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切到手指,孩子却大笑:怎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上周有一位家长朋友和我抱怨,说自己家三岁半的儿子特别没有同理心,还给我举了好几个例子:她在家做菜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孩子看到非但没有安慰妈妈,反而咯咯咯地嘲笑妈妈,说:“妈妈是个大笨蛋”;带他去公园玩,他欺负别人家的更小的孩子,动不动抢人家的玩具。其他孩子被惹哭了,他竟然也表现地毫不在意,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位家长担心地问我:
“托德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像一个小恶魔一样,特别自私。他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以后要是交不到朋友,被别人排挤该怎么办呀?能教教我怎么引导他吗?”
孩子没有同情心就是自私吗?这是个非常常见的误解。今天,我们就来还“自私的”孩子们一个“清白” !
有同理心,懂得分享,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品质。但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说,他们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只考虑自己,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从儿童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看,孩子的这些表现,绝不是“自私”,而是“自我中心化”。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儿童容易只关注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他们不能同时考虑几方面,所以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了研究儿童的“自我中心”,设计了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他邀请了很多3-5岁的孩子。在他们的前面放一张桌子,桌子前面有三座山的模型。再放了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对面的椅子上。
然后,皮亚杰问这些孩子,你能告诉我娃娃眼里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吗?这时候孩子们基本上还是按照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山的样子,而说不出娃娃看到了什么。所以,皮亚杰认为,这时候的儿童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觉得“我看到的角度就是世界的全部”。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既然“自我中心”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不是意味着家长就什么都做不了,应该让孩子们“放飞自我”吗?并不是这样。
在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之后,其它的心理学家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3-5岁的孩子坐在一个正方形木板平面前,这个平面被隔板分成了4个区域,让孩子们居高临下的去看。在正方形木板一个边放上一个玩具警察,在把一个娃娃分别放在隔板分成的这四个区域里面。然后问孩子,娃娃在哪里的时候警察可以看到呢?30名3-5岁的儿童10次实验中,有9次都答对了。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想要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更好理解别人的观点,就必须让他们来完成比较熟悉的任务。(警察和娃娃比较熟悉,而三座山很陌生)超出小朋友理解范围的事情,他们都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理解啦。
如果你想要孩子更好的理解妈妈,关键就在于让他们也能体验妈妈所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各种游戏和故事当中,把孩子和妈妈做角色互换。他要扮演妈妈给孩子做饭、要安慰哭了的小朋友,遇到危险还要保护大宝二宝。这个时候,他们会在游戏和故事体验中逐渐的理解妈妈的生活处境。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让孩子去做妈妈的家务。而是需要让他们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完成对别人情绪的识别、理解和共鸣。
第一步,识别,说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感受。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就是自己家的孩子特别不会看脸色,明明家长已经把“我生气了!”这个情绪挂在脸上了,但孩子却不识相,继续踩家长雷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孩子没有具备识别情绪的能力。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他们提升情绪识别力。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寓教于乐的小游戏:
第一个游戏,训练孩子用眼睛看到表情。推荐一个我跟我女儿经常玩的游戏:“情绪对对碰”,我会做好多情绪表情的牌子,比如哭脸、笑脸、生气的脸等等,当我描述某一个场景时,就让女儿选出对应的情绪牌。完成了基本的情绪认识之后,我们还会进阶加强难度,比如说,当孩子认出了哭脸之后,我还会追问一句“宝贝,那你觉得宝宝为什么会哭呢?”、“那你知道要用什么魔法可以把哭脸变成笑脸呢?”帮助孩子更进一步地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变化。
第二个游戏,训练孩子用耳朵“听到情绪”,当孩子已经能够熟悉地用眼睛识别情绪时,我们可以继续来训练他们的“情绪听力”了。这个游戏很简单,您可以和孩子轮流把眼睛蒙起来,彼此制造一些声响,比如说伤心的哭、开心的笑、失望的叹气。再一起来猜一猜这些声音背后代表什么样的情绪。答对了就给彼此点一个赞,或是来一个拥抱。
第三个游戏,就是用沟通来了解别人的情绪。孩子学会用“听”和“看”来识别情绪就已经是很棒的进步了,对于看不懂和听不懂的情绪,沟通就很重要。有一次我面无表情的问我女儿,“宝贝,你知道爸爸现在是什么情绪吗?” 女儿看了看,试探问了一句“爸爸你是难过吗?” 我说:“不是难过,但有点接近。” 她又问:“爸爸你是不是开心呀!” 我又摇了摇头。宝贝没辙了,问我:'爸爸,那你能告诉我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吗?” 于是呀,我就告诉他,“爸爸刚刚是很生气,但不想影响到你,所以忍耐着。有的时候人并不一定会把最真实的情绪写在脸上,所以主动提问也是很重要的喔。” 说完,我也让我的女儿摆出复杂的表情,由我来猜猜这背后的情绪。
第二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这一步同样可以用游戏来解决。
有一次,我给女儿读《伤心的狗狗》故事,讲了一半以后,我开始扮演起狗狗,伤心地说道:“其他的狗狗们都去外面玩了,却没有叫我。” 女儿看我委屈巴巴的样子,问我:“狗狗你看起来好难过呀。” 我回答她:“这位小女孩,你怎么知道我很难过呀!” 女儿回答道:“我猜,因为他们都不陪你玩所以你很难过吧。”
这种沟通方法被叫做“情绪归因游戏”。可以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情景,像是现实生活,电视电影,睡前故事等等。当故事中的人物有情绪转变时,我们不妨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思考:
你觉得这个主人公她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那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那你觉得做什么可以让她开心一点呢?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习到理解情绪,和思考情绪背后的原因。
第三步,情绪共鸣。
这一步,其实是“情绪归因游戏”的进阶版。
在我们和孩子玩完情绪归因游戏之后,就可以和他来探讨这个终极问题,“如果你是ta,你会有什么感受。”
当我和女儿讲完《伤心的狗狗》这个故事之后,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她:“谢谢你的理解和安慰,我不再伤心了!那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伤心的狗狗,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那个提前离开的狗狗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听完这句话孩子先是笑了笑,然后陷入沉思:“我也会很伤心的!之前隔壁的薇薇下楼玩滑梯没叫我我就觉得好伤心的!“、“如果我是伤心的狗狗,我... 我会让其他的狗狗们别走那么快,等等我。我以后肯定不会丢下朋友一个人跑,因为这会让他们很难过!” 这种角色互换的游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提醒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这样的游戏,让孩子更懂得体会本人的感受。
最后,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重点:3-5岁的孩子缺乏同理心,是他们这个年龄“自我中心化”的正常表现,千万不要用自私自立这样的词语去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用识别、理解、共鸣这三招组合出击,来帮助孩子训练同理心。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小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