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谚语解~11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一拳入门”。

 此谚非指“一”个“拳”派“入门”,而后始可兼习他派。 而是指习武打“拳”,必须练成全身“一拳”之基本认知与技巧,始为真正的“入门”。 否则,招式再多、套路再多、门派再多,练武一世,也只是在“门”外游走而已。

 

扭屁股吊腰,传授不高

打拳练招,手舞足蹈,而身法不正时,一切空谈。 之所以如此,只怕是“传授”的师尊、武馆、教练、武校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不高”吧!?

言必成三,手必成圈

“言必成三”只是民间俗语,话要言明白,理要讲清楚之意。 然而,实乃人与人交往之基本必须的方式。 以喻打拳用招,身之与“手”,必有缠丝,“成圈”画弧,始为正法。

 

严是爱,松是害,教徒不严难()成材

是一般性的俗谚,而被武林采用。 就是另一句成语:“严师出高徒”之意。

 

贴身靠打,接二连三

八极拳语,而其一般共同之意义。 中国武术非同外国。 不是以一拳、一脚、一伸、一收来格斗的。 而必须一式多招,手中有手,才是正法。 此谚是说一拳已出,而继之以肘以肩,“贴身靠打”。 而所谓“接二连三”乃是一招,是一招之中的多次攻击。

学会六肘头,交手不用愁

八极拳语,有“六肘头”一套,教人用“肘”。 学会此术,便不只是出手一招而已了。 所以,与人“交手”,得势取胜,便“不用愁”矣。

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

摆架式,就是“带形”。 而对戰之时,心“有意”图,切切不可以眼光、表情、姿势使人警觉,知所防御。 此谚在警告人,苟或“带形”,只怕就“必不赢”了。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打拳如用兵,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是军容而已。 至于用兵之道,偷袭哄诱,无所不用其极。 总要“出其不意”,才能“攻其无备”以取胜也。

 

 

枪是伏腰索,急上又加急(扎了还嫌迟)”

“枪”之后把,“伏”在“腰”际。 出手攻防,“急上又加急”。 那怕就是已经“扎了”出去,心中“还嫌迟”慢,才是正确的自我要求。

 

枪不让寸

真正的“枪”无大开大合之招法,双方用“枪”攻防,所争只在一线,分“寸”不可轻“让”。 至于舞弄与对扎,只在嘻弄,非“枪”法之正法眼藏矣。

 

出臂一条枪

“臂”与“枪”的关系,必须合一。 “臂”出“枪”出,是同“一条”线的技法要求。 也是示人身剑(兵器)合一,用“枪”如“臂”,如同自然生成一般的境地。

 

枪未出、在我;已出,在人

“枪未出”时,操持“在我”。 一枪“已出”必听敌枪之意图而因应,随势取之之意也。

 

练拳宜早起,早睡体不亏

因武术而改善起居生活之习惯,身体好了,心强力壮,才好习武。 而,就算武技无成,身心也得到了健康。

艺不精,熟思则精

任何技“艺”,不在手上,乃在心中。 有手无心者,难臻上乘。 所以说,习“艺不精”之时,身手上的苦修勤练虽好,仍嫌不足。 必也“熟思”深惟,了其真意,与其难点;而后勤练“则精”矣。 此谚并不是说只想而不练,技术居然可以成功的。

得诀归来好看书

 

“得诀”使知真意,“看书”中的说解铺衍,才能会其真旨,而指导修习,积渐有功。 否则书籍读得再多、套路练得再熟,而其中的诀要无知,真意茫然,一定是徒劳无功的。

练私功

不以示人,“私”下“练”“功”,唯恐人知的不良传统。 作此行径之人,也叫“私练的”。

 

借场练功

师傅教学生,必须“献”身说法。 学生得其真旨,而师傅也“借”教“场”之职责,“练”了“功”夫也。 另外一说则是:师傅“借”此“练功”,自己得了好处。 而不向学生说解,只以套路混朦,使人习而无得,或是徒生误解。

食夜粥

 

广东武林之语,意指工余“夜”晚,勤习用功。 功毕,稍喝碗“粥”,以为消夜之习俗。 后来,便将练过武的人,叫作吃过“夜粥”的人。

露水功

早起练武,地上“露水”未干之实境。 旨在劝人早早起来,一天的工作尚未开始之前,正好用“功”也。

停而不停,似停不停

练功打拳,身与意俱,是一体的。 所以,有时招式似“停”而其实“不停”。 因为,心意尚在:一则贯串此招;意远于肢。 再者,前式之“似停”,已寓下式发招之势;其实从未真“停”也。

(0)

相关推荐

  • 二郎拳

    二郎拳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皮县位于沧州市东南部,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名人辈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康德第一保镖霍殿阁.南皮自古习武成风,武林流派众多,二郎拳是流 ...

  • 武术四法及由武入道

    看了徐皓峰解析中国"武士道",提到武术有演法.练法.用法.心法,"以武求道,以功致诚",颇有同感. 何以有同感呢? 因为之前我曾多次阐示武术的内涵,以及武术的真 ...

  • 只谈拳理不讲单操的“武学”文章”,是武术爱好者的精神鸦片——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古传武术传承至今日,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武术单操为训练主体的技击武术,被表演套路所取代.当人们想重拾技击武术的时候才发现:茫茫人海当中,已经很难寻到懂武术单操的民间传人.而能够落于文字被记载下来的 ...

  • 武当功夫: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现实中真正的武当功夫,跟小说中的有何区别?

    武当功夫记忆 金庸老先生笔下有两部小说,<倚天屠龙记>和<太极张三丰>,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两部小说并不陌生,由小说翻拍的电影和电视剧,也是众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2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内 外 功 "以气攻病". 医家 / 道家,均作此语. 而武家锻练,亦有用之. "气"不是空气. 不是呼吸,虽然有时与呼吸并行. &qu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1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霸王缷甲也就是王八 (霸) 缷甲,叫人先把背上的乌龟壳子缷下来,如脱甲冑:才能练拳 ". 流传于美国武林的沈痛之语...... 叱责的是手脚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0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五趾不抓地,抓地在发劲 ". 忽雷架语说明"足心含空,五趾抓地"的武谚,不是常态. 而应该是全脚放松,"五趾不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9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起式如挑担,进步如槐虫". 形意拳语,而具普遍之教训. "起式"不是套路之开始,乃指招"式"之&qu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7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拳打千遍,身法自现(然)". "拳打"多了,当然熟练. 然而.如在训练之中,只作手脚上下两盘之配合,而不着意追求"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6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基 因 库 "打拳(练武)不是走路.吃饭". 教训吾人,"练武"必须真诚.专心. 必须重新做人,改变常人举手投足的动作习惯,而练成武术独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5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身法最难". 几几乎人同此语. 老师告诫学生,学生感慨系之... 人嘛,四肢活泼,躯干呆板. 而.中国武术偏偏必须以躯干投入,始成全局.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3

    武林流传/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打拳不溜腿,到老(终归)冒失鬼". "溜腿"就是暖身.拉筋的预备运动.一者避免受伤,再者容易进功,使"打拳&quo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2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慢拉架子快打拳". "拉架子"练武,要细嚼"慢"咽,找出问题,改正错误. 有了成绩之后,&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