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近代哲学(下)
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学进入了它的晚期。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和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上一个时期盛行的伽利略的数学方法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方法被进化发展的观点所取代。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G.W.F.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
18世纪末爆发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开始,以拿破仑的“雾月政变”终结。虽然是发生在法国的革命,但却震撼了整个欧洲旧秩序,推动了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这一时期把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启蒙思想得以在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法国大革命预示着欧洲新时代的到来,政治、经济、文化的自由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789年,攻克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国民大会发布《人权宣言》,开始制定新宪法。
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权问题固然从神权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但17~18世纪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宇宙观,又把人们的精神束缚于自然界因果必然性之下,个人的自由意志被抹杀了,存在与思维没有得到统一。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置身学院,在抽象的哲学范围内,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再一次为维护人类精神的独立自主而斗争。他们给哲学规定的任务是,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统一起来。他们一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都占中心地位,所不同者只是这种精神性的东西被把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如何加以规定和说明。他们都承认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统一,统一性更根本,所不同者只是这种最高统一体能否由思想认识来把握以及对这种统一体作如何理解。他们都认为唯理论与经验论各有片面性,企图在肯定思想概念更根本的基础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所不同者只是结合的方式与程度不同。
J.G.费希特(1762~1814)
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出生于拉梅诺的贫民家庭。1792年发表第一部哲学著作《一切天启的批判》。1810年,在他的倡议下建立柏林大学并当选为首届校长。
◇德国柏林大学
I.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出生于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的家庭。1740年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毕业后在贵族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数年。1755年在母校任自然科学讲师,后升任该校校长。康德一生的生活单调、刻板。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他既不追名逐利,也不攫取权力,淡薄爱情,终生独身。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时间观念很强。据说每天下午三点半时,人们就会看见康德穿着灰色外衣,拿着手杖漫步在一条林荫小路上,几十年来几乎天天如此,人们甚至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校对时间,而这条路也被称为“哲学家之路”。康德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有人甚至说过,康德的著作就是他的一生。中译本主要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
物自体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指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又称“自在之物”、“物自身”。康德把它作为现象基础,人凭借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却不可能超越感官去认识物自体,它对人来说永远不可知。康德曾经举例:这就好比一个人天生就带着一副蓝色眼镜,在看东西的时候就把一切都看成是蓝色的。而物自体就像是蓝色眼镜背后的世界,它真实的样子人们永远无法看到。
康德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他结合休谟和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思想,主张知识既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他认为,作为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对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人类普遍意识的“自我”的“综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综合作用”把多样性的东西统一于普遍性、必然性之下,从而构成科学知识。就康德极力说明思维中普遍性、必然性的客观意义而言,他是企图在现象界内使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但他认为,人心的综合决不满足于此种统一,人心还具有比“知性”更高的“理性”阶段,“理性”要求超出有条件的知识、经验的范围之外,以达到无条件的最高统一体即理念。知识、经验是现象界,理念是本体,前者是可知的领域,是必然的王国,后者是不可知的领域,但可为信仰所把握,是自由的王国和道德的领域。康德受卢梭自由思想的影响,确信个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道德意志高于知识。他虽然企图把情感当做连接知识和意志之间的桥梁。但那毕竟只是一种拼合,没有做到真正的统一。这样,康德为了维护人的精神的独立自由而把自由与必然、本体与现象、存在与思维割裂开来了。
康德认为,“知性”的概念范畴总是非此即彼的,只能应用于多样性的事物,若用它们去规定超经验的最高统一体——世界整体,则必然出现“二律背反”。康德这套思想对破除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旧玄学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方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它促使黑格尔达到了具体真理是亦此亦彼、对立统一的结论。
二律背反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举个例子:一个理发师曾对人说他将为城里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能不能为自己理发呢?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他就要给自己理发;而如果他给自己理发呢?他又属于“给自己理发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理发。这两个假设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相矛盾的,因此,理发师的说法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
目的论
以目的为依据解释事物的哲学说。在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解释肇始于苏格拉底,系统化于亚里士多德。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目的论的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
费希特原来主张斯宾诺莎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后来受康德的影响,认识到因果必然性只是现象,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仆而是独立自由的主体。他为了更彻底地伸张人的独立自主性,便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打破康德的二元论,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自我”所创造。“自我”不是个人的我,而是普遍的我,是道德的自由的我。“自我”、“非我”二者的统一,是一切事物进展的历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按因果必然性联系起来的,而是趋向于道德自我,为完成道德自我的目的而存在。由此,费希特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自我)与存在(非我)统一说。
谢林从费希特哲学出发,又深受斯宾诺莎哲学和当时文学上浪漫派的思想影响,创立了自己的同一哲学,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客观唯心主义。谢林不同意费希特把自然(非我)看做自我的产物。他认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客体和主体,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同一个“绝对”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绝对”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同一”,是万事万物的根源。谢林继承了费希特变化发展的观点,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是正、反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他还用目的论的发展观代替17~18世纪的机械观。不过,谢林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艺术,而不是费希特所说的道德,只有艺术的直观或称理智的直观,才能把握活生生的、精神性的“绝对同一”。
艺术
文章中是指谢林先验唯心主义中的艺术概念。他认为“绝对的自我意识”经历的三个阶段,即理论、实践和艺术。艺术阶段是自我意识的最高阶段。他认为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窥测到“绝对自我意识”的活动,艺术创作是自由的表现,是“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大艺术家非凡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这种“绝对”,并能使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得到一种神秘的美的体验。这种艺术是超越于现实世界的产物,为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谢林的这种艺术理论对后来德国的浪漫主义产生很大影响。
◇《冰海》,弗里德利希。弗里德利希(1774~1840)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创始人,还是一个哲学画家。他的作品大多描绘苍凉广阔的风景,海洋、船只、哥特式废墟、沉思自然的孤独者,画面充溢着静谧、空无的气氛。他偏爱逆光中的风景、人物孤独的背影,画面往往具有一种神秘的象征性,含有浓重的宗教情绪。
黑格尔是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的哲学家。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系统地、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辩证法高级形态的最大代表。
黑格尔生活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和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思变,就思想界来说,17~18世纪形而上学的机械观仍未根本打破。黑格尔把这样的时代说成是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分裂,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分裂,无限与有限、统一性与多样性分裂的时代。他认为这些分裂、对立的病态只有在统一中才能得到医治。统一的趋势已经到来,问题是如何从哲学上加以说明。所以他在早期的著作中就明确规定,哲学的中心任务是扬弃分裂,达到统一。在他看来,康德、费希特、谢林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但远未能完成任务。
G.W.F.黑格尔(1770~1831)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省斯图加特城的一个高级官吏家庭。青年时的黑格尔就才华出众,对哲学、历史、文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广泛的兴趣。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当时爆发的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的革命热情也传到了图宾根神学院。黑格尔是学院一个政治俱乐部的积极分子,曾在会上发表过激进的政治演说,宣传自由、平等。1801年到耶拿大学任教,专心从事教学和写作工作,并写下了代表作《精神现象学》。后担任过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全德国民议会,500多名议员讨论起草德国宪法。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
在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联邦国家,由35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德国资产阶级为法国轰轰烈烈的革命所震撼,不满当时腐朽落后的社会现实,也希望能把它改变为合乎理想的自由民主共和制。但是与法国相比,当时德国的经济和政治都极端落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资产阶级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信心,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彼岸世界”,理想与现实始终无法得到统一。
黑格尔认为,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分离对立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只有普遍性、统一性才是最真实的。不过,这种普遍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的普遍,叫做具体普遍或个体;这种统一不是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叫做对立统一或具体同一。具体普遍、对立统一是黑格尔全部辩证法的核心。另一方面,黑格尔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又认为只有精神性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单纯物质性的东西不可能有普遍性、统一性,因而也没有真实的存在。脱离精神无真实性和脱离统一无真实性,这两条原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既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
◇德国海德堡大学
康德的四种二律背反
第一种二律背反里的正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就空间而言,也是有限的。”反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在空间上没有界限;就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而言,它都是无限的。”
第二种二律背反证明每一个复合实体既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又不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
第三种二律背反的正题主张因果关系有两类,一类是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另一类是依照自由律的因果关系;反题主张只有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
第四种二律背反证明,既有又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绝对精神
关于人类精神是否能把握以及如何把握最高统一体的问题,黑格尔既不同意康德的不可知论,也不同意谢林等神秘主义者所谓凭直观就可以一蹴而就地把握的观点。他认为最高统一体可以凭思维加以认识,而且必须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他把这条道路不仅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而且又把它们细分为一些较小的阶段。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次把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辩证法作了系统的、详细的阐述。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唯物主义哲学家L.费尔巴哈。他机智地驳斥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生动地讽刺了黑格尔所谓逻辑理念“外化”为自然的学说,指出了黑格尔的客体或存在的非物质性及虚假性。他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进而分析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一般唯心主义的根源。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自然、现实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思维从存在而来,思维可以达到存在。费尔巴哈以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的人为出发点,建立了形而上学形态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和以这种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黑格尔等唯心主义者所喧嚷的抽象自我或“绝对精神”中,转移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和现实世界。而且,他不再把人看成是一架机器。这就是他比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高明之处。不过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等人一样,也离开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来谈人,这样的人仍然是抽象的。
L.费尔巴哈(1804~1872)
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的一个律师家庭。19岁进入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学习,非常赞赏黑格尔渊博的思想,此后成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大学毕业后在爱尔兰根大学做哲学讲师,并用笔名发表了重要著作《论死与不死》,因为其中有对宗教和国家的批判而被赶出了大学讲坛,从此迁居到远离城市的乡村。《黑格尔哲学批判》是他的另一部重要哲学著作,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人本学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叫做人本学。主要研究人的生物学性质,人的起源,人在其他有机体中的地位以及人的形态学、生理学的特点,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同时,人也是历史的、国家的、宗教的和艺术的本质。他把自己的这种哲学称为“未来的哲学”,他要做的就是“将人从他所深陷的泥坑中解放出来”,也就是把人从宗教与思辨哲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活生生的人来代替黑格尔抽象的理性,使哲学更具有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