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上车越来越难了
一线城市的置业人群,年龄较其他城市高出了一大截。
上周,贝壳研究院发布了《2021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数据显示,相较于其他城市,一线城市的置业年龄明显偏高,达到了36.9岁。同时,由于房价较高的缘故,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面积偏小的两居室成为刚需们的首选,占比也相对较高。
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一线城市整体偏高。其中,北京的房价收入比收入比超过20,这意味着普通居民家庭需要超过20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房子。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购买房屋价格在300万以上的占比为45.82%,而其他城市这一占比仅在20%左右。而80后人群和90后人群,在购房上,呈现出两个态势,80后主要以改善为主,他们的购房价格区间在201万-600万;而90后的主流价格区间则集中在200万以下,他们主要以上车为主。
与此同时,“她经济”也在迅速崛起,在高学历女性占比提升、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及传统婚姻观念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女性置业人群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大。据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的女性置业人群占比达到48.79%,同样,新一线及二线城市这一占比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
女性置业人群的增加,与城市化的进程分不开干系。以北京为例,此前官方曾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6-2017)》,内文明确表示,女性流动人口在京购房的比例达到了16.5%,比男性高出3.2个百分点。
在大数据的背后,是女性流动人口更容易融入北京,且购房意愿更强烈的缘故。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经济能力。此前贝壳研究院曾发布数据,显示持有房产的女性收入高于未持有住房的女性。在接受采访的人群中,未持有房产的女性约63.02%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而持有房产的女性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不到三成。
同时,学历也决定了女性在购房活动中的话语权。66.04%的女硕士或博士称自己能对购房起决定性作用,远远超过高中及以下学历女性45.31%的占比。
当然,话语权再大,也比不上贷款。在房价节节高攀的当下,大众的首选都是贷款买房,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是最常见的方式。不过,在还款这个问题上,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提前还款,且城市能级越低提前还款的占比越高。
其实,提前还款其实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是处于通胀状态的,钱到了后期,就不那么值钱了。最近的一波通货膨胀就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美国推出了了量化宽松政策,受美元霸权的影响,其他国家也只能跟着开闸放水,通货膨胀在所难免——要不然美元贬值,手里的美元外汇储备就跟着缩水了。
外部流通的货币泛滥,势必会有热钱流入楼市,这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楼市。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尽管监管层面不断对楼市进行打压,但是房价还是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在背后,是钱正在变得“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