儿出深山”这一句调到最后,效果就会更好了。“唱着歌儿出深山”这一句很有寓义,代表猕猴桃等水果从深山走向家庭、走向城市、走向网络等一系列的变化,也让人产生许多联想,与农村包围城市、易地扶贫搬迁等意象联系起来。所以,这首童谣看似在写猕猴桃,其实在写农村人的优良品质,写农村人出山闯荡的欢快和豪情。

(图为修文贵长猕猴桃种植基地 猴哥果业)

二等奖(3名):81号,4号,24号

81

神仙果
花果山,生态好,
藤上挂满小仙桃。
绿身体,黄绒袍,
肚儿圆圆吊着摇。
沙和尚,看见了:
师傅师傅不好了,
山林里面出了妖,
黄袍老怪又来了。
猪八戒,哈哈笑:
老沙老沙见识少,
老猪吃斋八百年,
今儿我要吃个饱。
孙猴子,树上跳,
左捏捏,右撩撩:
师傅师傅莫害怕,
看我老孙给你摘仙桃。
南无那个弥陀佛,
唐僧边吃还点头:
又酸又甜味道好,
这是什么神仙果?
这是神仙吃的:
猕——猴——桃!
二等奖点评(1)
81号童谣:长而有趣,用讲故事的手法,把神味、童味结合起来。在100多首原创童谣中,这是最长的一首,但是读者想一口气读完。在创作上是很见功力。但是也存在语言不够凝练的问题。比如“边吃还点头”,如果改为“边吃边点头”,则更顺口。“沙和尚,看见了。”可以改为“沙和尚,吓一跳”,因为挨着的几个句子都是“了”字来结尾,改一下会更好。“左捏捏,右撩撩”的后面,如果加上“捏”和“撩”的手感描写,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时候猕猴桃的形象才第一次出现,在前边铺陈“怪”“妖”的基础上,这个时候有一个“反转”的陈述,效果会更好。在最后“这是什么神仙果?”然后接着又是“这是神仙吃的——”,就显得有点重复,如果把前边改为“这是什么野山果?”然后语气一转再点题,“这是神仙吃的猕猴桃”,就更有波折了。还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在整个童谣里边感觉突兀,有种刺鲠在那里的感觉,这个地方还是要修改打磨一下。81号童谣,在创作手法上与《孙悟空打妖怪》:“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经过修改打磨的话,效果会更好。

04

开心猕猴桃
土豆样儿全身毛,
脱掉衣裳绿汪汪。
味道酸,味道甜,
不信你来尝一尝。
大人细娃乐陶陶,
一口一口全吃光。
二等奖点评(2)
4号童谣,“一口一口全吃光”,体现了猕猴桃的品质好,受人喜欢。“脱了衣裳绿汪汪”,生动形象,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感觉。“不信你来尝一尝。”反问手法,符合儿童特点。无论从描写猕猴桃的形象,还是等方面味道都是很好的。

24

做人就做猕猴桃
猕猴桃,猕猴桃,
样子有点像葡萄。
全身毛,逗人笑,
剥掉皮皮口水冒。
放进嘴,轻轻咬,
酸酸甜甜好味道。
外表丑,心底好,
做人就做猕猴桃。
二等奖点评(3)
24号童谣,最后两句有哲理性。“外表丑,心底好,做人就做猕猴桃。”而且“剥掉皮皮口水冒”,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刺激味蕾的感觉。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最后两句和前边的铺陈,在逻辑上不是那么紧密。

(图为修文贵长猕猴桃种植基地 猴哥果业)

三等奖(5名):

58号,49号,11号,19号,25号

58

小孩馋
猕猴桃桃,
浑身毛毛。
剥开皮儿,
露出绿袍。
小孩嘴馋,
张大口咬。
酸酸甜甜,
眯眼笑笑。
三等奖点评(1)
58号童谣,童谣味道很浓,大量使用了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

49

幸福的味道
小小猕猴桃,
作用真不小。
模样真可爱,
小猴蹦蹦跳。
味道甜蜜蜜,
营养高又高。
先送爷爷吃,
爷爷笑弯腰。
再给爸妈吃,
夸我乖宝宝。
最后我一尝:
幸福的味道。
三等奖点评(2)
49号童谣,最后一句提升了主题,一家人吃猕猴桃,别人尝出来的是酸酸甜甜的味道,这也是100多首原创童谣中的一个总体性印象。但是,作者归结到最后一句,却尝出了“幸福的味道”,把整首童谣的气势都顺带飞扬了起来,有脱颖而出的感觉。

11

一家人吃猕猴桃
猕猴桃,全身毛,
脱掉外衣不怕笑;
肉滚滚,好味道,
大人吃成胀鼓鼓,
娃儿吃完哭着要。
三等奖点评(3)
11号童谣,非常让人喜欢的一首童谣,用了夸张、拟入等手法。生动活泼,语言凝练,风趣幽默。“猕猴桃,全身毛,脱掉外衣不怕笑。”其形状由外到内的变化,大大方方的样子,很自信,不怕笑。自信来源于“肉滚滚,好味道”。这味道好在哪儿?作者采取了“举例说明”的方式。“大人吃得胀鼓鼓,娃儿哭着还想要。”这里对猕猴桃的味道描写得很到位。因为大人毕竟有理智,“吃得胀鼓鼓”的时候就克制了,而小孩子却“哭着还想要”,从“贪得无厌”的耍赖等反证法,衬托出了猕猴桃的好味道。而标题《一家人吃猕猴桃》,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给人很强的感染力。最后一句非常有幽默感。

19

吃杨桃
秋天到,杨桃好。
一个一个像玛瑙。
小孩要,妈妈笑。
先给爷爷乖宝宝!
爷爷剥,奶奶挑。
欢欢喜喜吃杨桃!
三等奖点评(4)
19号童谣,描写了家庭和谐气氛。也是全国原创童谣赛活动(第三窑)中投票最高的一首。一家人吃杨桃,欢欢喜喜的画面,温馨,和善,孝顺。一连串的动词,要,笑,给,剥,挑,吃,把一家人吃杨桃的幸福生活画面紧密地联系了起来。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生动,有画面。

25

带着宝宝摘杨桃
藤藤上树爬得高,
藤上挂满绿灯泡。
仔细瞧,不得了,
灯泡全身长毛毛。
宝宝急得双脚跳,
妈妈乐得哈哈笑。
不是灯泡坏掉了,
这是果王猕猴桃。
含有多种维生素,
酸酸甜甜好味道。
三等奖点评(5)
25号童谣,描写了大人带着孩子打杨桃的生动场景,把猕猴桃比为“绿灯泡”,而且“仔细瞧”“灯泡全身长毛毛”等描写,都很形象,大胆,遗憾的是没把带着孩子打杨桃的画面写足,而后边跟了两句“含有多种维生素,酸酸甜甜好味道”,就显得画蛇添足了,而且有植入广告的嫌疑。这首童谣,如果单看也可以,但放在100多首童谣中,后边两句就显得多余了,而且把这首童谣的艺术性整体降低了。在100多首原创童谣中,这一首《带着宝宝摘杨桃》的画面很独特,比喻也很巧妙,生动活泼。如果作者抓住前边部分再加工一下,一定是首好作品。

优秀奖(6名):

87号,1号,31号,47号,70号,72号

87

猕猴桃出山
深山旮旯,猕猴娃娃,
一串一串,藤上玩耍。
圆圆肚皮,装满芝麻,
酸酸甜甜,人人爱他。
走出深山,想闯天涯,
爬上架架,开满花花,
结满果果,走遍天下。
香飘世界,富了农家。

01

是谁种的猕猴桃?
贵州好,悟空到,
黔灵山上猢狲闹。
猢狲闹,大王问:
目前哪样最需要?
最需要,小树苗,
来点种子那更好。
悟空笑,吹毫毛,
无数种子满山飘。
满山飘,飘到哪,
哪儿就长小树苗。
小树苗,长高高,
树上结满猕猴桃。
猕猴桃,谁种的?
老孙也说不知道。

31

营养猕猴桃
远看像个大土豆,
近看像个小枕头。
肚里填满绿肉肉,
各种营养全都有。

47

猕猴桃
猕猴桃,巧不巧?
夏天穿件毛绒袄。
脱了绒衣吓一跳,
里面全是绿玛瑙。
酸酸甜甜好味道,
任你剥来任你咬!

70

弥猴桃
灰不溜秋一身毛,
剥去皮儿咬一咬,
酸甜酸甜味道好,
原来你叫猕猴桃。

72

网上卖桃
藤儿长,叶儿茂,
藤上挂满猕猴桃。
爸爸“咔嚓”忙拍照,
选张照片上淘宝。
购买订单快来到,
手指一点全卖掉。

(图为修文贵长猕猴桃种植基地 猴哥果业)

优秀奖点评
87号童谣,逻辑上有点乱,顺序调整一下就好多了。
1号童谣,把猕猴桃与孙悟空、黔灵山几个“点”连接起来,用童话故事的方式讲述了猕猴桃“谁种的?”这个过程,结果却出人意料,“猕猴桃,谁种的?老孙也说不知道。”一波三折,产生了戏剧效果。遗憾的是,外地读者可能不知道,贵州省城贵阳的黔灵山上的“黔灵猴”,是出了名的猴群,山道上、寺庙中、古树上、大路旁、凉亭边,到处都是嬉戏玩耍的大小猴群,许多市民每天早上到山上去给猴子喂食,所以,长期以来,“黔灵猴”极通灵性,从山脚到山顶都有成群结队的猴群与游人相伴,嬉戏,表演,吼叫,歌唱,飞奔,攀援,开会,卖弄等等,是省城贵阳的一个大生态自然景区,灵猴人与和谐相处,在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边上,有这样一座公园,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作者起笔一句“贵州好,悟空到,黔灵山上猢狲闹”,是真实描写,把神话故事引入到当地风景中,“接地气”了,接着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因为采取顶针手法,所以整首童谣尽管长,但是一点也不显得拖沓,而且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很有味道。不过,这首童谣与81号童谣相比,1号童谣把的视角定位在黔灵山,就造成了一种局限,外地读者可能就不很了解了。
31号童谣,“远看像个大土豆,近看像个小枕头。”这两句很好,远看看到的是颜色~像土豆,近看看到的是毛茸茸的样子~小枕头,既生动形象,又活泼幽默,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肚里填满绿肉肉,各种味道全都有。”既写形状,又写功能等等,留白手法很好,至于有些什么功能,百度一下全都知道,没有必要再去啰嗦,不像有的童谣,列举一大堆功能、作用,反而像说明书,的成了快板式、口号式顺口溜。这首童谣短小,有趣,朗朗上口,容易记住。
47号童谣,单看没有问题,写外衣,写果肉,写味道,都很生动有趣,也很形象,但是放在100多种童谣当中,就相形见拙了。后来作者改为:
猕猴桃,穿绒袄。
脱了绒衣吓一跳,
里面全是绿玛瑙。
哇哇哇,
玛瑙里面有芝麻!
因为是强调原创,所以修改过后的,虽然很好,最多也只能放在优秀奖里面展示了。
70号童谣,浅显易懂。
72号童谣,描写了现代农业产业与互联网联姻的特点。体现了现代农业产品在销售方面的方便快捷,表现的是科技发达科技发达给猕猴桃产业带来的新天地。这首童谣和其他没有重复,只是标题上欠一点,比如改为“网上热卖猕猴桃”,就切切多了,还可以把“贵长”猕猴桃的品牌灌进去。

其他入围的15首童谣简评

另外入围的15首童谣,也有很多闪光点,但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小硬伤,在此一并点评,出来与大家交流。
比如10号、14号、39号、48号童谣,存在不押韵的问题。
62号童谣,八言,读来不上口。
69号童谣,最后一句生硬,前面缺乏必要的铺垫,感觉突然。
74号童谣本来很不错,但是因为“砍藤子”的方式摘猕猴桃,这一个说法不宜提倡。82号童谣,语言不够凝练,比如“树上……”“枝上……”显得重复。“秋风跟它握握手,太阳公公把衣绣。”这些句子都很好,非常优美,形象,有诗意,可惜最后两句广告味。15号童谣不上口,发音不响亮,广告味浓,不含蓄。
21号童谣顺口,但是太简单了。
45号童谣,设问的方式来写,但没点出题来。比如“奇葩”等词,小孩子不太好懂,显得生硬。这首童谣用谜语的方式来表现,手法上很好,但是最终没有把猕猴桃的形、神表现出来,联系性不强。书卷气、成人化突出。
60号童谣有点味道,体现了“以前山上找,现在网上购”的前后变化,但是整体上简单了点。
68号童谣用了刘三姐的山歌对唱表现手法,但是逻辑上有点乱。个人觉得还意犹未尽。像这种表现手法,就再长一点也没关系。
77号童谣有童谣味,生动形象。但是概念含糊,生硬。猕猴桃和杨桃本来就是一种东西,表达上含混。“刺笼笼里打摔揪”,也还形象,有动感。比如标题改为“杨桃PK猕猴桃”,最后才点明杨桃就是猕猴桃,可能会好一点。
97号童谣也很生动有趣。如果把最后一句改为“原来你是猕猴桃”,读起来的感觉就好多了。

总体来说,能够从第一窑、第二窑中入选的童谣,质量上总体都不错,因为名额有限,所以只能忍痛割爱。评选当中也难免有差错和出入。我们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至于等次奖评选,难免有不足之处,也请大家多多包涵。

获奖作者扫这个二维码,寄奖品地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