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尖头鼠,哈青皮,装堆疯
尖头鼠
方言读音:jiǎn tōu shú
简明释义:吝啬的人。
皖北的颍淮地区,旧时各地都曾流传这样一个大致意思相差不多的顺口溜:
尖头鼠,鼠头尖,
关上大门吃干饭,
老鹰叼他一个米,
撅着屁股撵八里,
不是家里忙,
撵到小麦黄,
不是家里坎豆子,
撵死你个小舅子。
旧时颍淮乡间,讽刺吝啬、抠门的人,呼之“尖头鼠”,或者干脆简称“尖”。那时候,谁家要是“尖头鼠”之家,谁要是在左邻右舍“尖”得出了名,乡邻是要笑话的,他家的儿子甚至都很难说上媳妇。
旧时代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贫穷。具有农耕传统,且水旱灾害频仍的颍淮尤甚。普通人家过日子,一般很少不抠门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颍淮人过日子的常态。稍有剩余,那也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但为人就要处事。亲邻之间,三朋四友之间,一些少不得的应酬,总该是有的。这也是维系人们某种情分的纽带。因此,很多方面,又不能太过吝啬。否则,就成了人人嘲弄的“尖头鼠”。
当然,“尖头鼠”的出现,我的理解,也是迫不得已。看看今天,颍淮大地上,哪还有谁“尖头鼠”呢?就连“尖头鼠”这个过去耳熟能详的词语,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哈青皮
方言读音:hǎ qǐng pī
简明释义:小混混占人便宜,不劳而获。
网上有一些关于“青皮”的踪迹。
有说它是陕西方言,指人木呐、没头脑,不会察言观色;也有说它是扬州方言,俗称不务正业的流氓。后者见于胡祖德的《沪谚外编·新词典》,也见于徐珂的《清稗类钞》。
皖北的颍淮地区也有“青皮”,意思与木呐无涉,而近于扬州的“青皮”。但颍淮人常常在“青皮”之前,添加个“哈”字,用以指称那些横行于世的混混占人便宜、不劳而获的行为。
比如,在小餐馆吃喝,一耍横,小老板怕惹事,就免单了,而且还得陪着笑脸。这就是“哈青皮”。再比如,喝过了酒,到小超市买烟,故意找茬,超市老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白送一条给他。这也是“哈青皮”。有的小混混,专门捡那些老实的学生下手,半路劫道,不给钱就打人。这都是“哈青皮”。严重一些的“哈青皮”,其实已经触犯了刑律。
当然,有时候,“哈青皮”也作为熟人朋友之间的玩笑。颍淮地区的熟人相聚,也常听到你“哈”我的青皮,我“哈”他的青皮。这类“哈青皮”,纯就是一种插科打诨,当不得真的。
作为颍淮人特有的方言,“哈青皮”中那个“哈”字,极为形象地描述了“哈青皮”者的嘴脸,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对这一行为的不屑。
装堆疯
方言读音:zhuǎng děi fěng
简明释义:又哭又闹,哄也哄不好。
旧时颍淮乡间,有个“装堆疯”的说法。望文生义,它与“疯子”有关,而且一定是“装”的。
一般地,“装堆疯”有时候指孩子,有时候也指大人的一种行为。从行文方便计,我分开来说。
通常,孩子因为得不到某种东西,或者做某件事而遇到了阻碍,他就会扑通一下子睡倒在地,连滚带爬,又哭又闹,哄也哄不好。这是孩子的“装堆疯”,其实有点前文《磨邪》的意思。对待“装堆疯”的孩子,要么不理他,要么满足他,总之一般容易摆平。
但大人“装堆疯”,可能会很麻烦。邻里之间闹了矛盾,吵了嘴,干了架,有人会在激动处,突然倒下,在地上滚来爬去,弄得满身泥巴和草屑。旁边一大帮子人拉也拉不起,劝也劝不开。还有“装堆疯”的人,会一种叫“老牛大憋气”的功夫,在地上滚来滚去,突然之间就休克过去,不醒人事。这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会慌了神。这样的“装堆疯”,已近于讹人了。
根本上,成人的“装堆疯”,不外乎这样的原因。一是穷。所谓人穷志短。二是闲。所谓人闲生事。或许可以说,它属于民生凋敝衍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时代的脚步行进到21世纪,穷和闲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装堆疯”也极为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