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如何养生更健康?建议收藏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清明 QINGMING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黄帝内经》中讲:“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明节后,整体上“万物皆洁齐而清明”,阳气生发、清气上升。但是,清明节后,依然有倒春寒现象,阴晴不定,忽冷忽热。清明节后的二十来天里面,如何注意养生保健?

一、衣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说的是春天具有假象。一早一晚,温差悬殊。清明节后,遇上老天爷“变脸”,更是不给人“好脸色”看。“二八月乱穿衣”,说的就是清明前后人们换衣服总是过于频繁。

所以,不能总是跟着感觉走,清明节后,也要遵循“春捂”之说,善待自己的身体,随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防寒。

 果雪儿提醒您注意,尤其是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痛经女性等体弱多病者,也包括“一家挑”的全职妈妈,以及“一手抓”的幼儿园女幼师,一定要“娇贵”自己的身体,“稀罕”自己的生命。

二、食  

“春三月,此谓发陈。”人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也要注意饮食适度,避免耗损或阻碍阳气。否则的话,过犹不及,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春养肝,少饮酒,少吃一些油腻食物,避免长时间熬夜。饮食以温为主,少吃冷食。可以多吃一些时令蔬菜,如韭菜、菠菜、荠菜等。不宜再多食用“发”物,如羊肉、鸡肉等。春天野菜正当季,不过,野菜大多性寒凉,不宜多吃。

果雪儿特别推荐山药红枣粥,这也是最值得推荐的甘味食物,特别适合女性朋友。经常食用的话,能够滋补脾胃,预防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发生,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住  

《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居室保守,又开放,宜每天中午通风换气。干热或大风等特殊天气,要关紧门窗。天气不错的周末,可以把床罩、被单一起清理下。

清明节后,万物复苏,重点养阳。养阳重在“动”,早睡早起,避免熬夜。7时至9时是辰时,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四、行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

全职妈妈也好,幼儿园女幼师也好,不仅仅带着小朋友,适当开展室外游戏、户外活动,自己也要多参与运动。吐故纳新,“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对于疏散心情、激发情志、提高身体免疫力非常有好处。

不过要注意的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猛,要循序渐进舒缓着来。

中医幼儿园,国学幼儿园,新时代中国特色幼儿园,北京果雪儿学前国学幼儿园教育研发服务中心,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果雪儿国学玩起来

中华文化活起来

全人格养成教育推广起来

学前教育幸福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