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物资公司
来云南看云——2018.9.19
今天调研了一家物资公司。
在最近的调研中发现,国企的改革力度真的是非常的大。
以前的铁饭碗几乎都被打破:事业单位被取消,改由企业来经营,垄断也被打破,以前的内部指定,改成了公开的招投标。
这家物资公司就被打破了垄断,以前是由国高网指定给指挥部供货,现在改为要通过地高网招投标,中标以后才能给交投下面的两大建设集团供货。以前他们只给交投下面的两大建设集团供货,现在也被迫要对外拓展市场。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他们的介绍,2016年还被评为当地百强企业22位,但是信息化其实才刚刚起步。
在没有业务系统的情况下,他们的业务人员是这样记账的:
每个项目部都有一个物资公司的库管人员驻点服务。
供应商的送货单一式三联,货到了项目部以后,项目部的经办人员签字,物资部的库管人员签字,然后三方一方留一联。
物资公司的库管人员根据送货单登记EXCEL台账,物资公司的经办人员填价格。价格是要单独通过一张表计算出来的,因为水泥、沥青、钢筋这些主材的价格都是波动的。
由于每个项目部的库管员都有一个EXCEL台账,全公司就有几十个表,月底,要先把几十张表按照材料供应商和项目部对应的建筑单位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再逐一找对方对账,对账完毕先等供应商开发票,然后物资公司再给建筑公司开发票。开完发票,物资公司的财务部才入账。实际采购到财务入账,差不多都要一个月。
至于说建筑公司的业务人员拿到发票之后,又需要走一个非常长的流程,发票和相关单据才能到建筑公司的财务人员手中,所以,物资公司的挂账和建筑公司的挂账正常又会差一个月的时间。
并且,物资公司的发票是开的建筑公司,所以物资公司挂账也是挂的建筑公司,但是建筑公司总部会把发票根据备注的项目部,分到每个项目部,由项目部进行挂账,所以物资公司和建筑公司挂账不但有时间性差异,还有挂账单位的差异。
信息化程度低,使得物资公司内部业务和财务的协同困难,和集团内的单位协同也困难。
目前,物资公司的财务系统在集团的部署下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业务系统才刚刚开始搭建,截止今天还没有上线。
业务系统据说目前正在实施高达系统,客户给我介绍说高达系统是钢贸行业里面数一数二的软件,我只有假装点点头说:“哦,原来如此。”
这个高达软件,我去年恰好接触过。
去年我参与实施过一个“中国钢贸建筑钢材百强第一名”的钢贸企业信息化建设,他们的业务系统当时就是用的高达,我参与的那个信息化项目,正是去替换高达系统。
毕竟,没有跟财务系统对接的业务系统,不能形成数据闭环,既不能提升公司整体效率,数据可信度也不高,才导致了会最终被业财一体化软件替代。
所以,我只能说这家物资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目前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友商,最近遇到的友商还真不少。
德勤就喜欢一群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写方案,我知道最终他们会打印出约一人高的纸给客户。
只是,客户领导看到我每天东奔西跑地调研,就来问我说:“德勤那群人每天门都不出,不晓得在屋子里面搞什么名堂。”
算了,我忍住没有说,其实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方案里面其他客户的名称替换成现在的客户名称,因为上次被另外一个客户发现方案里面名称都没有改,引得客户大发雷霆,所以相信他们会汲取教训的。
所以我只好说:“他们是做咨询方案,需要冷静地分析局势,我们是要做落地,落地就要接地气撒。”
还有拜特那个做资金系统的,他们的人就一直在那边敲代码,一直敲,没有停过,也不说话,感觉是派了一个程序员来现场。
我忍不住跑过去问他,认不认识某某人,因为我在另外一个项目上遇到过的。
他说认识啊,是他们公司的售前。
我去,原来我和之前的客户都被骗了,那个人当时居然介绍说他自己是研发总监。
SAP更有意思,也想要来分一杯羹,所以吹牛不打草稿,把客户唬得一愣一愣的,客户又来跟我求证,害我又多了一项打假的工作。
这个圈子还真的很小,从业人员跳槽又这么频繁,大集团又有那么多个软件供应商,为了脱颖而出也没必要假打,假打总有人要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