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白虎汤

【原文】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斤,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伤寒金匮】

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论》

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论》

3、伤寒,脉滑而厥者,里之。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伤寒论》

4、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

【用法】

以上四味药,以水十碗,煮米熟汤成,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日三次。 烧退停后服, 服过量易伤胃气。

【剂量】

1、石膏胖子五到六钱,重用可用到一两以上,用棉布包起来煮。

2、人参一二钱即可,党参可用到五六钱。

3、石膏若用五钱,知母用三钱。粳米一汤匙、两三钱就可以。

4、炙甘草二钱。

【草药解析】

甘草 石膏 知母 粳米

【方解】

1、知母除烦止渴生津,白虎汤证的病人,嘴巴很渴,血里面的水不足的时候,喝水都没用的

2、石膏是非常辛寒的药,进入血脉把血的温度下降下来。当病人壮热、高热的时候,用到白虎汤时,石膏就是至少一两以上。

3、炙甘草主要是健脾健胃,当脾阳不足的时候,胃口就没了,炙甘草能让脾阳恢复的很快。甘草清热消炎滋液。

4、粳米就是平常用的糯米,最主要是为了取它的黏液,肺上面有很多肺泡,在壮热的时候,整个干掉了,取粳米的黏液来保护它,让它清凉下来,肺的津液靠粳米补足,肠胃的津液靠红枣、人参。

【应用集锦】

1、减肥方:石膏六两、知母五钱 防己五钱 茯苓五钱 泽泻六钱(白虎汤降低胃口、清心除烦减肥:石膏 三两 知母 五钱;排湿减肥:茯苓五钱 泽泻五钱 防己四钱)

2、血糖高,喝多少尿多少,糖尿病,用白虎汤;血糖太低,一饿就要吃东西,不吃就手发抖流汗,也是白虎汤(也是热症)

3、白虎汤用于经热的阳明病。腑热的小便是深黄的,经热的小便是白的。

4、白虎汤是一个生津去热的方子,热除了发炎以外,还有高温的壮热,像脑膜炎的壮热,肺炎的高热。

5、白虎汤可用于一切中暑烦热,热结,斑黄,狂躁,大渴等证。

6、临床上看过非常多AIDS病人,根本就是白虎汤症,一剂下去病人就全身透天凉,很舒服。

7、(1)一种是阳明经热,一做事就满头大汗,用白虎汤;

(2)失眠的但头汗出,如果有阳明燥失,用承气汤;

(3)虚症的但头汗出,用龙骨牡蛎;

(4)脉沉细而但头汗出,如有柴胡症,小柴胡汤。少阴症不会有头汗出;

(5)湿家会但头汗出,脉沉细,小便不利,用小便解。不能攻下;

(6)阳明证,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渴欲饮,茵陈蒿汤;

(7)但头汗出,饥不能食,胃中虚热,栀子豉汤;

(8)但头汗出、上半身有汗都是身体内有湿,防己黄芪汤之类。

8、汗出之后:

(1)心下悸:

A、渴:津液已亡,少用桂枝,五苓散。

B、不渴:津液为亡,茯苓甘草汤。

(2)没有心下悸:

A、渴:白虎汤。

B、不渴:无他证,是病已瘥,可勿药矣。

9、(1)白虎汤:腹满,身重,难以转侧,三阳合病以阳明为主。

(2)桂枝附子汤: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为兼具太阳与少阴、阴的症状较甚。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胸满,烦惊,不能自转侧,为兼具少阳与阳明、以少阳为主。

10、(1)气喘的病人,冬天喘夏天不喘,就是小青龙汤证,也就是寒喘;天气热才开始喘,天气冷就不喘,是热喘,就是大青龙汤证。

A、热喘:病人虚汗很多,阳虚了,舌苔黄黄的。气喘到你的手上的时候,大都是虚证了, 一定喘很久了。处方用大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变方,视胃口好不好而定,胃口好就吃麻杏石甘汤,胃口不好的吃大青龙汤。如果病人喜欢喝酒就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B、寒喘:看到最多的就是寒喘,每到冬天的时候都不能睡觉,都要坐着睡,吐出来的是白痰,每天晚上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就开始喘。处方用小青龙汤来加减。

(2)伤寒论喘证辨别:桂枝汤证有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表症、无汗而喘: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阳明证的喘:蒸蒸发热、里实证,白虎汤,承气汤类;非上述症状,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

【比较集锦】

1、白虎汤加人参为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桂枝为白虎加桂枝汤。

2、疟疾病证方治表

热证

瘅疟

发热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但热不寒、邪气藏心、外舍分肉、消烁肌肉

白虎汤

温疟

脉如先热后寒、骨节烦疼、时呕

白虎加人参汤

寒证

牝疟

疟多寒、先寒后热

蜀漆散

痼证

疟母

病疟结为症瘕,为疟母者

鳖甲煎丸

3、(1)白虎汤:腹胀,按之有力坚满,复手压之,觉胸腹肌肉发热,如循装有热灰之囊袋,渐应掌心,而觉烙手,所谓无大热者,乃白虎汤之腹证也。

(2)又,热厥而手足逆冷,似四逆汤之证者,亦属白虎汤。

(3)大抵似白虎汤证之腹状,表证多,以邪聚于上部而喘,定为麻杏石甘汤证。

4、(1)大凡白虎汤,通治阳明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头痛,自汗,口渴,舌苔干燥,目痛,鼻干,不得卧、心烦燥乱,日晡潮热,或阳毒发斑等证。亦当随证加人参而用之。

(2)白虎汤证,兼骨节烦疼,气冲逆而作呕者,白虎加桂枝汤之证。

(3)若癫痫热证,血气冲逆,眼目赤热,或肝积迫于胁下,于白虎汤中加黄连。

5、竹叶石膏汤乃白虎汤加人参去知母加竹叶、半夏、麦冬而成,有祛痰止咳、除烦润燥、养阴降逆之功。

(1)白虎汤为表解入里、邪气于心中而见热状,所有症状为邪气盛实而无虚象。

(2)竹叶石膏汤乃大热已去、余热未尽、正气未复,肉脱虚羸,余热尚存,病在心胃,急迫气逆,呼吸不续、气冲欲吐而少气,发为烦热气逆之证。

6、阳明病:

(1)栀子豉汤:脉浮而紧(非胃实热),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热在上,

(2)大承气汤:脉或沉迟(胃结实热),腹满而喘,胃中已成热结,而心下又有水气,故有腹满而喘、短气、身重,而无咽燥、口苦之象,热在肠胃,发热汗出不恶寒,有潮热,潮热为胃实之候。

(3)白虎汤:栀子豉汤症发渴时用白虎汤,以除其内热。

7、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 承气汤证 ---

调胃承气汤

桂枝汤 ---白虎汤

小承气汤

葛根汤 ---葛芩连汤

大承气汤

(1)麻黄汤证化热入里,为麻杏甘石汤证。桂枝汤证化热入里,为白虎汤证。葛根汤证化热入里,为葛根芩连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白虎汤证、麻杏甘石汤证化热之后,则均为承气汤证。

(2)肠结轻,为调胃承气汤证。其肠结较重者,为小承气汤证。其肠结最重者,急下,为大承气汤证。

8、(1)白虎汤一定是纯热证;

(2)如表有寒里有热:恶寒、体重节痛、无汗(表寒里热大青龙汤)。

9、(1)发烧,怕热,大汗,口渴重,喜饮冷水,白虎汤。

(2)如果大渴,就是白虎加人参汤。

10、桂枝汤的脉大无力,需与白虎汤证鉴别,阳明脉大有力。

名家论述:

1、白虎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药解:

(1)知母在【本草】上写是除烦止渴生津,因为白虎汤证的病人,嘴巴很渴,血里面的水不足的时候,喝水都没用的,这时候用知母来除烦,胸腔里而没有水气的时候,肺就像云,一旦云没了,太阳直射,当然烦,这时肺整个干的,口会很渴,想喝冰水,喝下去的水一下就干了,根本来不及,白虎汤吃下去的时候,有个特殊的现象,烧一退的时候,病人也是流汗,这汗是把病人的病毒排出来的。

(2)石膏是非常辛寒的药,寒凉的药寒凉的药一吃下去,马上进入血脉,把血的温度下降下来,当病人怕热、壮热、高热的时候,用到白虎汤时,石膏就是至少一两以上。【本草】石膏微辛而寒,于清热中,具有散热之性,为退热之专品,惟宜生用。

(3)炙甘草主要是健脾健胃,当脾阳不足的时候,就是脾脏的蠕动太慢,压迫到胃,胃口就没了,炙甘草能让脾阳恢复的很快。甘草清热消炎滋液。

(4)粳米就是平常用的糯米,最主要是为了取它的黏液,肺上面有很多肺泡,在壮热的时候,整个干掉了,取粳米的黏液来保护它,让它清凉下来,肺的津液靠粳米补足,肠胃的津液靠红枣、人参。粳米、甘草滋润各组织之黏膜。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四味合用成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专剂。

(5)张仲景在用人参时,都是肠胃不好的时候,所以人参是最好恢复肠胃功能的药,人参很贵,可用党参、花旗参取代,现在的高丽参不纯,是浇硫磺长大的,张仲景用的是野参,【本草】写人参是甘苦微寒,味道一点甘一点苦一点寒,人参是比较凉的药,所以白虎人参汤是生津止渴的专剂。

有一种糖尿病,渴饮千杯不能止渴就是白虎人参汤证。所以上消糖尿病用白虎人参汤,所以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方书称为「阳明经病」;谓「阳明」主里,「阳明病」即主病在里,且主实热。故以「白虎汤」清高热为主治,加「人参」防心脏之衰弱,补助津液之消耗,当小肠火足够,将大肠里的水气化上去到肺,才能够生津止渴,否则光是喝很多水不够的,这就是人参与粳米的作用。病人发高烧的时候,但热不寒,大便正常,我们用白虎汤退烧,不用人参。

石膏胖子五到六钱,重用的时候用到一两以上,石膏若用五钱,知母用三钱。粳米一汤匙,也就是两三钱就可以,因为有粳米,所以白虎汤容易酸坏,所以一次开的份量,三碗熬一碗,每次喝每次熬,人参一二钱即可,党参可用到五六钱。

北派有个说法:「麻不过三,桂不过五」,那是以前的药,以前的药很纯,现在的药都不纯了,所以有的时候麻黄会开到五六钱。

麻黄是青龙,石膏是白虎,附子是玄武,大枣是朱雀,容后详述。

(0)

相关推荐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5讲:条文6.25、6.26,白虎汤方义

    内容提要:1.解释条文6.25.6.26,指出6.25条文宋本<伤寒论>"桂枝汤"当为"白虎汤":2.讲解麻黄汤的方义,解释了气分和血分的区别. 朋 ...

  • 31白虎汤及变方

    好,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第1个清气分热.首先清气分热 ,要知道到什么是气分热,诊断学老师应该讲过气分热,或者气分是个什么东西,气分热是卫气营血这个概念里面来的,卫气营血是叶天士提出来的一个辩证体系啊, ...

  • 方剂学清气分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组成] 石膏碎,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虎加人参汤证之第26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3.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服桂枝场,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 ...

  •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2021-06-04 01:16·牡丹养生堂 下廉穴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疏泄阳明经热. [主治] 飧泄,劳瘵,小腹满,小 ...

  • 《伤寒论》笔记81|阳明经热—白虎人参汤

    一八三."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阳明证分腑热和经热,腑热是 ...

  •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1.阳明经热...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 1.阳明经热证治法:阳明经热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故用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 知母 人参 粳米 炙甘草 ...

  • 阳明经热盛证 黄连类方

    2018.01.04 阳明经热盛的情况,除了阳明燥热之外,还有阳明湿热,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阳明湿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现在的人们多食肥甘厚腻,而甘甜厚腻的食物本身就是助湿热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多喜静 ...

  • 阳明经热盛证 石膏类方(二)

    2018.01.03 阳明热盛时,渴感严重,身体大量出汗,体液的损失比较大,这与前面讲到的发热极期的白虎汤证是不同的,这时身体大汗出后的口燥渴,中医讲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壮火必伤气,气虚则不能生津,所 ...

  • 阳明经热盛证 石膏类方(一)

    2018.01.02 阳明病是以燥热或湿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腑表现为腑气不通的腑实症,在经表现为燥热证和湿热证. 阳明病以热为主,当热盛时会出现两个转机,一是转为阳明腑证,外邪入里化热,与大肠糟粕结 ...

  • 阳明中风,阳明经热,阳明腑证...

    [第10问]<伤寒论>的阳明中风,指的是什么意思?   [答] 189条:"既发热恶寒,又口苦咽干,腹满微喘",为什么不叫三阳合病,却叫阳明中风呢?   有些学者,一见 ...

  • 中医诊断与选择经方的步骤(三)阳明经

    上一篇我们讲完了肝胆经的诊断与用法,这一篇我们主要讲阳明经.对经络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阳明经代表哪里,简单来说,一个是胃,一个是大肠,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中医界流行补阳,补虚,似乎大家都 ...

  • 牙龈脓肿牙龈脓肿多由阳明经蕴热,随经熏灼...

    牙龈脓肿 牙龈脓肿多由阳明经蕴热,随经熏灼于上,治宜清胃降火,解毒消痈: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又宜兼以益肾. 药物组成:炙蜂房.元参.骨碎补,水煎服,每日一帖.连服3~5帖可愈. 又用露蜂房一小块,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