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与校徽】校服的意义
本文作者:常永明
“校服与校徽”往期作品回顾:
我们直接说事吧,学校为什么要有统一的校服?你是怎样认为学生统一着装的意义呢?
壮观,美观,雅观,或者借机收费?
我常听到一些家长有种种议论,至于说学校在校服上趁机敛财什么的,不在我的议论范围内。从我当老师几十年的经验看,学生穿校服是别有深意的。
假如学生想穿啥穿啥,其实问题就大了。有部分学生一身名牌,少则几千;有的呢,一身地摊货,多则一百多。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着同一个老师的课,大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可以吗?
这种情况有过,是在春秋时期,老师是孔子。公西华一身锦衣,颜回麻衣草屐,但他们仍然能够平静地聆听圣人教诲。
还有一个时代,那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我们许多地方的学校确实没有校服,尤其是乡村。现在贫困山区的学校有没有校服,未作调查。
假如现在发达地区学校没有校服统一,那就真有些问题了。学生家庭经济背景不同,会让学校五颜六色起来。当年轰动全国的云大杀人案,凶犯马加爵穿草鞋上高中不是有过的事实吗?后来竟仇杀同窗。且不说攀比之风的形成,也不讲可怕的心理扭曲,用不了多久,学校会成了时装展示、时尚流行的舞台,也会是商家服饰名牌逐鹿的战场,也一定会稀释校园浓浓的书卷气。
其实校服只能抹匀校园这块土地,你看周末放学,一出校门,各色车辆马上把我们学校的“清一色”分割成缤纷的世界。那些个自己走向公交车站的学生马上直视到同学的背景与自己家境的悬殊,接受到了不是学校教育的又一种教育。他应该理智地明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追不追?要有个主张了。
于是,我天真地想到了校车。
而校服一统,从形式上抹去了那形形色色的个体背景。别看同在一个课堂,民工子弟与富豪儿女的背景无法同框,背靠参天大树与身倚飘摇蓬草不能相提并论。
只有高矮胖瘦的一色背影,没有了鲜明的骄奢与自卑。尽管渐渐了解了各自的不同背景,毕竟少了刺眼的不平。
这时,大家能够一起比立志,比勤奋,比成绩,比仁爱,比“四品八德”。这个班级是优秀的,这个学校是高尚的,这个教育是伟大的。一个老师,眼里只看到学生面容或背影,而不因其背景而教态炎凉,那么他是值得敬重的。
校服帮我们遮挡背景,目的想让孩子们只看到走在自己前面那阳光奋发的背影,还有自己的阳光下伸缩闪动的或孱弱或雄壮的身影。
事实上,并不能遮挡了多少,多个方面总会有所曝光,就像大山遮不住太阳,何况人性少不了孔雀开屏式的炫耀。
但是,一个孩子目睹同学那得天独厚的背景,不生嫉恨与抱怨,自顾形影,茕茕孑立,而更能奋发,这个孩子是懂事的、有出息的,他将是社会的脊梁,至少是家庭的希望。
一个孩子能不依仗自己那强大背景,而努力去独立奋发,也不嘲笑同学,一旦天阴下雨连影子都没有了,他一样会是社会的脊梁,至少是家族的未来。
不过,我还是认为当下,校服一统还是有些意义的,毕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致的亮丽身影,一种形式的融合与和谐。
其实,高考也是好心的,和校服一样抱着美好愿望。它试图抹杀所有背景,让大家平等地去竞争,让没有背景的孩子去转变自己的命运。
孩子,你想过没有,如果取消了高考,凭着背景,就像现在脱下校服,由你自己着装,你将披挂多少钱的衣服呢?并且是哪个名牌?
理解校服吧,尽管它的功能微弱,但它试图温暖你让现实阴凉了的情怀,不过,也在轻轻告诉你,校园外,人们的“衣着”总是各色的。未来的你,或白领,或金领,或灰领,或蓝领,或黑领……总会披上某一件不同感觉的衣服。不同的服装成了身份地位或收入的标志。
到那时,你会怀念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