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 尹今瑾//怀念我的奶奶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又到清明时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思亲的气息。亲爱的奶奶,已经三年了,你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那些回忆,我至今都没有忘记,你在那边还好吗?
人常说,隔辈亲,奶奶幼年饱经失恃之痛,所以她把自己童年的缺撼拼命地弥补在我们身上。
小时候,父母要出工挣分,我们是在奶奶的炕上长大的。奶奶的怀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她会唱好多“曲儿”,当我们玩累了时,围在奶奶跟前:“奶奶,给我们说个曲儿吧!”奶奶张口就来:“曲儿长,曲儿短,曲儿妈妈会看眼。骑的毛驴打的伞,上坡哩,鞋丢啦,下坡哩,碗打啦,馒头子滚下一池泊,过来过去你拾上!”我们被这个丢三落四的“曲儿妈”逗得捧腹大笑。还有“月儿爷,过河哩,荞麦地里撵狼哩。什么狼,花花狼,花花狼上摆秧歌。秧歌秧歌你等着,我唤小姐你引上。”现在想来,意境很美:朦胧的月光下,即将丰收的荞麦地里,秧歌,小姐……这应该是首关于爱情的曲儿吧?小时候,觉得奶奶好神奇,咋会那么多琅琅上口的曲儿呢?这些曲儿都是晋南人世代口口相传下来的,但没有人统一整理,属于晋南版的《诗经》啊!
奶奶还会剪纸和手影,我们经常缠着奶奶要。她拿来一张白纸,折几下,拿来剪刀,三拐两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小山羊就剪出来了;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奶奶的双手像会变魔术:两只手合到一起,一会儿变个汪汪叫的小狗,一会儿变个会飞的老鹰,太神奇了!
这些在别人眼里“哄娃的小伎俩”,不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还给了我们最初的文学和美术启蒙。
奶奶多才多艺,擅长女红,并精通刺绣。我们的孩子闹满月,过生日,奶奶早早就开始准备,小棉裤、小棉袄裁剪合体,柔软舒适,做工精美。晋南民俗,希望孩子长得虎虎生机,小棉裤上往往绣上虎头、猪头、猫头等,过生日时要准备十几双虎头鞋,如果生的是女儿,可装饰鞋面的景物就更多了,像西瓜,桃子、各种花呀,我儿子女儿满月生日的“人面活”,全是奶奶戴着花镜,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奶奶的手工艺品颜色鲜艳,造型优美,大俗大雅。这一针一线里包含着对儿孙们多少殷殷的祝福啊!我会好好珍藏的。
我常想,如果奶奶生在和平年代,接受一些教育,结合她天生的艺术气质,应该会是一位出色的女性。可惜时代没有给她提供这样的平台。
等我们陆续成家立业,我们的子女也开始上学,奶奶的生活重归平静,她在老屋里天天盼着我们回来。
有一年腊月,听我爸说,我刚动身回家的前两天,奶奶突然问他:“今瑾是不是这两天就回来了?”爸爸很奇怪,说:“是打电话说她这两天动身回哩,你咋知道的?”奶奶不紧不慢地说:“没人给我说,我晚上做了个梦,想着是她要回来了。”我不禁感叹,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牵挂啊!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奶奶的腰身也越来越弯,她自嘲道:“我这腰啊,今年弯60度,明年可能就90度了……”,面对衰老,几多辛酸,几多无奈……
每年春节时去看奶奶,总是小包去,大包回,奶奶的抽屉里总有吃不完的零食,小时候攒给我们吃,后来攒给我们的孩子吃。奶奶总会嘱咐我:好好教育孩子,孝敬公婆,团结姑嫂。我走时会挣扎着下炕,拄着拐杖,弯着60度的腰送我到大门口,恋恋不舍地看我走远……后来,只能陪我到院门口,坐在圪台上的椅子里,看我走出大门……再后来,她不得已在炕上和我告别……
三年前的冬天,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成了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
奶奶,今生有幸做您的孙女,受您庇护宠爱43载,您给予的温暖与关爱永生难忘,我们来生再继祖孙情……
2021年4月2日
后
稷
文
苑
——发刊制作: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