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荣与辱(一)

我读完初中一年级的那个暑假,偶然从对门一位制做毛笔的手艺人家里,发现了一套线装石印版32开本的《聊斋志异》,薄薄的二十册,借来看看。刚开始实在看不下去,竖排繁体字不说,还没有正式标点,只在句读字的右侧加一个点。尤其是还是文言文的,好多意思只能猜。就这样囫囵吞枣、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个暑假,勉强把这套书读完了。繁体字多认了不少,文言文也稍有领悟。接下来我又读《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就觉得渐入佳境,越读越轻松了。后来我担任高中语文老师,我总是现身说法,布置学生暑假或者寒假读一遍《聊斋志异》,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当代学生最大的不幸就是阅读太少,一是没有兴趣——有层出不穷的新时髦吸引他们的兴趣;二是没有时间,沉重的考试和升学压力把读书时间挤跑了,快餐文化害了当今的孩子——多余的话,不说了。
应该说,是蒲松龄引领我走进了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仰慕留仙先生日久,晚年我得以在山东两位朋友(夫妻)的盛情邀请和陪同下,走进蒲松龄先生的家乡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蒲家庄,真是一大幸事!
上面一幅蒲松龄的肖像是蒲氏后人解放后捐赠给地方文化部门的,当地将其送到故宫博物院进行修补和重新揭裱,一式两份,省博物馆留了一份原版,现在悬挂在蒲松龄纪念馆的可能是复制件。蒲松龄先后两次为此像题跋,我摄下照片后放大识别其文字,右边一段文字如下(句读我用空格代替,括号文字是我加的注释):
尔貌则寝(貌丑)  尔躯则修(高)  行年七十有四   此两万五千余日   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  奕世(累世,代代)对尔孙子亦□(这个字辨认不出)之羞  康熙癸已自题  

左边是蒲松龄后来又加上一段题跋:

癸已九月筠(直率)嘱

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  作世俗装  实非本意  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  松龄又志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这幅肖像是1713年绘制的,但蒲松龄对这幅肖像画很不满意,原因是“作世俗装”,帽子和衣服都是官服的式样,蒲松龄认为自己七十四岁了,至老一事无成,羞对子孙,所以他特意加题一段文字,说明“作世俗装实非本意”。说句大白话,朱某人画的这幅肖像,戳到了蒲松龄的锥心之痛。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商人兼地主的家庭,但到蒲松龄成年,已经家道中落。他18岁成婚,19岁连续参加县、府、道三级童生试(考秀才),都是第一,一时名震乡里。但是,从20岁开始,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省级考试,考中即为举人,有资格参加朝廷京城会试),蒲松龄每次都名落孙山。
在蒲松龄纪念馆,挂着一幅蒲松龄有案可稽的落榜记录表,其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落榜原因是“闱中越幅”,“闱中”就是考场,“越幅”就是违规。古代科举考试考生所答试卷,有一定格式。卷面有红线画出的横直格,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均有规定,如超越行、格随意书写者即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违式论,试卷贴出,不予录取,旨在防止忤逆。蒲松龄参加乡试多次,照理说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据纪念馆解说员介绍,那次考试是因为蒲松龄的试卷中夹着一张空白卷(过去书写纸比较薄,容易黏连),比较可信,这真是“文章憎命”!蒲松龄72岁的时候,才因为才学出众,被县、府、道学官推荐为岁贡生,即国子监的学生,等于保送进朝廷最高学府进修,当然这对年过古稀的蒲松龄只是一个虚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是金榜题名,但及第的少,落榜的多。失落之后,生活还要继续,还要养家糊口,家境好的自然不用为温饱奔波,像蒲松龄这样的家境,那就要一边谋生,一边继续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过去常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落魄的考生有的就去自学医术,悬壶济世;更多的就开馆教书,或则应聘私塾。蒲松龄在落榜的日子里,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去江苏为其做了一年幕宾之外,蒲松龄主要给当地一毕姓人家做私塾先生为生。他的学生有毕家6个孩子,后来其中两人考取了功名,也算青出于蓝。
蒲松龄有一联语经常被后人拿来励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但是,天不遂人愿,老天还是亏待了蒲松龄,他皓首穷经,在科场上,却是一位悲剧人物无疑。
第924期
(0)

相关推荐

  • 李大钊纪念馆游记

    4月2日,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去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我们乘坐着大巴车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们到达了李大钊纪念馆的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墙柱,灰色的檐脊,正门上镶嵌着江泽民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庄严而肃 ...

  • 【赏古天地】山东省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清代蒲松龄画像

    走进山东淄博蒲松龄纪念馆,可以看到蒲松龄的故居,还可以欣赏到他的手稿和众多珍贵遗存,尤其是镇馆之宝--蒲松龄画像. 画像悬挂于故居"聊斋"正房内,是蒲松龄流存于世的唯一一幅画像,现 ...

  • 耿晓莉丨文字的殉道者

    文字的雏形是祖先膜拜的图腾,雕刻在岩壁上,器皿上满眼都是.后来演变成象形符号-----文字.原始人用以表达已经进化的心智的心声,更是崇尚敬畏,在生活中表达了神性和神话. 亘古至今,这种已融入血脉的对文 ...

  • 宁稼雨:《聊斋》手稿本传奇故事与价值(下)

    7 蒲文珊保护手稿的坎坎坷坷 蒲文珊继承手稿之后,也许并没有想到,手稿这份祖上遗物给他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无休止的灾难. 1931年春,时任奉天省图书馆馆长的袁金铠,从西丰县县长冯广民那里得知蒲文珊藏 ...

  • 刘杰 宁稼雨 | 秘不示人的《聊斋》黄炎熙抄本及其来龙去脉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秘不示人的<聊斋>黄炎熙抄本及其来龙去脉 刘杰  宁稼雨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天津 300191 南开大学 文学 ...

  • 蒲松龄的荣与辱(二)

    [蒲松龄故居所在蒲家庄] 历史不会注意一位落魄的老童生,但是蒲松龄却青史留名,文坛流芳. 受电视剧的影响,纪晓岚名气很大,是清朝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翰林院编修,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 蒲松龄的荣与辱(四)

    在淄川县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悬挂着由路大荒题写的匾额.路大荒(1895-1972) 是蒲松龄同乡后学,淄川县菜园村(现淄博市淄川区淄城镇菜园村)人,著名学者,是杰出的聊斋学研究先驱,版本目录学专家,古 ...

  • 无荣无辱无烦恼

    烟波万里扁舟小,静依孤篷,西施声音绕.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 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12:10:09 : 您好 12:11:18 : 代摇是 ...

  • 夫妻之间是利益共同体,共荣共辱

    婚姻家庭关系其实很简单.能够受困于此说明你没有通透地理解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婚姻关系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男女之间关系应该是两性相吸而不是相搏相杀.道理谁都懂,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有几人? 现代 ...

  •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满江红·无利无名 [宋]张昪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 算箪瓢金玉, ...

  • 欧洲历史(13)早期英国的荣与辱——从七国时代到诺曼征服

    英国这个孤悬之岛,是被来自欧洲大陆的一次次冲击,把它纳入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的. 恺撒统帅的罗马军团扬帆而至,不列颠开始纳入西方文明进程.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不列颠岛安享了300多年的和平时光 ...

  • 中吕·阳春曲·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

    [原文]     中吕·阳春曲·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     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注释]     知几:意为应有 ...

  •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中吕·阳春曲·知几(节选) 元代:白朴 (一)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白朴的<阳春曲·知几>一共有四首."知几"不是& ...

  • 《水浒细节解密》之 第一奸臣高俅的罪与罚,荣与辱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九十八回! 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