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骑行19,三亚至乐东-崖城
第六天,2021年3月18日,三亚到乐东,101公里
中午时分骑到崖州古城,和其他的老城区一样,修路并拥堵。
宁远水,俗名大河,据称是琼南最长的河流,除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外,为海南岛的第四大河。发源于保亭县西部,在崖城镇港门村注入南海。崖州古城就位于入海口不远处,宁远水北岸。
古城对岸有一个村子,因位于宁远水南,故名水南村。宋代被贬至此地的大臣多居于水南村,如卢多逊、丁谓、赵鼎、胡铨等名宦,再拉扯上唐代的鉴真和尚与元初的黄道婆。不知当时是如何解决宁远水两边的摆渡问题,还是说他们根本不被允许去衙门?
过崖城大桥,是为崖州故城。在这儿遇到不少骑友,大多是从西边过来的。
崖州古城墙早已不存,现在的城门是新建的,叫文明门,为海南省文保单位。
文明门,上为尊经阁
崖城设治,有比较确切记载的始于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析珠崖郡西南地置临振郡,领县五:延德、宁远、澄迈、昌化、武德。五个县的跨度极大,估计是沿海一圈,郡治也不一定在宁远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临振郡为振州,治宁远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改振州为崖州,崖城始称崖州城。
城门后面是崖城学宫,是国保单位。现在的学宫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修成的,距今198年,年代没有想象中那么久远,但作为中国最南方的学宫,大概是升级为国保的原因吧。
庆历年间,宋仁宗要求全国各地州县设立学宫,崖城学宫应该是那个时候开始设立的,最早在城外东南,后来不断搬迁,东南西北中都迁过。很大的理由是没人上学也没人教学,自然就无人维护,很快就倾圮了,等大家发现旧房屋不堪再用,修修补补,还不如换个地方重建。
对于此地的地方官来说,维持一个学宫是朝廷的要求,总得交差,但修建一个没人上学的学宫,也别指望他们会化多少心思。
棂星门
泮池
《崖州志》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士民呈请以抚黎同知旧署易参将署,即其地为学基。道光三年,州人孙子麟、孙宗哲、陈昶、陈毓秀、孙绳武、陈中兴等倡捐迁建。开文明门于前,增尊经阁于后。即今学宫。”
其实就是一座孔庙。
同治十一年(1872年),“移尊经阁于文明门上,即旧址改建崇圣祠”,奉祀孔子的五代祖先。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尊经阁高耸,不宜,呈州拆卸”。真是够折腾的。
崇圣殿内奉祀的牌位
大成殿前两庑,奉祀二位女性,东首为洗夫人,西首为黄道婆。这在别的学宫或者孔庙少见。
俚人应当是古百越一支,曾经生活在岭南沿海平原一带,汉武帝征服南越国,越人被迫退往山区。五胡乱华后,衣冠南渡,无力北伐,开始着力开发岭南。其时,这些偏安政府的实力远没有统一的两汉强盛,不能用强,只能寻求俚人特别是上层俚人部族(或家族)的配合。
南梁时期,在粤西南、桂东南包括雷州半岛,有二个俚人家族比较强势,一个是冼氏,一个是冯氏。冼氏族长冼挺被任命为高州刺史,冯氏族长冯融被任命为罗州刺史。
越人历来比较随意,没什么严谨的组织架构,大难临头了团结在一起,抵抗外敌,事情过去了,依然故我,平时内部经常争斗。
唯有那些长期与汉人接触的部族首领,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明白将本族人组织起来、统合为一的力量。比如冯融,就与冼氏联姻,为自己的儿子冯宝迎娶冼挺的妹妹。使得冯、冼二族成为岭南最强盛的一股势力,有十多万部众。
《大唐双龙记》里着意描写了隋末的四大门阀,也就是四大家族,在岭南有一个宋阀,就是以冯冼家族为背景的。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宋阀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莫名其妙地倒向李世民,条件竟然是逐步解散宋阀,而大唐保证宋阀子孙的富贵。
《大唐双龙记》讲述的其实是历史的事实,只是放在小说里面很突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最终将被隋唐的科举制度取代,而南方少数民族也将被中原汉族融合,宋阀只是秀了一把肌肉,就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冼挺的妹妹即《晋书.列女.谯国夫人》里的谯国夫人,据说她自幼贤明,能文能武,很有政治头脑,“每劝亲族为善”,规谏兄长以德服人,以至于海峡对面的“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洗夫人嫁入的冯氏家族,声称是北燕皇族苗裔。说是北燕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国前,末代君王冯弘遣冯业率三百人浮海,投奔南方的刘宋,可能被海流直接带到了岭南。冯业便是冯融的伯父。
洗夫人嫁入冯家后,“诫约本宗,使从民礼......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冯宝死的时候,“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夫人从此成为岭南俚人的实际掌权者和精神领袖。“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很显然,如果洗夫人想独立,就是另一个征侧征贰,但她选择了顺从北方朝廷,陈朝建立,她顺从陈霸先,隋朝建立,她顺从杨坚、杨广。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安抚为主。为笼络冯、冼家族,拜冯盎为高州刺史,冯暄为罗州刺史,都是夫人的孙子。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
隋代临振县在什么位置,大概无考了。后来唐代设立的临振郡大概是由隋代临振县升级而来,临振郡治在崖城,这应该是在崖城学宫供奉冼夫人(圣母)塑像的理由,但我想夫人生前应该没有来过此地。
入唐后,冯盎因功授上柱国、高州总管、耿国公。就像《大唐双龙记》里所说,李世民在宋阀归顺后,答应保宋氏子孙三世富贵,李世民做到了。冯盎次子冯智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冯智彧任合州刺史,冯智戣任高州刺史,冯智玳任潘州刺史。冯智玳之子冯君衡接任潘州刺史。
富贵不过三代,李世民大帝也无法保证更多。冯君衡的儿子冯元一,莫名其妙被卷入一桩“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送入长安宫中。冯元一聪慧机敏,年幼仪美,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
对中国人来说,高力士是与李白、唐玄宗、杨贵妃这些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人称其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是是非非不去论,但这个结局肯定不是冯元一希望的,更不是冼夫人希望的吧。