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智慧(23)认清自己的“立身之本”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人平白受到重用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因何收到不一样的待遇。正确分析自己的'立身之本',才能更加清晰的认清自我价值,从而趋吉避祸,始终避免出现不利境地。今天我们来看看,究竟怎么分析自身的价值。

作为概念的价值

【原文】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

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是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江乙曰:'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令。'

三年而弗言。江乙复见曰:'臣所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计,臣请不敢复见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间也。'

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纶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说,乃封坛为安陵君。君子闻之曰:'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

【译文】江乙劝导安陵君,说:'您对楚国没有丝毫的功劳,也没有骨肉之亲可以依靠,却身居高位,享受厚禄,人民见到您,没有不整饰衣服,理好帽子,毕恭毕敬向您行礼的,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回答说:'这不过是因为楚王错误地提拔我罢了;不然,我不可能得到这种地位。'江乙说:'用金钱与别人结交,当金钱用完了,交情也就断绝了;用美色与别人交往,当美色衰退了,爱情也就改变了。所以,爱妾床上的席子还没有睡破,就被遗弃了;宠臣的马车还没有用坏,就被罢黜了;您现在独揽楚国的权势,可自己并没有能与楚王结成深交的东西,我为您非常担忧。'安陵君说:'那可怎么办呢?'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在楚国必能长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说:'敬遵您的教导。'

3年以后,安陵君仍然没有说什么。江乙又拜见,说:'我给您说的,到现在您也没有实行,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我要求从此不再会见您了。'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给我的教导,只因没有遇到好机会啊!'

在这时,楚王要到云、楚地区去游猎,车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烧起来,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声,好像雷霆。忽然一头犀牛像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王随手拔起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览,实在太高兴了!我要是百年之后,又和谁能一道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上前对楚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车而乘,大王百年之后,我愿随从而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垫,以免蝼蚁来侵扰您,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楚王听了大为高兴,就正式封他为安陵君。

君子听到了,就说:'江乙真算是善于出谋划策,安陵君真算是善于利用时机啊。'

在砖墙上绘制的性能提升

在这篇文章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楚国重用一个人的标准:功劳、血缘。若是这两种都没有达到,那么只有依靠国君的宠爱。江乙不劝导安陵君争取立功,做出一番政治成绩,而是单纯的要求这位安陵君打感情牌邀宠。这是十分不智的,以情动人必有恩断义绝的一天。这样做的安陵君,逃不掉弄臣二字的评价。不过安陵君蛰伏三年等待邀宠的时机,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正确认清自身价值,主动提高自我要求,不管在怎样的工作岗位都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0)

相关推荐

  • 焦爱民丨来点幽默,多点快乐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胸襟.气度的外在体现.它通过有限的语言,运用反语.影射.夸张.双关.讽喻.谐音.自嘲等说话技巧,含蓄地表现出充满情趣又耐人寻味的道理.运用幽默,可以让人化紧张 ...

  •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379]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回到家里,张仪的老婆见张仪那般受辱,叹了口气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会遭到这般侮辱呢?"张仪笑着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禁不住笑着回答 ...

  • 242.小人的谗言:狐假虎威

    242.小人的谗言:狐假虎威 文∣杜若东 导读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的背后,是一个小人陷害诽谤忠臣的恶毒,但即使是小人的谗言,仅就这个寓言本身来说,今天也被我们接受并认可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比喻倚仗别人的权 ...

  • 主动把自己推入危险境地,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三 · 周纪三> [原文]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王曰:" ...

  • 楚怀王一把好牌打成烂牌,屈原无奈投江

    楚怀王一手好牌打成烂牌 楚怀王原本拿着一手好牌的,兵强马壮,背靠齐国,还是六国纵长,连秦国都要忌惮三分. 公元前313年,为了拆散齐楚联盟,秦惠王派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说:"我们 ...

  • 《战国策》里的智慧(19)职场中人典范

    战国时,王公贵族养士成风,著名的孟尝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招揽门客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扬名,通过众多门客的交口称赞形成舆论力量,提高自己社会名望.同时,养士的行为更类似于投资人才,通过资助人才而获得人才资源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0)赵威后的“民本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是男权社会,重大的历史事件,精彩绝伦的谋略几乎都是以男性唱主角.所以,当长河之中偶然泛起闪烁着女性光辉几朵水花,就会显得那样耀眼夺目.今天我们来看看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的故事,她用最朴素的语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1)如何化解权臣谋夺民心的举动

    自古以来,大权在握.功劳盖世的大臣一般有两个方向,为了自保而不断自污,或者不断收买民心以求实现更大的野心.前者一般是因为王权强大,无法挑战.而后者则是对自己实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足以取而代之或者至少在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2)“狐假虎威”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收集整理的先秦纵横家们的事迹,这些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诸国兼并的舞台上各显神通,或威胁或利诱,或以情理打动人心,或以寓言剖析人性.我们现今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就有许多出自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4)忠臣之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谆谆教诲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道.在任何时代,忠臣都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柱石.即便是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体'臣子'这一概念,也仍旧敬佩称道那些忠于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5)兼听则明

    作为领导,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建议.如何做到清晰认识,善加使用是领袖的必修课.每个建议的出发点都有不同,其操作难度与结果也必然不同,面对这样的局面,就必须掌握如何取舍,辩证的分析每一个建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6)“拐弯抹角”的妙用

    读了许多篇<战国策>里的文章,我其中发现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解决麻烦.通过不同的方式,或是心理暗示,或是利益引诱,或是武力逼迫等等.那么当一切方式都显得不那么好使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今天 ...

  • 《战国策》里的智慧(27)以退为进

    苏秦奉命出使楚国,打算推销他的'合纵'之策.但是事情的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不知道出于怎样的原因,苏秦竟然被长时间冷落.连最基本的外交礼节都没有得到满足,面对这种情况,苏秦该怎么做呢?是歇斯底里的大声质问 ...

  • 《战国策》里的智慧-说话的艺术

    在战国时期,君臣纲纪虽没有后世的不可逾越,但是作为臣子幕僚,面对君王所必须遵守的礼仪仍旧不容忽视,任何一个上位者都绝对不允许侵犯自己尊严的臣子出现.那么如何劝谏君主,并且做到不侵犯君主的威严呢?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