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南京街头,古董店老板陈新民看...
1949年的南京街头,古董店老板陈新民看到一只造型奇特的青花瓷瓶,他一个激灵:难道朱元璋的墓被盗了吗?
陈新民把瓶子看了又看,问小贩:“这瓶子你哪里得来的?”
小贩结结巴巴,只说自己是附近山上农民。事不宜迟,一番口舌后,陈新民花了5根金条买了下来。
得到宝瓶,陈新民赶紧邀来几位同行一起鉴宝。大家围着啧啧称奇:必定是一座明朝大墓被盗,此宝才流落民间。消息一时沸沸扬扬,传到了当时主政南京的刘伯承耳朵里。
听闻有古墓被盗,刘伯承大发雷霆!新生的共和国革弊布新,岂能容忍盗墓者再次猖獗?
一番彻查下,南京郊外观音山上的一座明代大墓进入人们视野,只见一处隐秘的盗洞,张开幽暗的大口。
后来经发掘,人们发现:原来这里是朱元璋养子、明初重臣沐英的墓地,而那件流落街头的宝瓶,正是朱元璋御赐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史徒行者阿伦说,公元1392年,镇守大明西南边陲的沐英盍然而逝,养父朱元璋感伤不已,下令将他迁回南京好生安葬。
当沐英的棺椁踏上前路的尘土,云南百姓扶老携幼,来到道边叩拜送别,泪流满面。作为跟随大明王朝打下西南疆土的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确实为西南地区带去了安宁。
20多年前的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基称帝,时局稍稍稳定,他便把目光投向尚未安定的南方。于是洪武10年,养子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邓愈征伐吐蕃,并辗转于川、藏、甘、滇一带,随后与傅友德、蓝玉等人平定了云南。
就这样,波澜壮阔的刀锋之下,大明河山渐渐成于一统。
然而更加难得的是,在镇守云南后,沐英春风化雨地推动着当地社会的进步。他奖励农桑,礼贤重教,锦绣的盛世光景在西南边陲日夜流动,点亮了万千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
正因为此,朱元璋对这个能干的养子一直礼遇有加,御赐了这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获赐宝瓶后,沐英视若珍宝,把它恭恭敬敬地摆在了书房,时常坐在一旁读书饮茶,度过了无数个思乡的夜晚。
也正因心怀感念,所以噩耗降临时更为悲伤。公元1382年,沐英突然得到养母马皇后病逝的信息,他终日流泪,哀伤到不能自己。而更令他悲痛的是,没过几年太子朱标也死了,沐英与他感情向来亲厚,忍不住放声大哭。(“哭极哀”)
两次失去亲人的痛苦,彻底压倒了这位看似威武的大将军。沐英开始时时感到身体不适,睡梦里也常梦见逝去的亲友,终于在48岁这年一病不起,自知时日无多的他,特意嘱托:把那件御赐梅瓶随葬。
那么,这件令他心心念念的梅瓶,又究竟是什么宝物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高约44厘米,底部直径约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如此一来,小口、丰肩、平底,上部丰满,下部修长,优美的弧线像弯折的光线。
实际上,这种造型的瓶子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明之间,本用来盛放酒水,因瓶口精致小巧,只能插入一支梅花,故而称作梅瓶。
如果说器型已是一绝,这件梅瓶上的青花纹饰更是天下无双。通体绘制的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等精致纹样,巧妙地烘托着中央“萧何月下追韩信” 主题。
细细观赏,更是情致万千。
整件梅瓶胎质雪白细密,青花苍翠浓丽。水墨画一般的笔端之下,工匠用苏泥勃青釉料为墨,以白瓷胎为底,通过勾、点、染的技法,让干枯的瓷身闪耀出如水的月色。
莹然釉色间,浓妆淡抹总相宜。而那月光里的萧何,正在策马狂奔,韩信正伫立河边,仿佛陷入落寞。
总而言之,这件朱元璋拿来赏赐的梅瓶,无愧为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登峰造极之作!
@史徒行者阿伦说,而无论朱元璋还是沐英,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件珍贵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还在冥冥之间为后代保留了大批国之宝藏。
它的出现,让刘伯承坚决发起打击盗墓行为的彻查行动。很快水落石出,盗掘沐英墓的康永海等人被押解公审,原来他们早在40年代初起就把毒手伸向江南地区的的多座古墓。得手后或与当地恶势力分赃,或匆忙折现出售。
在这种混乱下,不知流失了多少珍贵文物,毁坏了多少历史古迹。
随后康永海被执行枪决,极大震慑了此前猖狂的盗墓势力,沐英家族墓地在内的多座古墓得以完好修复。随后发掘里,更是出土了多件珍贵的金器玉器,如今与梅瓶一起陈列于博物馆。
历经600余年沧桑,这件宝瓶承载了人间真情,度过了无数风浪,终于平安无恙,载着后人行驶在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水域,驶往更远的方向。
而一直以来很多人好奇梅瓶的价值。2005年,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得拍出了2.3亿人民币天价。业内因此流传,比之更完美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身价无法预估,有“十亿不卖”的说法,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国之珍宝!
我是@史徒行者阿伦,关注我,每件文明宝藏,背后皆有一段走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