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燕云十六州是中原文明的国门,牵制历代封建王朝的国运命脉

  熟悉宋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燕云十六州,是宋朝一直没有收复的地盘,等收复的时候蒙古人已经杀过来改朝换代了。这个燕云十六州直接牵制着整个宋朝的国运命脉,为何会如此重要呢?

  其实答案得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

  天子守国门

  明史有一句很精辟的评价就是“天子守国门”,说的是明朝将首都设在北京这里的事情。但这“国门”实际指的是“燕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大致是今天的北京、河北一部分、山西一部分以及天津地区。这里地势险要,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将其北部与西部包裹起来,形成一个帽子形状的天然防御线,对更北方的游民文明的抵御作用十分巨大。

  历史渊源

  若论燕云十六州的历史渊源,还得从先秦时期说起。这里原先大致是燕国的封地,还有一小部分是赵国(晋国)的地盘,两国均曾在此进行过争夺的战争。此外这里还是当时的周王朝抵挡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防线,燕国、赵国均有在此修建长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之所以那么精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燕国跟赵国在东北与北方镇守着这道防线(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还不够强大,尤其是匈奴到战国后期才逐渐崛起)。因为这块战略要地大部是燕国的地盘,所以其名字中带有“燕”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他察觉到了北方匈奴的威胁,动用十几万劳役修长城,将这里的燕国赵国长城连起来,用于防御匈奴。同时派遣大将蒙恬镇守,后来公子扶苏也被派了过来。彼时匈奴的实力还是稍微弱于秦朝,还未有大规模的战争。但经历秦末战乱,尤其是楚汉之争,中原文明的实力锐减,所以在汉初的时候匈奴的威胁就非常大了。汉高祖刘邦曾试图解决,但失败了,所以改为求和,将重心放在休养生息上。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使其一蹶不振,这才使得“燕云十六州”这块地盘的防御压力减轻。

  不过时间流转到东汉中期,其北面的少数民族逐渐兴起,威胁随之而来。东汉在这里设立幽州与幽州牧(幽云十六州别名由来),专门进行防御,长期的政策一直是安抚怀柔。但东汉末年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北面的少数民族侵扰幽州的频率次数越来越多。之后诸侯逐鹿中原,无暇顾及,加上怀柔能臣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所杀,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无人能镇住此地北面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乌桓)。他们时而越过长城侵扰幽州边境,时而介入诸侯之间的战争,互相利用,而且首领越来越容易出现,组织性规模性也逐渐提升,离组建国家越来越接近。曹操曾北征乌桓解决过一阵子,再后来司马懿灭辽东之际也曾有处理,所以暂时缓解了一阵,不过总体趋势是这些少数民族越来越强。

  西晋统一三国之后,统治不力,又因八王之乱,实力大减。已经崛起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等),越过国门乘虚而入,直接结束了西晋11年的统治,进入了南北朝割据时期。

  一直到隋唐时期“国门”又被重新重视,被守护得很好。但安史之乱之后,因为节度使制度中央朝廷对它的管控逐渐减弱,而彼此北方的契丹人慢慢崛起,在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之际,介入其中。后晋石敬瑭向其称臣求得其帮助建国,并且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使得中原文明彻底失去了这道国门,汉人王朝的历史进入一整段羸弱的时期。

  五代十国末期后周君主柴荣、北宋时期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等几位皇帝均曾努力收复过燕云十六州,但可惜最终都失败了。最主要原因是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军事“积弱”,一直未从契丹人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后的几位皇帝渐渐放弃,这里的百姓渐渐服从了异族的统治,收复越来越渺茫。

  而国门之外的女真崛起灭了辽朝,顺着这道国门直接南下灭了北宋。靖康之耻,何其叹息。而之后的南宋又是一直偏安一隅,虽然在末期联合蒙古灭金,但也犯了冒进的军事错误,与后金在燕云十六州两败俱伤,蒙古人乘机席卷南下,导致南宋遭遇灭国之灾。

  直到朱元璋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才重新夺回了国门,这离汉人王朝丢失燕云十六州已经过去了430年之久。不过也正因为这段屈辱的历史,整个明朝都很重视这道国门的作用,不仅派重兵把守,甚至明成祖朱棣不惜迁都于此,让天子直接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即“天子守国门”。

  之后的历史,明朝末期后金与大明在此展开拉锯战,直至明朝因为内忧外患灭亡,这里变成了清朝的内在版图,这道国门的作用才彻底消失。

之后世界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火器时代,这道“国门”的地理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