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前线》究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本文导读:
《最后的前线》用一个悲壮的故事祭奠了“二战”中年轻一代的青春,启迪现在的年轻一代。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作品。
在阳光明媚的校园里,他们是一群拥有最宝贵青春的少男少女,任由萌动的激情在内心激荡。高大英俊的男生会为了心仪的女神多看了好友一眼而暗自神伤,美丽温柔的女生会为了白马王子向闺蜜走近了一步而心生妒忌。他们和我们身边的年轻人一样,也和曾经年轻的我们一样,无忧无虑,尽情做着青春的梦。
但他们毕竟不一样。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是1941年,他们的身份是苏联红军波多尔斯克步兵学校和炮兵学校的男女学员。俄罗斯战争影片《最后的前线》就以这群身着军装的稚嫩少年为主角,向观众展示了莫斯科会战中残酷至极的伊林斯基保卫战,重现了无数青春热血浇灌祖国热土的悲壮。
1941年10月,运用装甲铁拳大打“闪电战”的纳粹德军所向披靡,连续突破苏军仓促设立的几道防线,兵锋直指100公里外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面对一线部队伤亡惨重、装备损毁大半的现状,苏军统帅部在几乎无兵可派的绝境下,迫不得已把波多尔斯克两所军事学院还未毕业的3500名学员编组成军队,填补进伊林斯基防线,希望这些平均年龄不到19岁的稚嫩少年们挡住德军至少五天!
于是,那些昨天还沉浸在考试训练和爱情争吵中的少男少女,今天就怀着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英雄情怀,作别亲人整装上阵。
在本应“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他们在硝烟弥漫中不断看到同学战友血洒战场,不断见识到对手狠毒阴险的手段,不断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当第一次遇到德军空袭,他们看着横死的同学痛哭流涕不知所措;当敌军被暂时击退时,他们会忘记隐蔽站起身来大声欢呼;当凶狠的敌人挺着刺刀冲到面前时,他们只能用瘦弱的身躯以命相搏;当战斗间隙成排成片地安葬同学遗体时,他们相互扶持浑身战栗,充满了悲伤……
因为前线四处吃紧,原计划协同作战的火箭炮兵、坦克兵相继被调走,而增援的部队迟迟不能到达,五天的防御作战最后持续了整整十五天。但是,任骄横的德军使出浑身解数,付出尸横遍野的代价,也没能击垮年轻学员们的意志,伊林斯基防线始终屹立不倒。当学员部队完成阻击任务获准撤出战场时,3500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幸存。
影片《最后的前线》就是这样一部剧情“简单”的作品,因为它取材于伟大卫国战争的真实战例,不需要什么多余的支线辅助线叙事结构做渲染,也因为它的主角就是这样一群本应享受美好青春的少男少女,他们的遭遇本身就值得所有观众为此唏嘘感慨。
影片在延续俄罗斯战争电影一脉相承的传统,具备真实入微的战争场面、性格鲜明接地气的人物之外,还多出了一份对青春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虽然这部电影在情节悬念节奏等方面远不及好莱坞商业片的水准,但恰恰因这份独特的意味,却能引起观众的反思。
剧中的年轻学员拉夫罗夫默默爱上了同窗好友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个男孩儿甚至在学院宿舍里为这份扯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大打出手,受到了校规处罚。但在血腥的战场上,三位年轻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最终一一牺牲在炮火之下。
随军奔赴战场彻夜工作的女军医上尉,在意外得知自己的儿子已经和同班同学们牺牲在前沿阵地时,满含悲愤地质问军校校长,“这不是战争,这就是一场屠杀!上千人一会就没了,士兵们为保卫祖国去牺牲,而祖国又是如何保卫他们的呢?!”面对来自绝望母亲的斥责,校长只能内疚地低头不语。
从上述两个片段不难看出,影片《最后的前线》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还是一部关于友情、爱情和成长,关于年轻人如何置身时代大潮的青春宣言,围绕年轻群体提出拷问。如果是你,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是逃避下去为自己而活?还是挺身而出为他人牺牲?
这3500名军校学员,按照正常的逻辑,将在不久的将来毕业分配到部队担任初级指挥员,然后一步步成长为国防力量的中坚。但急转直下的战争改变了这一进程,迫使他们凭借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最基本的战术训练和破旧的教学武器投入战场。如同校长心有不甘地对司令员建言,“他们都是苏维埃军队的宝贵财富,这样直接使用简直太冒险太浪费了!”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吾辈身着军装,别无他顾,只能挺身而出。
在整个“二战”中,苏联付出了超过两千万人的生命代价,军队阵亡人数达到惊人的880万人,整个1918—1921年出生的男性有一半为国捐躯!无论中年大叔还是稚嫩少年,无论贤妻良母还是青春少女,在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没有了个体之分,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牺牲。在那场人类浩劫中,这3500名少年学员代言了当年的年轻一代,过早接过重担前仆后继。因为,在浩劫面前,没人能独善其身。
可见,《最后的前线》是为年轻群体拍摄的战争电影。故事中的主角们和如今的年轻人同样具有梦想与激情,同样享有憧憬未来的权力。但当需要他们牺牲奉献的时刻到来时,他们能做的就是手挽手共赴险境,接受一场另类残酷的成人礼。
那么,为什么电影要拍摄给俄罗斯年轻群体看呢?因为像“二战”那样战火席卷半个国家的危险并没有逝去,今天的俄罗斯依旧面临重重危机。看看“北约”的频繁东扩,看看乌克兰的战争阴云,再看看西方世界多年来对俄罗斯的抹黑攻击,我们就能明白《最后的前线》的应运而生有多么的必要!
那3500名少男少女的英勇抉择,就是摆在当今俄罗斯青少年群体面前的最佳启示,启示他们不要对西方所谓的自由心存幻想,不要任由精致利己主义泛滥。虽然时值二十一世纪,俄罗斯和年轻的俄罗斯人依旧不应该忘记八十年前“苏联英雄”季耶夫中尉面对德军坦克时的最后呼喊,“弟兄们,俄罗斯虽然广阔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中国在“二战”中付出了一千八百万人牺牲的代价,排在苏联之后。如果说,面对西方的恶意围攻,俄罗斯的电影人媒体人拍出了《最后的前线》,那么,同样面临恶意围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们,又拍出了什么呢?没有。我们只看到影人们在为哪部商业片能夺得春节档期票房冠军而争论不休,只看到资本为逐利不惜用噱头流量“小鲜肉”这种伎俩肆意透支年轻人的注意力,这种状况实在很值得中国电影人媒体人的反思和汗颜。
金钱绝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如果整整一代年轻人眼中全无尊严荣誉和使命,只剩下金钱和利益时,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活力,只能被外人宰割凌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最后的前线》用一个悲壮的故事祭奠了“二战”中年轻一代的青春,启迪现在的年轻一代。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作品。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