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哲学思想:老子说无中生有,“无”字我们该如何理解

关于老子,我们对他的了解不多,这与他的思想“以自隐无名为务”、“玄”、“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得后人在记录老子时遇到颇多困难。

司马迁的《史记》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老子的记载,但有的看上去非常勉强,至今也颇受争议,有的直接错得离谱。

比如“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老子是春秋末期人,又比孔子年长,而魏是战国时的一个诸侯国,魏建国时孔子的嫡孙子思都已经八十了,老子的儿子怎么可能还是将军?

老子

虽然老子的生平并不明确,但是老子的唯一一部著作《道德经》流传至今,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从古至今也不乏质疑之音。

01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常见的意思就是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什么东西都没有就不可能呈现出任何东西,白手起家也要有生命,有最基础的物质生活条件。

无中生有

但是老子却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能生有的无到底是什么?

一个东西我们说它是有,是因为我们能以某种形式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树叶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有;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如果留意随时都能感受到,它也是有。

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着各种属性。

比如树叶,它有形状、硬度、颜色、质量等等属性,它是这个形状,同时也就说它不是其他任何形状,它是绿色,同时也就说它不是其他任何颜色。

树叶的属性是有限的肯定,同时也是无限的否定,这一无限的否定不包含任何肯定的因素。

因为如果包含肯定,那么这一肯定性又必定来源于无限的否定,这一不包含任何肯定的无限的否定就叫做无,老子的无中生有正是从这一方面来讲的。

02 以无为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发挥作用都不可能离开“无”,书包要有空间才能装东西;汽车要有空间才能乘坐;手机要有存储空间才能正常使用。

落实到我们人身上,我们做事只有留有空间留有余地不要太绝对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当然也不是不要原则的倒向相对主义,绝对的相对还是绝对。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我们都知道老子讲柔弱胜刚强,都知道舌头比牙齿更持久。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大多是刚强胜柔弱,老子这里的柔弱大概是留有余地的意思,太强力地去追求反而欲速则不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着脚虽然可以更高,但不能持久,迈最大的步子向前走,虽然一步确实走得很远,但走得并不快。当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去拿起一个东西的时候,尽管拿起来了但是无法使用,这些都是没有留余地、脱离了“无”,从而没起到应该起的作用。

03 无为而治


老子讲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不要秩序的无政府主义。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社会需要秩序来制约,但是这秩序必须是“不割”的,也就是不能破坏事物自然的一面,因而这秩序只能来自于“无”,只能通过不断的在“用”中去否定,从而得以确立。

这样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治其实是指向实践的,认为实践出真知。

另外,无为而治并不是管理国家的每个人都无为,而是君无为但臣有为。

如果君主过分干预,那底下的大臣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保证这“不割”的“大制”正常运行,君主无为其实也就是留余地、留空白。

并且老子认为最好的君主治理国家,是人民“不知有之”,到了“功成事遂”,人们会认为本来就是这样。

04 “无懈可击”


尽管如此,北宋的张载还是打出了【无懈可击】。

无懈可击

张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首先要了解他的“太虚”与“气”。

张载认为太虚和气是世界基本的存在形态。太虚与气与万物共同存在于一个循环之中:“太虚不能无气”、气聚为万物、万物散为太虚。

在此基础上认为太虚只是气的一种形态,不是“无”,而是无形无相的实有,这样就没有了“无”的可能,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中生有。

西晋的郭象也认为“无”既然什么都没有就不可能生出有,认为万物只能是自生,只能是“独化于玄冥之境”。

但他并没有完全消解“无”,只是否定了有生于无的本体论思想。

他依然主张无为而治。“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这里“不治”当然不是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提醒治国者不能违背万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一己之偏见去管理国家。

关于无为,其并非道家的专利。

最早讲无为的是《论语》,就连法家也讲无为。无为的目的就是使人自觉主动地符合道理、遵守秩序,这也是各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只是对其解释各不相同。

郭象虽然反对无中生有,但他的无为思想却与老庄相似。

老子“无”的思想从古至今受到颇多争议,但依旧经久不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就是在不断地批判和反驳批判中进步成长的。

一个思想要想成为优秀思想、一本著作要想成为经典,就必须要在面对无数的【无懈可击】中变得无懈可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