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黄贵生老师笔课:

临床不仅要看子的状态,也还要看母的状态。所以临床看病,不是演绎数学,硬拿一套平面逻辑去套。

比如妈妈有个儿子,儿子长大了,能够努力工作,挣钱给妈妈,妈妈就轻松了。但是儿子长大了,去赌,去吸毒,乱花钱,妈妈就劳累了。所以要看子的状态。母的状态亦然。

所以不从实际的状态去考虑母子的关系,只在打口水战,没有意义的。

我们在针灸临床的实际应用上,要明白补和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要清楚来。也要明白什么是实的状态,什么是虚的状态。

比如一个房间,平时五个人住下,很舒服了。忽然有一天,这个房间来了八个人,这个房间就有点挤了。我们可以说这个事实。

如果有一天,这个房间只剩下三个人,这三个人要做五个人的事情,太过得劳累了,这个就是虚了。所以在用针补泻,是调理的过程。太过的拥挤,让他发散;太过的稀松让他充实,所以我们遇到虚的情况用补母穴,遇到实的情况用泻子穴。

当然这个补泻我们还要看,这个虚实是不是只在本经上。如果这个虚实只在本经,没有影响到他经。我们只在本经上补泻就好了。如果这虚实已经影响到他经了,我们就要加上他经来调理了。正是因为在临床上很少单纯的虚和单纯的实,所以我一般在同一条经上,同时用母穴和子穴。

好多人看到我的做法,都很吃惊。哎,怎么可以同时用母穴和子穴呢?这个不是矛盾么?

不矛盾的,如果你掌握好了补量和泻量。该补的你就补,该泻的你就泻。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你的补泻手法的掌握了。没有这套补泻量的掌握,你理论上怎么个讨论,也是白搭。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少阳头痛,你去判断她的虚实。

第一个你要懂得判断虚实。如果虚实都判断错了,你往下做得都错,给病人越治越坏。

你去摸她的脉,看她的舌头,这个比较的精确,不能只问她痛了多久。看她的少阳脉在头部是实的,你还得去找找实的原因。不能一上来就泻,为什么呢?因为一条少阳脉只在一部分是实的,其他部分是虚的。说明这条少阳脉在某点上堵了,堵的上游是实,堵的下游是虚。什么个道理呢?

比如一条小溪,小溪中间忽然有一块石头挡住了,石头上游的水涨起来了,石头下游的水位低下去了。这个时候,你看到上游水涨了,你去把上游的水抽掉了,很是冤枉。你得把这块石头搬去,上下游的水位就平了。所以你看她的少阳头痛是实的,你给她的头上放血了。她一下子就轻松了,但是堵点没有去,过后她依然头痛。

如果她的气血还挺好,不怕你放血,你这个放血花费了她的气血,也让她舒服了。这个做法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马虎过关了。

如果她的年纪也大了,气血不足,你乱给她放血,就是在饥汉口中夺食,治病的大忌等等。

(0)

相关推荐

  • 这不是《灵枢》针灸,评高树中《一针疗法》,其他的就更是噱头,打着黄帝内经旗号营销而已

    最近很多朋友都给我推荐很多所谓的黄帝内经针灸,灵枢针灸,部分人推荐的是相对靠靠谱的,还有很多是各种营销课之下的灵枢针灸,真是末法时代,群魔乱舞. 引用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观点吧. 观点一:西学东渐,针灸 ...

  • 符仲华:气血是中医的主要指标

    标准化 规模化 科学化 国际化 上工少涉  2021   诚朴勤仁! 这是刚刚发表在<现代中医临床>的一篇论文,是去年"气血新论"的姐妹篇,请大家研读,看看是否有可取之 ...

  • 【三部六病 慢性六病的证治】

    慢性六病的证治 三部的慢性六病是气血长期的反复的较规律固定的慢性逆偏.先是出现三部的功能性病变,久则易由量变发生质变而出现器质性病变.在治疗这类慢性病时要诊断清其气血慢性偏逆的较规律固定的状态形式,制 ...

  • 【关于膀胱病的虚实补泻】膀胱气盛为有余,...

    [关于膀胱病的虚实补泻] 膀胱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气之实也,则宜泻之.实则泻其子,泻束骨穴. 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气虚也,则宜补 ...

  • 灸法绝密:艾灸的补法和泻法,99%内行人都不知道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江国庆. 相信很多灸友都有这么一个共识: 艾灸主要是补的,实热体质不太适合用灸疗调理. 诚然,在日常的艾灸中,我们大多是通过艾灸温经散寒,回阳固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艾灸亦可以拔 ...

  • 针刺手法的临床意义到底是什么?

    针刺手法的临床意义 针刺治疗是以毫针等针具(以毫针为主)刺激经络腧穴,缓解和减轻临床症状,促使疾病痊愈,恢复机体健康的医疗技术和方法.针刺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等.其中,治疗 ...

  • 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是针对"虚"和"实"两种状态而言: 当"实"的时候,用"母能令子虚"和& ...

  •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难经>中提到"五邪" 分别是正邪.虚邪.实邪.微邪.贼邪.以心脏为例. 此刻心脏发病,则心即为正邪. 由肝致心发病,肝则为心的虚邪. 由脾致心发病,脾为心之实邪. 由 ...

  •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母能令子虚,子能...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平时看视频,刷到中医基础类的视频基本上忽略就划走了.刚看到倪海厦的视频,写着虚实补泻,无聊点进去听了一下,收货良多,对上面两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不说新 ...

  •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信很多喜爱中医的大家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下: 有补母.泻子两个方面,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泻子,适用于母 ...

  • 子母穴(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子母穴(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 中医观点:虚则补其母

    虚则补其母,就是对某一脏的虚证,采取补其母脏.母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 肝经和心经的母穴有些例外,不是补.当您要补肝,而肝又不受补,一补它就上火时,则说明肝需要调理.心经和心包经的母穴是祛心火的. 肺经 ...

  • 中医:虚则补其母。母脏、母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

    虚则补其母,就是对某一脏的虚证,采取补其母脏.母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 肝经和心经的母穴有些例外,不是补.当您要补肝,而肝又不受补,一补它就上火时,则说明肝需要调理.心经和心包经的母穴是祛心火的. 肺经 ...

  • 虚可补、实可泻——原穴(二)

    十二正经原穴(二) 古代医家重视"原穴"的作用,认为"五脏六腑有病了,可先取原穴." 原穴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下面继续给大家分享其它正经原穴: 1 ...

  • 凭脉用药经验集萃:1.虚则补其母脉象规律...

    凭脉用药经验集萃: 1.虚则补其母 脉象规律是尺脉生关脉再生寸脉,比如左手肾水,在尺部,生的是关部的肝木,肝木又生寸部的心火.如果不相生,就会得病.比如,熬夜过度,肾水亏虚,不生肝木,肝木就会委靡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