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鉴赏之乱源
高仿唐三彩的釉里,开片虽也浅淡细密,状若鱼子,甚至能有一种微微上翘的感觉,但比起真唐三彩,仿品的开片密密麻麻,极为细小、细碎爆裂,不同的釉色开片也有差异:黄 色釉开片最细小,深黄 色釉开片最细密;褐色釉开片多呈爆裂状,与胎体分离得很明显;绿色釉开片没有黄 色釉开片细;白色釉开片与红色釉开片大致相同;蓝色釉和墨绿釉则多数开冰裂纹.纹片很少有上翘现象。可是真唐三彩的开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开片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地方开片均匀细碎,而釉薄之处开片细而不碎纹路稍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A2MjMvMjE5NDgxODEwXzFfMjAyMTA0MDYxMTQzMTU4NjM=.jpg)
铅绿釉是汉代釉陶最为多见的品种,施了绿釉的陶器比不上釉的陶器更为美感。入土2000年,铅釉被土壤腐蚀氧化,形成一种银色光泽,古董家多以此为鉴别真伪汉绿釉的标准。唐三彩真品上也有这种银光,这是岁月留下的标志,新仿品不做旧几十年内是没有这种银光的。
我们可以通过唐三彩更好地了解大唐盛世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社会风貌,整个唐朝社会都如同缩影一般,被唐三彩所见证,它的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将从以下四点来论证唐三彩的文化价值。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A2MjMvMjE5NDgxODEwXzJfMjAyMTA0MDYxMTQzMTYxNDQ=.jpg)
唐三彩是唐代瓷器中的精华,在初唐或盛唐时期达到了高峰,而在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朝的逐渐衰退,唐三彩制作也逐步走向衰退。之后又陆续出现了辽三彩、金三彩等等,但是在数量以及质量和艺术性等方面,都远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顾名思义,我们可以知道唐三彩是唐代时期的陶瓷,唐代真是一个强大的朝代,不仅国力强盛,各种各样的文化也非常突出,有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贞观之治等等。在唐代不仅是有才能的人多了起来,就连我们的陶瓷技艺也在唐代的时候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这也是唐三彩能够形成的原因之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汉代低温釉已经非常成熟,最典型的汉代黄釉,汉代绿釉,再到汉代两色釉,“两色釉”是把黄釉和绿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宝鸡出土的汉代两色釉,主色釉为黄 色,绿色描绘成图案,型体端庄,釉色靓丽。北魏、北齐相州窑,器皿类也有好多两色釉,器型与宝鸡的有所差异,釉色带有草黄 色和绿色。汉绿釉的出现,对唐三彩的产生影响意义重大,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以前的那种灰陶,红陶,提高了一百度,大概可以达到1100度,温度的提高增加了其硬度。
唐三彩有唐代以前各种单色釉陶器所没有的艺术效果,唐三彩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就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成时各种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流动,黄、绿、褐等多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的釉面异常光亮,而且斑驳灿烂、绚丽多彩,烘托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