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保险销售区域,还能异地投保吗?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
这是我们许多70.80.90后的生活现状。许多人和我一样,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来到异地他乡,想用努力奋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然而梦想丰满,现实骨感,很多人在外打拼半辈子,却还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对这些身处异地的人来说,虽然物质条件无法一下子全部具备,但还是应该给自己准备一份充足的保障。
然而,在购买保险时,大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产品是有销售区域限制的,并非面向全国销售。特别没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业务员说能投保,打电话咨询官方客服却说不建议投保,甚至直接说不能投保。
千挑万选的好产品,却无法投保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讲讲:
1.异地能不能投保?
2.异地投保会不会很麻烦?
3.异地投保会不会影响理赔?
一.异地能不能投保?
保险和教育、医疗一样,是一种资源。保险也嫌贫爱富,往有钱的地区扎堆。
异地投保之所以这么火爆,原因有3点:
1、保险资源分布不均衡
2、监管对保险销售区域的限制
3、保险公司的风控措施
1. 保险资源分布不均衡
《每日经济新闻》4月13日的一篇报道披露了“保险地域分布图谱”,结果显示——
截至今年2月末,在纳入监管统计的172家产寿险公司中(人身险公司86家,财产险公司86家),有111家注册地(总部)位于“北上广深”,占比超过六成。
与之相对的是,部分省市仅有1家保险总公司,包括:云南、西安、西藏、江西、宁夏、山西、黑龙江、河南、安徽、广西、甘肃、贵州、海南、湖南。
内蒙古、青海则是最惨的:没有一家总部设在当地的保险公司。
比如弘康人寿
仅在北京,江苏,上海销售。
为什么会有销售地区的限制呢?我们先来看看监管对保险销售区域的限制 ,根据《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原则上不允许保险公司跨省经营,销售区域主要是出于监管的考虑,不同公司的公司规模、经营水平、盈利能力不同,为了方便进行监管;但是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异地投保的,只要符合规定,就没有问题。
另外,在2015年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通知中规定:意外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
综合上述条文我们可知,保监会对销售区域的限制,主要也是针对保险公司,对消费者其实没啥影响,就像香港的保险公司只能在香港销售保险,但阻止不了大家打“飞的”跑到香港去买。
况且,对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消费者在上海还是在深圳,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需要承担一样的风险,消费者买到适合的产品,保险公司也能获得保费收入,多赚钱,这其实也是双赢的局面。
二.异地投保会不会很麻烦?
有的人担心,在有些保险产品条款中要求,“非上述地区长期居住的客户,不能购买此保险”。那不是此地的长期居住客户,是不是就不能买了?这也是瞎操心。
这个长期居住,怎么界定?比如一个人在上海念书,之后就决定在上海工作,觉得自己会在上海一辈子;但因为家庭因素,他第二年辞职回老家结婚。这是不是就不符合要求了?
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在某地工作吗?现在变换工作和生活城市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可能你今天决定在上海工作,下周又打算去陕西了。
难道我换个居住地保险合同失效了?显然不可能。
投保地址的问题,其实在业内已经算是潜规则了,因为保险公司是商业公司,肯定是愿意多吸收保费、获取更多利润的,谁会和钱过不去呀?
所以到了理赔环节,保险公司不会去核地址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投保地址而不理赔的事情。很多保险公司迫于监管需要,在投保输入地址的时候,只能默认带出有分支机构可以投保的地区。所以投保的时候,填一个可以投保地区的地址就可以了,一般都是第二天看完合同签完回执,客户自己就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保单APP里修改成你实际的居住地址,也就是没有分支机构的地址。比如华夏人寿在湖北武汉没有分支机构,投保时地址的省和市无法选择,可以直接选择广东省深圳市,在详细地址里再写上湖北省武汉市XX县xx镇xx乡XX路XX号。或者在第二天签完回执,自助修改成实际地址,这个地址你改一万次都没事,去哪里改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