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责备别人,多检讨自己
文黄小平
一根刺,哪怕是再小的刺,一旦扎进人的身体,就胀痛难忍。所以,一根刺的命运,最后总是被人无情地拔除。一个人,当不被人接纳和欢迎,不要一味地去责怨别人,而要好好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尖刻如刺,扎进了别人的心里?如果不想成为一根被人厌恶、被人痛恨、被人无情拔除的刺,那请慎重自己的言行。
假如一个人站在镜子前,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有一个污点,而去擦洗镜子里“自己”的脸,能把污点擦掉吗?当然不能!要把污点擦掉,只有去擦洗自己的脸。如果把镜子比作别人,那么镜子里的“自己”,便是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有去擦洗自己的脸,先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一面镜子,照见的是别人,却不能照见自己。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这是以镜子为标准,来要求别人的。我们往往强调让镜子去观照别人,却忽视了让镜子去观照自己。一面镜子,如果久不擦拭,也会落满灰尘。一面镜子如果总是以“镜子”自居,端着架子,板起面孔,去观照别人、要求别人,而却疏于观照和反思自己,也就不配做镜子了。照不见自己的镜子,不配做别人的镜子。
遇事我们总喜欢责备别人,而不检讨自己。比如,别人不尊敬自己,那是别人没有修养,而自己不尊敬别人,那是别人不值得尊敬;别人容不下自己,那是别人心胸狭窄,气量小,而自己容不下别人,那是别人是小人,不值得包容;自己有困难别人不伸手来帮,那是别人缺德,而别人有困难自己不伸手去帮,那是别人在骗取自己的钱财和同情。
而孔子又是怎样看的呢?孔子说:“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对照孔子,为人处世,我们是不是多责备了别人,而少检讨了自己呢?(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